衛(wèi)方麗
摘 要:新課標提出,興趣是小學生學習音樂的推動力。因此,音樂教學中,老師應引導學生用心聆聽音樂、感受音樂,用音樂給生活鍍上一層明媚的色彩。老師要以兒童的身心特點、性格特點為依據設計教學內容。音樂教學活動既有助于學生音樂素養(yǎng)及音樂感知能力的發(fā)展,也有助于其身心素養(yǎng)的改善,能使其以良好的心態(tài)開展后續(xù)的學習活動,音樂還能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學生的情操。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討了游戲化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實踐與應用。
關鍵詞:游戲教學;小學音樂;教學實踐
引言:
多年以來,音樂一直作為一門“副科”,始終沒有引起老師、學生與家長的重視。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教學,老師更多的是向學生傳授樂理知識,或者教學生唱歌,而忽略了音樂這門充滿藝術性的學科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忽略了藝術對于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陶冶心靈與情操的重要性。學生只能在課堂上學到新歌和知識,其他方面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展[1]。時代的發(fā)展、教育理念的革新促使音樂教學模式做出改變,老師應該掙脫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借助多媒體、計算機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設備,引入多元化、趣味性強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帶給學生一場美妙的音樂盛宴,讓學生在妙趣橫生的課堂上獲得藝術的熏陶。
一、音樂游戲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一)培養(yǎng)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力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對游戲項目等教學項目充滿了期待與好奇,傳統(tǒng)僵化固化的音樂教學手段缺乏活力,無法有效吸引學生興趣。通過音樂游戲教學方法的實施,可實現(xiàn)小學生興趣愛好的轉移,寓教于樂,全面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動力。在游戲化的教學環(huán)境中,小學生的精神需求得到最大限度上的滿足,隨著教學實踐過程的衍伸,小學音樂教學效果將得到質的改善。在此過程中,需要小學教師精心設計游戲過程,以輕松愉悅的方式推進音樂游戲實施[2]。
(二)讓小學生感知音樂魅力,加深對音樂精髓的認識和理解
經典音樂作品具有無窮的魅力,對于調節(jié)自身感知,深化對美好的認知具有重要作用。音樂游戲的運用可將音樂作品的精髓與魅力融入其中,在情感感官方面更加直接形象地了解音樂作品的形成過程、演奏方式及所包含的精神內涵,可深化小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精神感受,讓歌詞在游戲情景中再現(xiàn),加深對音樂精髓內涵的認知和理解,引導其更加沉醉其中,保持飽滿而高漲的學習熱情。
二、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的方法
(一)情境再現(xiàn)式游戲,調動學生熱情
由于年齡及能力的限制,小學生的音樂認識不足,且對一些專業(yè)的音樂知識也還未達到全面的理解狀態(tài)。所以教師可借助游戲,讓學生產生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使其感知到音樂學習的快樂,從而產生較高的學習熱情[3]。
例如,學習《牧童》這首兒歌時,教師可以先根據學生的能力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層次,并貫徹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要求每個小組的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共同演繹出歌曲中所描繪的場景。學生可以自行根據歌曲中的內容分配角色或制作一些歌曲中需要的小道具,通過這種情境再現(xiàn)的小游戲,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內容,感受歌曲中所營造出的畫面美與氛圍美,提高學習主動性。
(二)創(chuàng)設游戲角色扮演,深化音樂基礎知識領悟
在當前小學音樂教學要求下,更加注重音樂基礎知識的講解與學習,只有全面掌握音樂基礎知識,才能為后期更高層次、更高階段的音樂學習奠定堅實基礎,而音樂游戲手段的運用,則恰恰為音樂基礎知識的傳授提供了更為靈活的方法。
比如,在《放牧》課程教學中,由于該曲目旋律變化較多,對于部分小學生來說具有較高的掌握難度,對此教師可根據曲目教學實際需求,讓學生分別扮演“牧童”這一角色,通過拍手或敲擊等方式找準音樂節(jié)奏,并由教師帶領全班學生共同演奏或演唱。此外,通過特定肢體動作表現(xiàn)“牧童”的角色特征,仿佛置身其中,感知“牧童”在放牧情境中的心境狀況,進而感受到該曲目的深刻魅力,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增強音樂感受,激發(fā)音樂學習的內生動力。
(三)設計欣賞游戲,鍛煉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音樂欣賞教學雖然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其教學形式相對單一,常常會在有關教學創(chuàng)新中被忽略,使音樂欣賞教學效果的提升受到很大限制。面對這一問題,教師完全可以將音樂游戲與音樂鑒賞教學聯(lián)系起來,設計一些形式多樣、內容生動有趣的音樂欣賞類游戲活動,使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能夠得到有效創(chuàng)新。
例如,在進行《我的祖家是歌鄉(xiāng)》這首歌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先帶領學生學習《我的祖家是歌鄉(xiāng)》這首歌曲,并結合歌曲總結高山族民歌的特點,待學生初步了解高山族民歌之后,再展開其他民歌的延伸教學,同時組織開展以“猜歌手”為主題的音樂欣賞游戲。游戲中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幾位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分別演唱本民族歌曲的教學情境,同時將不同民族的小歌手的卡通圖像展示出來,之后再選擇民族風格較為突出的幾首民歌播放給學生,并在每首歌曲播放完畢后,請學生猜一猜這首民歌是由哪位民族小歌手演唱的。這樣一來,由于學生會在音樂欣賞游戲活動中認真聆聽每首歌曲的旋律,總結分析歌曲風格、特點,同時充分調動自身對各民族歌曲的認知,對歌曲的所屬民族展開合理猜測、判斷,因此其課堂參與度會非常高,而聆聽歌曲、分析歌曲、猜測判斷的整個過程,則可以看作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完成音樂鑒賞實踐的過程,對音樂鑒賞能力的發(fā)展有著很大促進作用。
結束語
總之,對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工作者來說,想要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強化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必須開展有效的教學,突破固有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的局限,將音樂教學與游戲相結合,營造趣味課堂氛圍,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并且,教師需要遵循針對性原則,針對教學內容選擇游戲形式,以此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切實增強其綜合能力,培養(yǎng)其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沈雯珺.游戲在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運用原則及實施建議[J].讀寫算,2021(02):103-104.
[2]池婷.音樂游戲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的實踐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21(02):48-51.DOI:10.13696/j.cnki.jer1673-9094.2021.02.012.
[3]李力.探討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科幻畫報,2021(0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