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霞
摘 要:語文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兩者之間的融合教學,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但目前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讀寫教學彼此獨立,相互割裂;重形式輕實質等問題,因此有必要進行關于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促進寫作的途徑研究。通過研究,筆者認為利用閱讀教學積累寫作素材;利用閱讀教學設計專項的仿寫練習;利用閱讀教學強化學生的寫作布局能力;創設情境進行閱讀教學,提升學生寫作中的情感表達能力等都是在閱讀教學中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寫作
引言: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課程與教學的兩大支柱,兩者之間關系密切,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寫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的集中體現,也是語文教師教學的重點。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認清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具體聯系,在日常教學中采取有效的策略,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輕松氛圍中提升語文讀寫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一、語文閱讀與寫作的關系
對于學生來說,閱讀是一種輸入,而寫作則是一種輸出。學生通過閱讀來儲備知識,豐富自己的內心,提升自己的素養;學生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情感。由此可見,閱讀和寫作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兩者不能直接轉化,流于形式的閱讀不能促進寫作能力的提升,僅停留于記住文字層次的閱讀不能為寫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便利。閱讀過程中,只有內化于心,有思考有策略有體悟,才能夠從閱讀中獲得寫作的技巧與方法,讀和寫才能夠真正打破屏障,實現有機轉化。
二、初中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讀寫教學彼此獨立,相互割裂
閱讀與寫作是息息相關的,讀與寫的教學應當被視為一個整體,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在寫作教學中回顧閱讀方法。而目前有些語文教師并未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的閱讀與寫作教學是割裂開的,閱讀教學中只講讀的方式方法,寫作教學中只談寫的技巧。這種將讀與寫分開的教學方法自然效率低下,效果不佳,學生在進行大量的機械訓練后,語文讀寫能力依然沒有提高,教師在反復講解后依然看不到實效,師生陷入事倍功半的尷尬處境。
2.重形式輕實質
在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許多教師也意識到了創新課堂教學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語文課堂上,他們也采用了很多新的教學手段,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但這些教師片面追求教學形式的創新,而忽視了教學的實質,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并未真正把握二者之間的關系,新型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的背后并未真正加強二者之間的融合教學。
三、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促進寫作的有效途徑
1.利用閱讀教學積累寫作素材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渠道之一。豐富的素材積累是學生寫好作文的關鍵所在,學生只有積累了大量素材并具備將素材轉換為寫作素材的能力,才能在寫作中流露出真情實感,才能夠打動讀者的心。目前初中生的寫作普遍存在假、大、空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學生積累的素材不夠。而閱讀教學可以有效彌補這一不足,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向學生提出閱讀中積累素材的要求,讓學生將閱讀的文章按照專題歸類,積累到自己的素材庫中;其次,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選取有代表性的閱讀素材進行示例講解,啟發學生如何將積累的閱讀素材轉化為自己的寫作素材;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練習,可以每周讓學生根據積累的素材寫一個小練筆,然后通過學生自評、同伴互評、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給予反饋,在不斷地練習和評價中,提升學生積累和運用素材的能力。
2.利用閱讀教學設計專項的仿寫練習
初中語文寫作非常注重語言表達水平,一篇好的作文不僅要做到表達流利、含義完整,還應該力求語言的優美貼切,能夠通過恰當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強烈情感。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語言文字功底的培養,教師可以閱讀文章中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段落為例,引導學生分析和欣賞該句子或段落的妙處,并鼓勵學生進行仿寫練習。通過不同主題的仿寫練習,提高學生對不同風格語言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3.利用閱讀教學強化學生的寫作布局能力
結構布局是初中寫作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好的結構布局能夠讓文章行云流水一般,模式化的結構布局讓文章看起來毫無新意。關于文章的結構布局,教師如果只是口頭講解,那么極容易將學生引向模板化的寫作方式,學生無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文章布局謀篇的方法,寫出來的東西自然會千篇一律,機械固化,這就違背了寫作教學的初衷和意義。為避免這一趨勢,教師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將口頭講解變為閱讀中滲透、閱讀中理解。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從文章段落布局的角度來加以解析,引導學生體會不同體裁的文章在段落布局上有什么不同的特點。學生在閱讀中深入體會到不同體裁文章的段落布局特點后,在寫作時就能夠進行有效遷移,而這種遷移是具有個性化的,因此學生們寫出來的文章會更具個人特色,會更具有新意,每位同學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寫作教學也就達到了它固有的教學目標。
4.創設情境進行閱讀教學,提升學生寫作中的情感表達能力
寫作教學除了素材積累、語言運用和布局謀篇外,更重要的情感體會與表達。抒發真情實感是寫作教學中經常強調的要點,基于真情實感的寫作才能夠真正引起讀者的共鳴,走進讀者的內心。而情感表達這一板塊也是當前初中生寫作中比較薄弱的一部分,急需解決。高質量的閱讀教學對提升初中生寫作中的情感表達能力也有一定的作用。初中生所學習的每一篇閱讀文章都表達了作者的某種情感,作者往往通過各種寫作方式來直接表達或側面烘托自己的某種情感,而對作者情感態度的解析也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通過閱讀學習中對作者情感態度的分析,學生們也能夠體會到表達情感的不同寫作方式,只要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的寫作情感表達能力自然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為了強化這種效果,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或借助多媒體設備來增強學生對作者情感的體會,這將為學生的寫作創造條件。
結束語:
語文閱讀教學中采取有效策略,有利于促進學生寫作素材、語言、布局、情感表達等方面素養的綜合提升,在讀中學習寫,在寫中強化讀才是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本質規律。
參考文獻:
[1]王海鋒.淺議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促進學生寫作的途徑[J].學周刊,2022(03):105-106.
[2]董愛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寫作水平提升的途徑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08):63-64.
[3]黃玲.淺談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促進寫作的途徑研究[J].新課程,2021(2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