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要實現創新思維的落實,在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語文教學和學習的基礎上,教師要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品質,教師要提出適當的教學目標和有深度的教學內容,從而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提出一系列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意識:培養
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語文是在小學,由于語文知識能夠對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一系列重大影響,所以這個時期的語文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在這之中,創新思維是重中之重,創新學習的重點在于教師需要充分地關注學生的學習,從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創新思維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更加自信地掌握知識的核心內容,提高自身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從而促進自我的核心素養的發展,漸漸地成為積極向上的學習者。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培養起學生創新思維的意識,如何有效提高創新的意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每一項活動中去,在學生接受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學生應該主動參與到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堂中,敢于踴躍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展現自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評定,以達到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動能力,從而逐漸提升學生自我的語文水平,在課堂中收獲到從所未有的驚喜。例如在統編教材六年級《十六年前的回憶》中,老師在進行文章的講解分析時,可以把同學們按照座位依次分成幾組,并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按照組號依次回答一個問題,從而通過每組的回答,問題可以一個被一個解決,當然在出現一些錯誤的回答時,老師可以進行正確地指正和點播。在通過這種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加深同學們之間的關系,也拉進與老師的距離。除此以外,在這種學習方式下,學習的氛圍可以變得輕松愉悅,語文教學也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這既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情感,也有利于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創設師生間良好關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一)建立起師生間平等和諧的關系
學生只有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才能學習到更加豐富的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營造出這種輕松愉悅的氛圍,在課堂上,教師需要與學生建立起平等合作的關系,他們需要尊重學生的看法和意見,并且幫助學生緩解他們在課堂上的緊張心理,讓他們可以輕松自在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例如在教師進行一篇文章的講解時,當他將分段的內容讀錯以后,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向老師提出自己所發現的錯誤,同時老師需要認真地采取同學們提出的意見而進行改變,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從而達到真正意義上師生上平等和諧的關系。
(二)培養學生參與課堂的意識
教師要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念,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給予每一個學生該有的關懷,鼓勵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據心理研究表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次數越多,獲得的信息也就越多,學習的知識也就越豐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意識,鼓勵學生踴躍發言表現自我特點,以達到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動能力。同時也要創設情境,精心設計課堂,構建一個流暢自然的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啟發學生的思維。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哪位同學可以幫老師解答這個問題”、“哪位同學想上來嘗試一些”等等對學生有啟發的發問,如果學生有些膽怯,那么教師可以適當地鼓舞學生學會勇敢,并表明回答錯了并沒有關系,在心理上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和信心。除此以外,對于回答優秀的同學,教師可以適當采取一些小獎勵,如課外作業少寫一道題、獎勵一支筆等等來進一步激勵學生勇于發言,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和熱情。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世界不斷融合的背景下,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必須要用到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僅依靠一方面的學科知識是很難解決這些問題的。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積極融合其他學科來進行知識的完善和創新,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理解,還能夠加強學生語文的深度學習,最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從而進一步地解決更復雜的學科問題。教師在進行語文學科知識的教授時應該打破原本的知識局限,引導學生從其他多方面的角度進行思考,并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提出問題,從而讓學生學習更深層面的知識,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例如在統編教材六年級《十六年前的回憶》中,老師可以提問哪些細節展現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業的高貴品質,有的同學會說是李大釗被捕前的冷靜和頑強,還有的同學會說就他在法庭上的沉著和冷靜,誓死維護國家的表現,每一個同學都有著自己不同的看法,這就是由于每個人思維的方式不同,所以在發表意見時會出現參差不行。在學習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每一個同學提出自己對文章中固定段落的分析和講解,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也有利于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
結語
小學語文教育是陶冶情操的教育,是培養學生觀察、思索、表現能力最好的方法,也是從思想到表達徹底解決模式化的最佳途徑,同時還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創新了小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小學語文課程十分重要,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只有學生充分學習到了語文教學的精髓,才有可能體會到語文本身的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謝天斌.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文學教育(上).2020(10)
[2]楊國吉.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9(10)
[3]馬愛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09)
作者簡介:舒娟,性別:女,民族:苗,出生年月:19880907,籍貫:湖南沅陵,工作單位: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官莊鎮中心小學,專業:學前教育,研究方向:學前教育方面 學歷:本科,職稱:中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