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摘要】韓立福博士提出的學本課堂理念及國家“雙減”政策的落地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堂練習作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常用手段,如何更有效地服務于課堂,提高課堂效率,這需要教師更有效地設計隨堂練習。本文立足于“學本課堂”理念及“檢索—練習”效應,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實際,提出了三大隨堂練習設計策略,及時檢索練習,巧用pair work及group work,優化書面練習,以期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切實踐行“學本課堂”理念。
【關鍵詞】學本課堂;小學英語;隨堂練習
一、學本課堂
學本課堂是“以學習者學習為本”的課堂,是由韓立福博士經過多年的艱辛研究和探索,創新性地提出的符合素質教育思想、新課程理念的“先學后導—問題評價”(FFS)有效教學模式。學本課堂主要是師生共同圍繞問題通過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動,開發學習者智力、挖掘學習者潛能、豐富學習者情感、發展學習者思維,最終目的是促使學習者在智力、潛能、思維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諧發展。
學本課堂是深度課程改革的重要體現。問題導學型學本課堂提出,在“學本”理念下將“問題”要素嵌入課堂,在“人本”視野下建立“大小同學”式關系,在主動范式下采用建構式學習法,在建構思維下開發合作型智慧導學策略,在合作機制下構建小組合作團隊學習體系,在問題導學下使用問題學習工具單。
小學英語學本課堂將學習問題轉換為學習任務或隨堂練習,通過教師導學,學生小組合作,由淺入深地逐個解決學習任務,從而達到建構式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的目的,充分體現“以學為本”的理念。
二、隨堂練習
(一)隨堂練習的概念
隨堂練習指在課堂上完成的練習,也可被稱為課中作業。它區別于課前及課后作業。隨堂練習在小學英語課堂中起到檢測、鞏固及拓展課堂所學知識的作用。根據隨堂練習的不同功能可劃分為隨堂準備性練習、隨堂反饋性練習、隨堂鞏固性練習、隨堂拓展性練習。而根據隨堂練習的完成方式則可以劃分為隨堂口語練習和隨堂書面練習。
(二)隨堂練習的立論根據
1.學習即增強反應:桑代克的效果律。效果律是“操作—練習”教學法的基礎,有效的隨堂練習需要明確的練習目標,關注教學效益。在隨堂練習時,教師要提供合理的練習層次,滿足學生參與學習與實踐的機會,達成良好的學習效果,從而使學生在設計合理的練習中完善對知識的掌握與理解。
2.學習即獲得知識:艾賓浩斯的學習曲線。艾賓浩斯提出,隨著重復次數的增加,記憶的內容就會變得越來越深刻,以至無法遺忘。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在隨堂練習的設計中,要注意盡可能地用各種練習方式多為學習者提供信息,如,讀出快速出現的閃卡,需要小組合作完成的練習任務等。
3.學習即知識建構:巴特萊特“圖式”同化。學習是一種圖式同化的建構過程,而不是在記憶中增加新呈現的信息的過程,巴特萊特將學習者視為積極的意義建構者。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預設關注學生的自主建構并積極地提供機會。在隨堂練習中以習題為載體,為學生提供具有主動參與性的相關素材,幫助學生將已建構的知識系統化、完整化、深入化。這有助于學生在知識的建構過程中保持習得方式的一致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率。
(三)隨堂練習的意義
隨堂練習有助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通過隨堂練習檢查自己的教學效果,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發現學生理解能力的差異,進而及時找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修改教學方法,調整授課方式,因材施教,使教學內容更加契合學生特點,更加有方向性地指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達到最佳效果。隨堂練習還可以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準確地判斷自己在學習上的已知和未知,真正融入學習,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隨堂練習的應用能減輕學生課后作業負擔。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是重中之重,這就要求學科教師充分利用每堂課,做到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學目標。課堂效率高低的關鍵,除了有效的教學方法外,還需要有效的課堂練習,這是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快速理解并掌握的有效方法。通過隨堂練習反饋,有助于教師把握教學重難點,了解學生初步掌握情況,同時也為課后作業的布置作參照,為下一節課的復習打下基礎。隨堂練習的有效設計與應用有益于改善英語學習現狀,幫助學生及時鞏固學習內容,減輕課后負擔,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符合當今“雙減”政策。
隨堂練習的應用符合學本課堂要求。隨堂練習是由學生在課堂上獨立自主或者合作完成的練習。它是學生在理解新語言的語義、語境、語用形態之后,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簡單操作性的運用訓練。它可以評價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可以檢驗學生的語言技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訓練和應用,是真正“以學為本”觀念的體現。有效的英語隨堂練習有助于學生深入掌握課堂知識,培養學生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信心和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和英語人文素養,從而培養出“學本課堂”提出的喜歡學習、善于合作及富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人。
三、隨堂練習設計策略
為了回歸教育的本質,國家實行“雙減”政策。但是“雙減”并不是減學,而是要更高效且有質量的教學。隨堂練習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能促進教師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然而,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如何有效設計隨堂練習仍是亟待優化提升的問題。
(一)及時檢索—練習
“檢索—練習”效應練習檢索可以將知識學得更扎實,效果要遠好于重復接觸最初的資料。這一效應由弗朗西斯·培根和威廉·詹姆斯提出并論證。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教授新單詞后及時進行隨堂練習,如,字母挖空“f_ _t”,學生會稍花心思在已有的提示上,加強對目標單詞的記憶;教師教授完成所有的目標單詞后,再進行一輪隨堂練習,這樣重復進行回憶有助于加深記憶,讓大腦中的信息結合得更緊密。同時,增加并強化頭腦中用于檢索知識的神經回路,不僅能更準確地判斷自己的已知和未知,還能在檢索練習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89F7C35A-2250-4E17-A97C-FAAE7E3F7AFB
在小學英語教學設計時,隨堂練習的作業目標應與教學目標一致。小學英語教學目標的設計遵循由詞到句再到篇章的邏輯遞進關系。為了更好地逐級完成教學目標,并及時檢測反饋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隨堂練習應被設計在每一個詞、句或篇章的教學環節后。例如,廣州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Module 4 Unit 8 I like English best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如圖1所示。
教師根據本節課教學目標設計了口語練習與書面練習相結合的隨堂練習。其中,教學目標2及3為本課核心句型的熟練運用。教師在復習教學環節之后,設計了口語隨堂練習之pair work,并通過師生對話展示教學及邀請4-5組的學生進行生生對話展示對話內容,及時掌握并檢測學生對該句型的口語運用情況,并在展示環節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的常見錯誤,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而針對教學目標4能理解、朗讀并表演課文,教師在理解課文環節中設計了書面練習之連線題,幫助學生厘清對話的邏輯關系,更好地掌握課文內容,為課文的表演夯實基礎。而在課文對話深入教學之后,教師設計了四人小組的group work,通過角色扮演的練習和展示完成教學目標4。而對于目標1提到的能聽說讀寫本課核心詞匯,除了在整堂課貫穿始終的聽說讀活動以外,教師在篇章教學之后設計了短文填空練習,既檢測了學生的單詞正確書寫情況,又拓展了學生從對話轉為寫小篇文章的能力。
(二)巧用pair work及group work
英語教學中的角色扮演(role-play)就是將學生置身于具體語境中運用語言進行語言交際,從而達到語用目的。在設定的情境中,學生分組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經過準備和練習,借助體態語言和口語表達詮釋出一種狀態、一件事情或一個過程。在表演展示的過程中,學生運用已具備的知識、經驗和信息來解決問題,最終達到語言應用的目的。因此,角色扮演作為一種體驗性強、合作性強并且參與面廣的一項有效的課堂教學組織方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給學生提供各種運用語言的情境,在實際運用中鞏固所學知識,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發揮創造,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也充分體現了“學本課堂”的理念。
學本課堂指出,在課堂學習環節注重對話學習、展示學習,組織學習者圍繞問題或學習任務開展生生對話、師生對話,通過對話、展演及表達來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對話課堂教學中通常分為pair work及group work。Pair work多用于句型的操練,以快速有效地達到一問一答的語言交際功能,組織簡單。而group work則適用于多角色的語篇或文本操練,更能體現4-6人小組成員的合作性。長期有效的pair work及group work訓練,不僅可以降低教學成本,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建立小組合作團隊學習機制,培養出“學本課堂”提出的善于合作、交往溝通、富有團隊意識和勇于負責的學生。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pair work及group work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Pair work多用于簡單快速的單詞短語操練或者句型問答。如,低年段的字母教學,pair work可用于TPR教學,一位學生做動作,另一位學生猜字母,抑或是動作類及身體部位類的單詞教學中。如,廣州版三年級上冊的Module 3 Body這一模塊,涉及了眾多的身體部位名詞及運用到wash以及touch這兩個動詞,pair work能快速地且全面地讓學生對所學單詞及短語進行操練。而在四年級的教材中,課文多為對話,pair work對核心句型的操練及group work對整篇對話的操練都能起到良好的隨堂練習作用,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group work則更加符合“學本課堂”提出的團隊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group work除了可用于對話的表演之外,也可在高年段用于項目學習,例如,jigsaw reading,poster的制作及繪制思維導圖等環節。這樣的隨堂練習既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又能培養出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從而實現真正的“學本課堂”。
(三)優化書面練習
書面練習在學習尤其是語言學習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所有語言大多是以文字形式展示,如何正確地書寫,以及通過書面文章表達思想都是英語語言學習的重要目標。而過多的機械式書面練習也是一直被詬病的。因此,隨著國家“雙減”政策的落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必然要求優化書面練習,對書面練習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符合“學本課堂”的要求。
首先,為單詞抄寫增加理解功能。小學英語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單詞的音、形、義,而書面練習則更注重形與義的匹配。機械的書面單詞練習往往要求學生抄寫單詞一遍或一行,并在下面寫出中文意思,但這樣的練習既無趣又無效,是對教學毫無診斷意義和改進價值的額外負擔。為了達到理解單詞意義的練習,小學英語隨堂練習可設計為單詞與圖的連線題,或者是單詞與英文意義解釋的匹配,又或者是在圖或英文解釋旁寫出正確的單詞,為機械的單詞抄寫增加意義理解功能。
其次,為短語練習提供語用框架。無論是單詞還是短語,最終需要放在句子或篇章等語境中理解與使用。因此,在短語練習設計時,教師應為短語練習提供合適的語用框架,如,給出特定的短語,要求補全句子、對話或者短文,讓學生在語境中去理解和應用目標語言,而不是設計把短語抄寫數遍等機械的隨堂練習。
最后,為句型練習拓展思維空間。眾所周知,單詞和短語構成句子,而句子組成篇章。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之一是能閱讀并創作篇章。因此,在句型練習設計時,教師應為單個的句子拓展思維空間,培養連句成篇的能力。如,將句子排序組成邏輯連貫的文章,為段落匹配主題句等。例如,廣州版六年級上冊Unit 7 Fun with language第4題(圖2),要求學生將打亂順序的句子按照事情發生的先后進行排序。
四、結語
優化隨堂練習設計將會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有助于打造“學本課堂”,符合《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培養目標,即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隨堂練習的有效設計從學生的學情出發,整合教材,設計口語與書面、自主與合作完成相結合的隨堂練習,為每一位學生提供練習和展示的機會,通過練習導學,切實踐行問題導學型學本課堂的“以學習者學習為本”理念。
[本文系2021年度廣州市花都區教師教研課題“隨堂練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課題編號:HDJSJY2021078)成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陳琳,王薔,程曉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韓立福.韓立福與學本課堂[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4]理查德·E.梅耶.應用學習科學[M].盛群力,丁旭,鐘麗佳,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
[5]布里奇特·羅賓遜-瑞格勒,格雷戈里·羅賓遜-瑞格勒.認知心理學[M].凌春秀,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20.
[6]鐘義清.英語作業設計對英語學習動機影響的實證研究[J].中國輕功教育,2014(4).
[7]徐秀敏.小學英語課堂練習設計之點滴思考[J].考試周刊,2020(47).
[8]張光娟.小學英語課堂鞏固練習有效方法探究[J].陜西教育,2018(4).
[9]歐陽麗梅.淺談小學英語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J].基礎教育研究,2019(22).
[10]張清得.筆頭練習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9(33).
責任編輯 ?陳紅兵89F7C35A-2250-4E17-A97C-FAAE7E3F7A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