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和現代化、信息化的進程日益加快,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共同構筑了全新的融媒體傳播格局。在融媒體時代,隨著信息傳播速度急速提升,傳媒行業擺脫了時空的限制,媒體平臺也越來越多元,融媒體時代直接促進了媒體行業的整體生態變革。這也為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行業帶來了時代性挑戰。對于身處行業之中的播音主持人,也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自我提升、不斷轉型,力爭成為復合型人才,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本文探討了新時代對播音主持人的新要求,并分析了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行業面臨的挑戰和轉型的路徑。
關鍵詞:融媒體;播音主持;轉型之路;復合型人才
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隨著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日益蓬勃發展,傳統媒體行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媒體傳播方式日益更迭,口口相傳的、書面文字的、印刷出版的、電視廣播的、電子信息的全媒體形式,共同構筑了融媒體傳播的整體鏈路,創造了社會信息廣泛流通的革新局面[1]。如何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有機融合,不斷提升播音主持人自身的專業素養,培養播音主持行業時代的熱點觸覺,更好地運用新媒體平臺和技術,促進播音主持行業的戰略發展,是亟待探討的議題[2]。
一、融媒體時代概述
2021年3月,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該報告顯示,截至 2020年 12 月,我國網民規模達 9.89 億,已占全球網民的五分之一,互聯網普及率達 70.4%,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數據反映了互聯時代國民生活已經全面“網絡化”。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媒體傳播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逐漸構筑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結合的融媒體發展格局。融媒體時代,電視與廣播等傳統媒體的職能,在新媒體上得到了承載和轉移,共同構筑了當代媒體傳播的整體框架。在實際的融媒體發展過程中,新媒體創造了傳統傳播模式之外新的傳播模式,以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為主的傳播新形式,得到了廣泛普及。通過以短視頻平臺為代表的新傳播模式,可以跨越傳統媒體在傳播方式、傳播平臺和傳播內容上的界限,改變了媒體行業的發展方向,使得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每個人都可以是生產者、傳播者、接收者的傳播生態對播音主持行業帶來了沖擊[4]。在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傳媒行業的業務觸角需要深度與互聯網新媒體結合,才能找到發展的創新路徑。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快捷的網絡信息技術創造出的海量媒體產物,已經像洪流一般將受眾裹挾其中,廣播電視傳媒穿透洪流的突破路徑,就是立足于自身的經驗和技術優勢,積極擁抱新媒體,建設自身的融媒體傳播生態,逐步過渡到綜合傳播。在這個過程中,播音主持就是背靠龐大的專業幕后團隊,站于臺前的紐帶和橋梁,起到了直接連著觀眾的關鍵作用[5]。
融媒體兼具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傳播的方式方法,必然也承襲了各自的優勢。傳統媒體能夠通過采訪、資料整合、刊物出版或電視臺播放,進行更深度的信息挖掘,觸達特定年齡層和職業的受眾,提升播音主持的被信任感和權威性。通過新媒體傳播,能夠借助信息時代互聯網技術和普及的智能終端產品,承載海量、及時的信息流,從而快速、便捷地觸達大量的受眾,播音主持活動涉及的各方人員能夠及時地高效互動,還可以通過個人智能設備的直播、定位等輔助手段,提升突發事件和緊急事件的處理效率,新媒體極大地擴大了播音主持的傳播面和傳播實效性。與此同時,必須要看到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缺陷,傳統媒體滯后且程序復雜,新媒體存在信息蕪雜、歪曲、欺詐、碎片化,因此融媒體就是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資源與優勢進行整合,實現傳播渠道的靈活性和廣泛性。
融媒體時代,最顯著的變化是信息由單一線性的輸出,轉變為多方觀點碰撞的多向互動;由受眾被動接收信息,到媒體平臺、傳播行業、播音主持人和受眾都能主觀能動地進行資訊共享。當播音主持人在傳統媒體平臺或新媒體平臺發布信息時,新媒體平臺的及時互動性,促進了各方對信息的進一步傳播和完整化,通過傳統傳播的驗證、勘誤、再傳播,能夠增加信息整體的真實性和權威性,各方能更便捷地參與進整個信息傳播的鏈路中,互動和共享令社會各界掌握更多的主動權、話語權和參與感。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具備更權威的號召力;新媒體具備個體的參與度,使得播音主持的綜合權威性更高、傳播門檻變低、傳播速度更快捷、傳播鏈路更透明公開、信息觸達更精準高效。傳統媒體的播音主持往往通過電視、廣播等官方渠道發布信息;新媒體的播音主持可以是每一個個體,通過指尖輕點屏幕就能做到信息發布。因此,在融媒體視角下,播音主持要具備自身代表官方媒體的責任意識,也要培養自身的群眾意識。
二、融媒體時代對播音主持的挑戰
(一)播音主持行業危機
受眾的信息接收模式逐漸改變,不再局限于從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進行信息接收,而是依賴于網絡和便攜設備來獲得海量的資訊,傳統媒體的覆蓋面正在逐步縮小。受眾接收的信息內容也更加多元化,在傳統媒體作為信息來源的時代,受眾所接收到的資訊是經由傳統媒體行業處理而得到的,而新媒體的發展,使得在事件發生的當下,就能夠通過簡單拍攝上傳,形成傳播鏈。受眾能夠快速地獲得各種各樣的傳播內容,促進了傳播的高效性和傳播內容的豐富性。傳統媒體行業要想在新媒體傳播的生態中進行突圍,保持高收視率,就必須制作出更精良的節目,充實節目內容,播音主持也必須發揮自身更大的能力水平和影響力,這給傳統媒體行業帶來了考驗。
(二)傳統播音行業優勢弱化
過去,傳統媒體行業作為信息傳播的主流,具有快速、全面、翔實等特點,但新媒體傳播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而且在傳播鏈中各個主體的參與能夠讓信息傳播更具有多面性,傳統媒體的優勢正在被弱化。傳統媒體還具有被信任感和權威性的特點,當前其權威性依舊發揮著社會影響和作用。但是目前社會上負面觀點、謠言等內容摻雜在眾多的信息之中,傳統官方媒體的信息并不能從這些信息中快速地脫穎而出,這就削弱了官方媒體的影響力和權威性。播音主持的個人形象和個人素養代表著傳統媒體的形象,傳統媒體中播音主持是團隊共同打造的集體形象,當前的播音主持依托于新媒體也能逐漸塑造出個體形象,但其個體形象往往帶著不專業的特質或者個人性格,沒有對自我形象進行把控,就會導致自我形象和行業形象受損。
(三)播音主持特色不足
傳統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是一個既定的團隊形象,是一個面對群眾的窗口,根據節目的調性履行傳遞資訊的職責。在融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的播音方法也需要轉變,其不僅是團隊形象,而且也是個人形象,受眾更樂于接受多元化的形象,對個人形象也更容易產生親近感。但是當前播音主持沒有跳脫傳統主持的束縛,特色相對不足,沒有不斷地革新自己的主持方法,這就難以發揮新媒體傳播的優勢。受眾對于播音主持也具有多元化的審美和需求,一成不變的播音主持方式難以滿足受眾的需求。以直播為例,在直播過程中,播音主持需要加強與受眾的互動,活躍直播間氣氛,并且還會遇到眾多突發狀況,考驗播音主持的知識儲備、專業素養和應變能力。
三、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的轉型之路
(一)準確把握受眾需求的多元性
當前受眾對于媒體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也具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媒體信息的傳播呈現出供大于求的實際情況。傳統媒體傳播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壟斷性,受眾在傳統媒體中處于被動的狀態,受眾收聽和觀看的選擇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傳統媒體平臺的播出時間、內容和安排。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受眾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隨身攜帶的手機、電腦等終端,借助多種類型的媒介和平臺,來獲取自己所需的資訊和信息,受眾的喜好、偏向和需求成為媒體傳播的導向。這就對播音主持提出新的要求,播音主持應該具備充分調查、挖掘不同受眾的喜好和需求的能力,調整和優化自身的主持風格和主持形式,從而提升節目的質量,還要積極通過新媒體平臺與觀眾進行互動,進而提升觀眾對于播音主持的認可和滿意度。
(二)熟練掌握多種媒體的應用
融媒體時代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行業共同發展的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媒體行業的相關從業人員需要在新時代的浪潮中,既立足于自身的專業基礎,還要突破自身的局限,能夠了解新媒體的基礎信息,對新媒體的平臺類型運作方式進行學習,掌握新媒體平臺的應用,要能夠培養自身對時代和時事熱點的敏感觸覺,了解大眾喜聞樂見的內容,掌握創作的形式,具備創作的能力。通過依托多種媒體的廣泛傳播,播音主持能夠充分借助新媒體平臺的傳播范圍和深度,來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和價值,從而以自身積極、向上、先進的思想觀念,提升播音主持行業和媒體行業的整體價值,并且對社會發展起到正效應影響[6]。各大主持人紛紛開通了微博賬號,比如何炅、尼格買提等;還開通了官方抖音賬號,如以撒貝寧為主的“小撒說”,董卿的“聽卿說”等;播音主持人也通過開通個人賬號玩轉新媒體,如李思思、李小萌等。
(三)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素養
播音主持還需要具備基本的專業能力的功底,在工作中應該具備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上述要求是播音主持的基本崗位能力要求。在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的基本崗位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主要是提升播音主持能力,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首先,播音主持要具備創新性的工作思維,要能夠對自己負責的欄目中所應該具備的能力進行培養,并明晰自身的工作職責,要能夠以專業的態度來處理自身的工作。依托于專業的職業工作思維,對融媒體環境的工作進行深入思考,形成相應的工作理念,完善個人的工作思路,實現工作創新,對傳統的媒體形態能夠有所突破,以自身的思維帶動行動;其次,融媒體時代是信息井噴的時代,播音主持要加強自身的信息采集、處理、分析、應用能力,信息管理和信息運用是重要的職業素養和能力;最后,播音主持應該在融媒體時代具備優秀的編輯能力。融媒體傳播環境下,傳播具有極快的速度和極廣的范圍,對于播音主持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來說,產出不良資訊或者不正確的資訊是不符合職業道德和素養的。因此,播音主持的編輯能力非常重要,要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相關資訊后,充分調動自身的知識儲備,對資訊內容進行整合和編排以及合理處理,從而能夠以客觀、公正的態度進行資訊傳播。
(四)播音主持要具備媒體戰略
融媒體的播音主持要建立具有層次性、互動性和價值創造的媒體戰略。在融媒體傳播生態中,電視播音主持形象傳播戰略是具有階段性和針對性的,播音主持內容是立體的、多樣化的,受眾群體是細分化的,這就決定了需要在傳播過程中多層次傳播的策略。要注重互動體驗,增強播音主持在內容和形式上的互動,通過播音主持有血有肉的形象影響受眾,也接受受眾的反饋,使得傳播形成多向模式和開拓式傳播鏈條效應。媒體傳播是影響力經濟,創意新媒體背景下的播音主持與受眾也需要價值認同和價值創造。2021年,“小朱配琦”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央視著名主持人朱廣權與主播頂流李佳琦合作直播帶貨,通過公益帶貨的形式助力武漢的產品推廣。在直播帶貨中,李佳琦依托自身的直播優勢和資源,朱廣權也發揮了自身作為央視主持人的深厚主持功底,不停輸出金句段子,妙語連珠。二人合力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帶貨活動,不僅打出了“小朱配琦”的響亮名聲,還通過直播的方式與觀眾進行良性的互動,依托于主持人與主播的名氣,形成了廣泛的傳播效應,以武漢產品作為熱點,展現了直播的公益性,創造了社會認同價值。
(五)提升播音主持輿情應對能力
播音主持傳播必須提升輿情應對能力,建立專業團隊,構筑全面的應對機制。在輿情生成階段對輿情展開實時監測和有效應對及引導,對涉恐事件和輿情進行定性評級,及時啟動新聞發布機制。尊重輿情傳播客觀規律,積極主動應對輿情擴散和發展,準確把握信息發布的尺度,及時查控網絡謠言。在輿情后續階段,也應該繼續加強正面宣傳,對輿情進行持續監控,并對輿情應對效果做出評估,努力消除輿情的負面影響。
四、結語
媒體傳播方式在改變,受眾對于信息傳播的需求也發生了改變,媒體行業形成了一個人人都能參與互動的行業生態,嶄新的生態對于傳統的播音主持是巨大的時代化挑戰,也是重要的轉型機遇。融媒體時代對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播音主持要遵循現代媒體的傳播規律,不斷自我發展、實現轉型,激發創新創意,從而進一步提升播音主持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 袁芳.融媒體環境下播音員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要求[J].記者搖籃,2021(8):33-34.
[2] 孫海亮.宣傳工作新形勢下播音主持業務發展趨勢[J].新聞傳播,2021(12):124-126.
[3] 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發布[J].新聞世界,2021(3):96.
[4] 馬依努爾·艾合買提.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與堅守[J].傳媒論壇,2020,3(21):172.
[5] 日沙來提·庫爾班.淺析現代傳媒視野下電視播音主持的藝術要素[J].記者觀察,2018(32):127.
[6] 李玉華.融媒體時代背景播音主持的價值堅守初探[J].采寫編,2021(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