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卿
摘要:高校體育教學在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形成健康心理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傳統高校體育教學方式無法滿足現代教學需求,將“互聯網+”引入到高校體育混合教學中十分有必要,既有助于加強對體育教學工作的宣傳,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在開展體育混合學習設計時,需要從學習任務設計、學習資源設計以及學習平臺設計三方面進行。
關鍵詞:“互聯網+” 高校 體育教學 混合學習
引言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子化產品的普及率非常高,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已經成為人們生活與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許多人在休閑時間喜歡抱著手機宅在家里,沒有進行相應的鍛煉活動。而從人的角度來看,進行一定的運動十分重要,長期不運動會損害到人的正常生理機能,還會造成人體抵抗力降低,進而引發更高的疾病發生率;另外,運動也會對人的精神與情緒產生很大影響,如果人一直缺乏相應的運動,很容易產生抑郁心理,也會引發情緒不穩定等,也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極大危害。大學生是推動現代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必須要重視大學生的體育鍛煉,為此積極開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十分有必要。通過高校體育教學活動開展,能夠鍛煉大學生的身體,培養大學生養成熱愛體育運動的精神,使得大學生能夠形成積極向上的人格。當下傳統體育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人才培養需求,不斷探索新型的體育教學方式迫在眉睫,混合式教學方式是現代新型教學模式之一,將混合式教學方式引入到體育教學改革中,有助于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為此,本文基于“互聯網+”視域研究了高校體育教學混合式教學方式。
一、將“互聯網+”引入到高校體育混合教學中的作用
1.有助于加強對體育教學工作的宣傳
以往高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由于沒有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只有相關老師對體育教學活動較為了解,學生通常對體育教學工作方面的信息知道的較少,造成學生不能夠在第一時間學習體育教學知識與技能,也無法完全按照高校的要求完成各項體育任務,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 1 ]。而將“互聯網+”引入到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高校可以將體育教學相關的信息發送到互聯網平臺上,讓學生通過網絡平臺就能夠全面了解各項體育教學工作,提高體育教學活動宣傳的范圍與實效性,改善混合式體育教學效果。另外,依托于互聯網技術,體育老師還可以將以往枯燥的教學內容以圖片、視頻以及語音等形式進行宣傳,讓體育教學內容更加具體和生動,增強體育教學活動的影響力,讓學生更好地領悟與掌握體育運動知識。
2.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
在以往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由于體育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內容也較為枯燥,一些不熱愛運動的學生會產生消極應付心理,甚至還有些學生對體育教學產生抵觸情緒,這些都不利于提高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效果。此外,許多老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僅僅教導幾個簡單的體育動作就讓學生自由活動,熱愛體育運動的學生會參與到體育活動中,而一些不熱愛體育運動的學生則會坐在一旁休息,自然不能夠取得良好的體育教學效果[ 2 ]。與此同時,體育在高校教育體系中屬于副課,許多大學每周只安排了一節體育課,學生的鍛煉機會較少,也難以取得良好的鍛煉效果。而將“互聯網+”技術引入到混合式體育教學中,能夠提高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讓體育活動變得更富趣味性,讓大學生能夠主動融入到體育活動中。
二、基于“互聯網+”視域的高校體育教學混合學習方式設計
根據當下互聯網教學特色,結合自身多年工作經驗以及對“混合教學”的深入探索,構建了高校體育教學混合學習體系,如圖1所示。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基于“互聯網+”的高校體育教學混合學習方式包含了“任務驅動型”在線學習以及“問題解決型”面對面學習,本文以前者為例進行詳細說明。
1.學習任務設計
學習任務是在線教學活動開展的關鍵,確保學習任務設計的合理性十分重要,該部分主要涵蓋了學習內容與學習目標兩部分,以“健美操基礎步法”為示例,設計的在線學習任務如圖2所示。

在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時,一方面要審核選取的教學內容是否能夠滿足相關教學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包含學生學習興趣、學生運動差異等[ 3 ]。與此同時,老師還需要重視知識層次的劃分,處理好與在線學習的關系,這是由于較為簡單的知識開展在線學習沒有實際的必要,而難度較大的知識進行在線學習也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學目標是對教學提出的具體要求,只有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才能夠保證在線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時,要將其細分為多個具體的目標,這樣才有助于學生逐個實現[ 4 ]。
2.學習資源設計
學習資源是開展體育線上教學活動的根本,隨著現代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產生了多種多樣的體育視頻教學平臺,尤其是慕課的產生,為線上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體育教學案例對慕課、網絡平臺等公開免費的資源進行下載。對獲取的教學資源進行篩選,一方面提高教育資源質量,確保能夠達到教學標準;另一方面保證其符合線上教學特征,使其與實際課堂教學內容相一致[ 5 ]。資源整合主要表示為將零散的資源進行系統整合的過程,由于互聯網資源繁多且內部聯系不強,學生進行線上學習也是在老師未傳授的前提下,所以進行資源整合至關重要,簡單、籠統的教學資源會讓學生學習中出現迷茫[ 6 ]。
3.學習平臺設計
學習平臺是聯系老師、學生以及資源的樞紐,老師發布資源、學生接受資源都必須要依托于平臺進行。與此同時,學習平臺還能夠確保老師與學生能夠及時地溝通交流,保障了學生在校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在線學習突出問題表現為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本身的懶惰性與不自覺性,在獨自學習時容易放松;另一方面學生在線學習容易出現孤獨感,當出現學習上的問題時,會因為沒有老師與同學的協助而放棄[ 7 ]。通過構建學習平臺,老師能夠在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解答學生學習中的問題、監督學生學習等,營造出老師在現場的學習氛圍。學習平臺依托于網絡通信工具實現老師端與學生端的銜接,在上述示例中,利用組建QQ群、微信群等途徑建立了學習平臺,同時依照學生任務設定了四個板塊,QQ群主要用于資料傳輸以及成果體現,而微信群用于在線答疑與監督,如圖3為體育教學在線學習平臺設計。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在大學生成長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體育教學混合學習方式設計中時,要全面了解當下體育教學混合教學中的問題,聯系體育教學特征與現代學生學習需求,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體育混合學習方式,推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軍騎,張兆龍.“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6(01):98-100.
[2]秦盤龍.“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混合學習模式探索[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8(12):36-38.
[3]武青那.探究“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的混合學習模式[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9):123-124.
[4]段曉昱.“互聯網+”視域下混合學習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導刊(下旬),2019(08):56-57.
[5]張裕鼎,張翀,付玉,徐碧波.基于CiteSpace的中國“互聯網+體育”知識圖譜分析[J].山東體育科技,2019,41(05):7-12.
[6]郭新斌,陳強.“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梧州學院學報,2020,30(03):75-78.
[7]趙惠.基于互聯網背景下我國近十年體育教學熱點問題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28(12):44-46.
(責任編輯:姜秀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