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周斌
【摘要】深度學習是基于主題的跨學科綜合學習,要想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就得結合科學的教學方法展開綜合性的教學工作。文章利用思維導圖強化學生知識整合能力、利用化學實驗教學促進深度學習、創設問題情境突破化學難點等多項措施,對高中化學深度學習指導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化學;深度學習;指導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2)08—0106—03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并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對于部分理解能力不強的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同時,部分學生對于化學知識學習興趣較弱,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為了達到深度學習的教學目標,化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元化且具有新穎性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加以引導,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主動對化學知識進行探究及分析,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化學知識雖然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概念性,利用正確、科學的方法開展教學是提升教學效果并深化學生理解能力的有效措施。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強化學生知識整合能力,更是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的有效措施。例如,在高中化學“有機化合物”的教學中,其中以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營養物質等為主要教學內容。在本單元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其中的主要知識點進行整合,感受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首先,化學教師可以將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作為思維導圖的主要分支,通過各個分支的細化,將其中的知識要點體現出來,再將本單元的知識點整合[1]。其次,教師在具體授課期間,要注重根據思維導圖將“乙烯與有機高分子材料”“乙醇與乙酸”等重點知識進行梳理,逐步攻破,從而達到深度教學的目的。另外,思維導圖不僅可以運用于課前導入和課堂教學環節中,還可以融入至課后復習環節中,引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的路徑來復習,從而提升學生的復習效果。因此,充分利用思維導圖開展高中化學教學工作,是促進培養及提升學生知識整合能力,避免學生在學習上出現死角的有效方式。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很多知識均可通過實驗方式進行探索和論證,將實驗充分利用于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是提升學生化學學習效果的有效方法。例如,在高中化學“化學反應與能量”的教學過程中,其中的實驗活動課程以“化學能力轉化為電能”“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為主要實驗活動內容。在本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實驗課程內容,引導學生通過對教師演示實驗的觀察以及自主實驗方式的探究,幫助學生掌握本單元的重點學習內容,同時引導學生通過實驗過程探究以往學習過的化學知識,并提高學生的延伸拓展能力。另外,充分利用化學實驗教學方法對學生加以引導,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情境教學模式是當前新課標發展背景下的創新教學方法之一,更是提升教學效果并促進發展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在情境教學模式中,問題情境的運用途徑比較廣泛,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發掘學習中的重點內容,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在高中化學教學內容中,很多知識點對于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無法深度掌握其中的重點內容,對于此類問題,化學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與教學難點內容相結合,充分突出問題情境的作用,突破化學教學難點。例如,在高中化學“硫及其化合物”的教學中,很多學生無法深度掌握和理解硫及其化合物各代表物性質的綜合運用。對此,教師可以將其中的重點以問題情境的方式體現出來,依據此教學難點為學生創設化學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結合小組合作學習及化學實驗探究等多種方式進行分析和探究,從而幫助學生突破本課的學習難點。
理解能力是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化學知識的重要基礎能力。提升學生理解能力可以通過生活元素的融入對學生展開教學,使學生通過生活元素的引導作用深度學習和掌握化學知識,從而提升化學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將生活元素與高中化學教學內容相結合,利用與生活相關的化學內容提升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2]。例如,在高中化學“鐵及其化合物”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對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與還原性,培養學生善于利用發展的眼光、科學的態度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學習化學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望。在本課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鐵氧化生銹的案例對學生展開教學,使學生通過生活元素結合化學知識進行學習和分析。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具有多方面的優勢,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對化學知識深度理解,還可以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分析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因此,利用生活元素結合化學內容和化學教學方式對學生展開教學工作,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和培養學生知識理解能力的有效措施。
科學性的引導加以準確、科學的教學方式,是促進強化學生主體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所在。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意識是促進深度學習的有效措施,更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因素所在。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受傳統應試教育與灌輸式教育模式的影響,很多學生的學習多以被動形式為主,缺乏主動吸收和探索的意識。對此,教師可以利用科學的引導方式對學生展開化學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及探究中掌握更加豐富且多元化的化學知識,進而達到深化教學效果的目的。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探索空間,使學生在不斷實驗、探索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果。比如,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將正確、科學的實驗方法教給學生,卻忽略了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所有成功的實驗均是通過失敗的過程不斷探索而成的,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失敗和探索的機會,引導學生通過失敗的案例探究其根本成因,使學生邊實驗邊思考,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實驗方法,進而達到深化學生記憶效果、提升學生理解能力的目的。
新穎性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元素,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內容,均要以新穎為核心,一方面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充分體現教學模式的多元化,使學生通過不同途徑探究化學知識,以促進其深度學習。首先,教學內容新穎性這一目標的實現,可以通過突破教材內容單一化的途徑,利用科學的拓展性教學方法對學生加以引導,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另外,教學方法的新穎性,是化學教師探究的重點所在。提升化學教學效果的基礎便是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加以引導,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始終在較強的學習積極性中探索化學知識。例如,在高中化學“元素周期表”教學中,教師可以突破傳統灌輸式及背誦式的教學方法,利用游戲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實際內容,從而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效果。
深度學習目標的建立離不開學生學習的信心,很多學生在遇到抽象性較強且難以理解的化學知識時,會出現退縮的現象,不善于主動探索和學習,逐漸導致學習效果下降。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科學評價和總結,充分培養學生自信心的同時,促進強化學生的自主意識,從而達到深度學習的教育目標。例如,在“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一課的實驗教學中,對于實驗能力偏弱的學生,教師要經常給予鼓勵,從而幫助學生重拾自信心,以正確的實驗方法探究學習,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另外,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同樣要以激勵性評價方式加以引導,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同時為學生提出建設性的提升建議,避免學生產生自負心理。因此,科學化的評價體系是提升學生自信心、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
總之,培養學生深度學習能力,要注重科學化教學方法的運用,利用完整的教學方案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從而使學生不斷地掌握學習內容和化學知識。
參考文獻
[1]鄧志鵬.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深度學習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3):100-101.
[2]張丹.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9(07):61-65.
編輯:張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