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欣
摘要:高中教育要注重學生課堂的積極性,優化歷史課堂教育結構,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當代學生必備的品質,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影響著學生的心理素質。在高中歷史課堂中,要將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的主要指導,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支持。本文主要從構建生本課堂、開展深度學習、創設課堂活動分別研究如何開展歷史教學,探究核心素養的培育路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歷史;課堂活動
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直接展現出了其育人價值,是學生形成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歷史學科素養包括對學生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個方面的培育,但當前歷史教學活動的開展少之又少,教學設計較為隨意,難以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因此,在新課程觀念的指引下,就應積極培養學生的歷史發展思維,貫徹落實生本課堂,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實現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優化,全面落實核心素養。
一、構建生本課堂,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改教學目標指出,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給予學生全面支持,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1]。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發認知沖突,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挑戰,并通過建立時間軸等形式,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結合歷史解釋,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與理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高中歷史課堂也應充分給予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去掌握知識,培育時空觀念,培養學生歷史學科素養[2]。
比如,在學習《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時,教師就要從基礎知識入手,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與分析能力。首先,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如:“同學們,你知道唐朝有什么知名的歷史人物?”學生爭先恐后的回答:“李白是唐朝的著名詩人、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帝的女人。”在學生完成回答后,教師可引入本節教學,并開展教育活動。為了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教師可讓學生梳理出隋唐時期的歷史事件,以在位皇帝為時間主線,制作隋唐事件表格,并結合史料認證,保障各事件的時間線準確對應,讓學生對隋唐的時間觀念能夠有所強化,增強與對本單元知識的理解,實行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培育。另外,在唐朝時期,社會的發展到達了頂峰時期,李唐盛世得到了多個國家認可。教師可以以此作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讓學生為作為中華民族而自豪,并積極傳承歷史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做社會主義接班人。隨著學生時空觀念與家國情懷的有效強化,歷史學科素養能夠得到有效培育,從而達到歷史教育的最終目的。
二、開展深度學習,推動教學高效開展
歷史學科素養是教育的重點內容,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是歷史教學的又一重點,教師要給予學生深刻引導,讓學生能夠真正對歷史知識有所掌握,并有所感悟。教師可積極創設開放性課堂,給予學生自主表現的空間,通過動態化的過程調控,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了解人類歷史演變的基本脈絡[3]。深度學習的開展要圍繞著教材,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逐步推動課堂的開展,增強學生的興趣,強化學習的集中注意力。
比如,在學習《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這一節內容時,教師既要讓學生了解日軍侵華的過程,并結合侵華戰爭時間,逐步引入教學主線,展現出時間觀念。同時也要讓學生結合史實資料,了解日本入侵實證,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現日軍侵華的罪行,包括圖片、視頻等,用事實來證明日軍的侵略行為,樹立正確的和平觀念。在課堂開展時,教師可為學生播放抗日戰爭紀錄片或者抗戰電影片段,激起學生的愛國情懷,并引入本節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展現出中華人民的民族意識覺醒,通過講解抗戰情節,樹立正確的唯物史觀,最終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培育。又或者在學習到“西安事變”時,教師可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有關于西安事變的史實資料,利用資料來認證歷史,讓學生感受到在國家危難存亡之際先輩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引導學生珍惜和平年代,達到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三、創設課堂活動,提高課堂教學趣味
教學活動的開展是當前高中歷史教育的難題,部分教師往往會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忽略了課堂活動時間的安排,往往更注重學生死記硬背歷史知識點,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下降,教學效率難以提高。創設課堂活動可有效增加課堂趣味性,讓學生在課堂中更加主動積極,也可實現培育核心素養的目標[4]。
比如,在學習《兩次鴉片戰爭》這節內容時,在完成課堂知識講解以后,組織學生共同繪制時間軸,了解兩次鴉片戰爭發生的時間、原因與意義,再次強化學生的時空觀念。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紀錄片為學生播放毒品的危害,并結合史料實證做好歷史解釋,讓學生銘記吾輩屈辱,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為了增強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教師可在班級內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學生分別扮演鴉片戰爭中的外國鴉片商人、道光皇帝、林則徐、吸大煙的人,而學生也可結合歷史事件,豐富故事內容,設計故事情節,而后在班級內開展歷史劇表演活動,展現出歷史悲劇,喚醒當代高中生獨立自強、積極向上的品質,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引導學生爭做社會主義接班人,成為國富民強的儲備力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優化高中歷史課堂,就應當注重科學素養的培育,而作為高中教師,也應當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加強對高中歷史課堂活動的研究,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讓教學活動真正落實到教育環節之中。同時也要形成完善的教育體系,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逐步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楊文仁.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歷史史料教學優化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1(28):61-62.
[2]武世花.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優化研究[J].求知導刊,2021(26):38-39.
[3]陳冠文.立足核心素養,強化高中歷史教學[J].教育藝術,2021(6):49+47.
[4]陶躍忠.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優化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