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摘要:傳統文化是人類在長期繁衍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文明產物,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其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文化。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續推動,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開始在課堂上不斷滲透傳統文化,并且取得了優異的教學成果。因此未來應當繼續深入研究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融合路徑。基于此,以下對傳統文化在山區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傳統文化;山區小學語文教學;滲透策略
引言
中華民族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演化,不但擁有悠久的歷史文明,而且積淀下了厚重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凝練著我們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也展現著一幅幅美不勝收的藝術人文畫卷。小學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學科,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戰場。基于此,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樹立明確的文化育人導向,加強滲透傳統文化元素,帶學生領略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以傳統文化為支點促進小學語文教育體系改革,從而培育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語文核心素養。
一、樹立德育導向,涵育學生的道德修養和品格情操
傳統文化不僅容納著廣博的人文知識,同時也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優質的思想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艱苦卓絕奮斗的根與魂,理應在小學生手中代代傳承。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改革根本任務,新課標倡導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初衷,不單單是人文知識的輸出,更重要的是通過傳統文化教育發揮語文教學的德育職能,從而同步完善小學生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德育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提升小學語文的育人水平。基于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踐傳統文化教育時,應該樹立明確的德育導向,這樣一方面可以培育學生的道德修養和品格情操,啟迪學生的智慧心靈、拓展學生的精神視域,另一方面也能實現固本鑄魂、立德樹人的宏偉目標,優化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終身發展。首先,教師應該加強凝練語文課程中的傳統文化元素和德育元素,整合教學目標,為學生構建多元化學習模式,以傳統文化中高瞻的德育思想引領學生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建設,使學生成長為知榮辱、明是非、揚正氣、樹新風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讓學生勇于承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及中國夢的神圣使命,從而彰顯傳統文化的育人價值,實現對小學語文教學體系的全方位重塑。其次,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還應該大力組織學生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帶領學生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以及優質道德思想的奧義,這樣不僅可以深化學生的人文底蘊、提升學生的精氣神,也能以書香潤澤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從而培養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實現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高質量滲透。
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施于古詩詞教學中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古詩詞教學屬于十分重要的部分,從中我們能夠看到前人勞動生活、宴會以及祭祀等多種活動,而這些均可謂前人精神思想的具體表現。古詩詞本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的構成部分,在語文教材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課堂上讓學生朗誦、背誦古詩詞,借助這些古詩詞教學創新方式來有效帶領學生感知優秀傳統文化背后蘊含的意境美、語言格律美,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形成有效了解,還能在課堂上更好地理解這些古詩詞,從而保障語文教學實效。另外,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之上,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借助于有效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自覺性,讓學生能夠在自主賞析過程中對古詩詞內涵形成一定的理解,從而有助于語文古詩詞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以《憶江南》為例,教師在課前即可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要求學生在課前自行朗誦詩歌,通過朗誦來對古詩詞內容形成初步解讀,之后再結合古詩詞來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通過問題來更好地引導學生感知江南美景與意境美,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在教師有效引導下理解古詩詞,同時也能對我國傳統古詩詞文化形成良好把握。
三、注重生活引領,激發學生在文學作品中吸納傳統文化的興趣
縱觀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現狀,實踐質量并不是十分理想,歸根結底是教師沒有將傳統文化滲透與生活教育思想相結合,脫離生活實際的傳統文化教育是毫無立根之基的,不但難以調動學生自主了解傳統文化的積極性,而且會給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與文化意識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推動民族前行的不竭動力,同時也潛藏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很多小學生都認為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相距甚遠,參與傳統文化學習的熱情較為低迷,致使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效果不盡人意。面對這一教學疑難問題,教師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以生活化教學輔助傳統文化滲透,注重并落實生活引領,這樣一方面可以消除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錯誤的思想認識,使學生感知到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傳統文化元素,另一方面也能激發學生在文學作品和生活中吸納傳統文化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大幅度提高傳統文化的傳承效率。
結束語
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不僅是新時代語文學科素養教學目標重要手段,同時還能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習、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與能力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為此,身為小學語文教育工作人員,一定要在課堂上意識到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價值,立足于小學生發展實際來推進傳統文化教育,借此來有效優化小學語文教學,同時還能讓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得以有效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文應.山區小學語文課堂高耗低效的現狀與解決策略初探[J].新課程,2020(31):39.
[2]馬福成.提高山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20(21):141-142.
[3]李錦波.邊遠山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困境探析[J].考試周刊,2019(2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