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浩
摘要:初中是學生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觀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形成正確世界觀、形成自己獨特社會行為的重要階段。但是初中生的心理發展還不成熟,所以現階段初中生比較容易出現反叛時期和青少年時期的各種現象。為了保證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個立場,最好將職業教育滲透到初中各個科目的培養中去。尤其是在數學方面,由于數學研究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初中數學教學中工作教育的滲透可以有效地鼓勵學生建立三種正確的觀點和職業意識,并幫助他們成長為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
關鍵詞:新時代;初中數學;勞動教育;融合策略
引言
近年來,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時間的推移,勞動關系的內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能單方面理解為手工、出汗或體力勞動,但其形式和內容需要進一步豐富。學校是綜合教育的主要前沿。數學教學雖然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但大多數數學知識本身來自生活和生產性工作的實踐,尤其是與人們日常工作密切相關的初中數學知識含量。如何將數學教學與職業教育相結合,有效實現工作教育目標,認識數學工作教育的價值,是當今初中數學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勞動教育融入數學課堂的意義
(一)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樹立正確的勞動觀
發展工作關系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工作,培養尊重和熱愛工作的價值觀。近年來,中國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強調優秀態度和對工作的認同感,為培養年輕人的工作意識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數學教學中開展工作教學也能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工作觀提供有利條件,是實踐新課程改革相關要求的新研究方向。
(二)增強數學知識的實用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數學有什么用?"是許多家長和學生經常懷疑的問題,與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密切相關。教師盲目地強調數學邏輯和數學知識的分析不利于學生的理解,但會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應提高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及其在學生現實生活中的主導作用,將工作教育納入數學教學,有效減輕教學壓力,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初中數學與勞動教育相融合的具體策略
(一)挖掘數學的歷史文化,讓學生尊重勞動成果
數學不是簡單的數學知識,它是幾千年來人們智慧的結晶。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數學歷史文化的發掘,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能力,同時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與實踐活動之間的密切關系,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先進性,更積極地學習數學知識。例如,許多學生在學習負數時,只是從概念層面來學習和理解知識點。當時,教師可以介紹算術的九章,讓學生們知道,早在東漢,人們就總結了生活實踐中的負面數字,并將其應用于現實生活中,這一發現早在西方國家1500年前就有了。這增強了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自豪感,使學生對負數有更深的了解。
(二)結合數學文化滲透勞動教育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探索教材中包含的數學文化,以數學文化知識滲透工作關系的思想。比如,當數學教師在高中講授與三角形重心相關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首先介紹阿基米德的相關背景知識。阿基米德是古希臘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以及靜力學和流體力學的創始人。牛頓和高斯被認為是世界上三大數學家。阿基米德提供了一種獲得幾何人物重心的方法。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教學過程。的確,工作的目的是促進社會的發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而數學學習的目的是分析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規律和起源。因此,數學教學的目的和工作教育的目的是常見的,相互關聯的。雖然現階段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高中入學考試,但學習生活中某些知識的本質是促進社會發展,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所以學習數學本身就是一種工作。此外,學生們可以看到阿基米德的成就并不限于數學,而是包括思想和物理方面。當時,老師可以提醒學生,雖然人們的精力有限,但他們必須把有限的精力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這樣我們的生活就不會顯得太空虛,然后才能在我們選擇的領域實現職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更高、更正確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和工作的本質是相互關聯的。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世界觀和就業態度,充分體現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工作教育理念。
(三)通過數學綜合實踐,讓學生掌握勞動技能
雖然將工作教育滲透到數學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形成熱愛工作的概念,但這一概念只停留在“聽工作”和“做工作”的認知領導層面,數學教學在工作關系中的積極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發揮。高中數學教材載有大量全面的實際研究活動。為此,教師可以將數學課堂從內到外轉移,讓學生通過真實場景更好地體驗工作過程,學習如何使用工作工具,掌握職業技能。
例如,“解直角三角形的應用”的學生可以離開教室,測量無法直接測量的物體的高度,測量學校教學樓、旗桿等。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從事計劃設計、工具準備、現場測量、數據處理和報告等活動的現場勞動者。在規劃階段,學生們利用三角函數或類似知識來構建模型,以提高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準備工具時,學生們熟悉測量工具,例如測距儀、測角儀和卷尺。現場測量直接讓學生參與實際測量過程;計算和報告等。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原則,在付諸實踐之前永遠不應該知道這件事。"綜合實踐活動解放了數學的特殊"勞動力"。在維護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職業教育的目標也得以實現。
結束語
簡而言之,要全面提高數學與高中工作教育的整合水平,教師必須更加重視。在加強學生職業意識的同時,應致力于現代教育的實用性和功能性,重塑工作教育一體化的形式,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教學工作觀。
參考文獻:
[1]李相偉.初中數學教學融合勞動教育的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0(22):36-37.
[2]周雪英.新時代背景下初中數學與勞動教育的融合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9(11):11-14.
[3]殷新英.數學教學與勞動技術教育[J].山東教育,2018(Z2):40-41.
本文為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立項課題(編號2021JB296)的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