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舒瑜
摘要:對于一名大學生來說,思政課首要帶給我們的并不是學會知識,而是學會如何做人。學會做人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生存技能”,而學會做人就是需要樹立正確的“三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提高大學生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大學生才不會迷失自我,甚至是誤入歧途。因此,本文以大學生思政工作的核心和關鍵是培養正確的“三觀”來進行分析。
關鍵詞:大學生;思政教育;三觀;探究實踐
雖然說大學生基本上都已經成年,上了大學也就意味著一只腳已經踏入了社會,但是現在的世界逐漸呈現多元化的形式,社會環境亦復雜多變,要求大學生加強自身辨別事物美丑的能力,這也就體現出大學生思政課堂的非同小可。大學生思政課堂的核心就在于培育大學生正確的三觀,有了正確的理念,才會有正確的目標與方向,才能為集體、為社會、為國家力所能及的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做一些即便微小但也有意義的貢獻。
一、加強思政教育對大學生重要性的認識
大學生有一個正確的三觀是至關重要的,有部分學生空有學歷,所做所言卻令人發指。
例如,某知名高校學生錄制虐貓視頻并在網上進行販賣傳播的事件,某高校學生因沉迷游戲不服管教將親生父母殺害的事件,某高校學生因嫉妒室友比自己優秀而在水中投毒將室友們紛紛殺害的事件[1]。這些駭人聽聞的事件屢出不窮,這究竟是人性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淪喪?若是沒有正確的三觀進行引導,作為大學生中一員的我們,很有可能就會因為一些小事情而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
換個角度來看,正確的三觀引導亦是使大學生正確看待生活焦慮迷茫的重中之重。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就業競爭越來越大的時代,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很多時候都會陷入迷茫,渾渾噩噩地度過一天又一天。而面臨就業時我們唯一的情緒就是焦慮,為什么會變成這樣?這是因為我們大學生心理還未完全成熟,生活條件的日漸改善帶給我們的只是學會安逸度日,而正當困難來臨的時候我們也只會誠惶誠恐。也基于此,思政課堂能給我們進行思想的洗滌,讓我們的心靈得到凈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價值觀念、世界觀念,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對待這個世界帶給我們的挑戰,這也就是國家重視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2]。
二、針對當代大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多樣化的思政活動
興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大多數同學對于思政課堂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乏味,便亦對其興致缺缺。也因此很多學生都對上思政課感到厭煩疲倦,大多數同學都不會全神貫注地聽課,而是對其漫不經心,抱著通過考試即可的心思。
但思政課帶給我們的真的就是完全理論化的概念嗎?其實并非如此,思政課堂真正要帶給我們的并不是死板的理論知識,而是幫助當代大學生培養正確的三觀,以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來面對生活[3]。因此,基于大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開展一些新穎的活動可以有利于思政課堂三觀教育的開展。
(一)采取“一、二課堂”的形式進行思政課的授課。
都說實踐出真知,理論固然重要但實踐也十分重要。“第一課堂”指的是老師的授課課堂,“第二課堂”指的是學生的實踐學習課堂,大學思政課教師在“第一課堂”上講述一些理論性的知識點,先讓大學生能充分明白這個知識點的含義所在,再讓學生利用“第二課堂”來進行一些知識點的鞏固甚至是利用實踐來獲取一些新的知識,學習到一些新的技能,我覺得這些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課堂”可以采用多樣的形式。例如在學習《思想道德與法治》時,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10-15人,來合作呈現出一個作品,作品內容是關于大學生對人生觀的認識。作品呈現可以以PPT的形式,也可以以微電影的形式,還可以以演講的形式,或者是舞臺劇的形式……多樣化的形式會讓每個同學都有選擇的余地,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作品形式的選擇[4]。這樣也可以讓一些志趣相投的人走到一起,采取合作共贏的形式,在合作中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也可以在合作中感受到和諧美好的人際氛圍,也有利于我們大學生三觀的正確樹立。
(二)利用多媒體運營平臺來幫助大學生培育正確的三觀。
現在網絡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現在的生活基本上是“機不離手”,在校園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大學生拿著手機刷各種文章以及短視頻的身影。學校可以根據這一較為普遍的現象,利用抖音、微博、校園微信公眾號、嗶哩嗶哩、快手等新媒體平臺,來發布一些和思政教育有關的文章以及圖片還有一些短視頻。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融合到一些圖文當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熏陶,使一些正能量的東西能根植于我們學生的腦海之中,成為我們思想靈魂的一部分。還可以利用百度貼吧等一些可以發布帖子論壇的平臺來發布一些和現今時代相關的熱點話題,讓學生們可以進行討論和思考[5]。老師們再進行客觀公正的論述,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論點出發進行反思與總結,并在此基礎之上樹立起正確的“三觀”觀念。
三、學校要多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大學生心理壓力很大,有些大學生在學校成天郁郁寡歡,甚至有些大學生因為不堪壓力而患上抑郁癥。高校要多加關注學生的心理情況,我認為可以每月給每個班級發放一份心理動態調查表,讓心理委員多加關注班級同學的思想狀況,發現有異常情況要及時進行上報。學校及時對此種情況進行恰當處理,這樣也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以免學生做出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情。
結束語:
德育不僅僅應該出現在課堂之上,而要出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在于大學生正確三觀的培育,學校是我們大學生十分依賴和信賴的地方,我相信在學校的重視與正確引導之下,思政工作會進行得十分順利,我們也會迎著新時代的春風樹立正確的“三觀”。
參考文獻:
[1]聶靜, 周春燕, 王燕. 高校思政教學中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探討[J]. 成才, 2021(8):2.
[2]黃秋瑩. 創新大學生思政教育隊伍建設的理念與舉措[J]. 智庫時代, 2020(7):2.
[3]張磊. 勞動教育在大學生思政工作中的價值與策略分析[J].? 2020.
[4]周國軍. 新時期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發展研究[J]. 品位·經典, 2020(10):2.
[5]屹 付. 基于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維度下高校思政教學的實踐[J]. 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 2020, 3(1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