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夢丹
摘要:小學數學學科有著很強的實用性和探究性。小學數學教學實現有效性,能夠推進學生數學理解能力的快速發展。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著眼于學生學習興趣和理解能力的培養與啟蒙,在教學中恰當選擇教學形式,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模式,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質量,使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得到有效培養。教師應該從自身的教學形式、學生的學習能力等方面考慮,層層遞進,提高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理解能力;培養研究
理解能力是一項非常關鍵的思維品質,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著力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不但可以把握數學教學的關鍵點,也能促進學生思維火花的碰撞和交融,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領悟效率產生質的突破。基于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明確培養學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同時整合數學教學目標,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措施,調動學生探索數學世界的自主能動性,強化學生的數學理解和領悟能力,從而深度優化小學數學教育體系,收獲預期教學改革目標。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理解能力的必要性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理解能力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培養學生理解能力是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發展的起點,有利于完善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新課改背景下,傳統小學數學填鴨式教學手段已經逐漸被自主學習模式替代,教師想要順利優化和改革教學體系,必須加強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理解能力得到有效訓練和強化,數學學習效率會大幅提升,更有利于完善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第二,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可以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數學探究方法,有助于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理解能力不僅是一項重要的學習能力,同時也是一套科學的思維模式與學習方法。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數學探究的奧義和真諦,一方面有助于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另一方面也能推動小學數學教學重心向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向轉移,從而踐行新課改指導思想,大幅提升小學數學整體教學水準。
二、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數學教師保持傳統教學觀,輕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教學和學習的主體,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總是以自己為教學中心而輕視學生主體性,不管學生接不接受,一直用灌輸的方式教學。學生學習數學很被動,不能深入課堂,導致缺乏積極性,影響教學質量。學生的主動理解被教師不停的講解所替代,因此限制了學生理解能力和創造性的培養,這會影響到學習效率。
(二)部分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形式相對單一
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推動小學數學教師嘗試進行多樣化教學,運用各種教學組織形式。但是部分教師只在學校的公開課或者示范課上主動應用生活化情境教學、合作探究學習以及趣味學習等新的教學模式。而在平常的教學中一般不會使用這些新的教學模式,認為浪費時間,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中得不到真正體現,教學形式仍然是比較單一的狀態。
(三)部分數學教師教學目標不清楚,教學目的不明確
普通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備四個方面的能力:理解能力、數學文化、應用能力、學習能力。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具有目標意識,并且細化、規劃教學要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師應在教學實踐時逐漸提高學生的數學理解水平。而部分教師教學目的并不清楚,只是對數學概念簡單解釋,要求學生機械性地死記硬背,在課程設計上欠缺有效性,完全意識不到理解能力對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理解能力的措施
(一)教師應該增強專業技能以培養學生數學理解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習慣性地整合自身的數學專業知識,做到專業素養有效提高。新課程不斷改革,小學數學教科書進行了新的編排,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教師不但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結合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環境,也可以適度突破數學教材靈活發揮,教師還需要定期進行專業能力培訓,不同發展階段的培訓內容都應該有所不同。教師一方面要對數學專業知識進行系統掌握,另一方面還要靈活地應用數學教學觀念,并且跟隨時代變化及時更新,轉變教學思想,將培養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視為首要職責。
(二)提升教學直觀性,降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難度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具有明顯的抽象性,小學生的直觀想象和抽象思維能力正處于啟蒙階段,教師培養學生理解能力面臨的最大阻礙,主要在于學生思維能力存在缺陷,導致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時倍感困難。針對這一教學難題,教師在培養學生理解能力時不妨拓寬思路,側重于提升數學教學的直觀性,這樣一方面可以改善數學知識單一化的呈現方式,另一方面也能顯著降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難度,從而同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直觀想象思維,體現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實效性。首先,教師應該立足于當下的信息化教學背景,借助多媒體技術直觀、生動、效率高等優勢,加強引入互聯網教學資源,為學生具象化地呈現數學概念知識,從而以直觀教學推動學生理解能力穩步發展,加快數學智慧課堂建設進程。其次,對于知識點較多的課程,教師也可以為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歸納課程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數學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和規律性,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幫助學生掌握多樣化的數學學習技巧,從而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
總而言之,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清晰地明白理解能力對于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意義,所以,在課堂上如何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是教師首要考慮的問題。教師需要不斷地完善自身教學模式,轉變傳統教學理念,主動提高自身教學水準,將教學實效性發揮到最大,注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并且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步入嶄新的層級。
參考文獻:
[1]卓梅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J].學苑教育,2019(12):51.
[2]施忠偉.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措施分析[J].新課程(中),2019(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