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銀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相關要求下,加大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程度,促進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更多的教師選擇將課堂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相結合,通過新穎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上課時注意力更加集中,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文章以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作為研究切入點,針對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改革的具體路徑進行簡要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教育現代化;初中化學;信息技術;教學改革
引言:
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逐漸滲透于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促使人類的生存方式、學習方式隨之轉變。在這一背景下,教師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時,應立足于信息技術“省時、高效、省力、便捷”的特點,將其科學、合理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中,真正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1]。
一、依托信息技術優化課堂導入
可以說,課堂導入科學與否,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后續學習。在傳統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基本上都是采用直接進入、提問等方式進行課堂導入。這種課堂導入模式不僅難以真正提升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效果,還會導致學生產生厭煩情緒,難以真正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效果。面對這一現狀,初中化學教師在優化課堂導入時,必須將其科學、合理地融入課堂導入中,結合具體的化學教學內容,利用圖片、視頻等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靈活創設可視化的教學情境,以便于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化學知識的探究學習[2]。
二、運用信息技術構建直觀的化學課堂
教師應促進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深度融合,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突顯化學教學內容的新穎性,構建直觀的化學課堂,將靜態的教材內容通過信息技術轉化為動態圖片或視頻,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3]。
例如,學習“性質活潑的氧氣”這一章節的化學知識時,因教材上的靜態知識內容無法讓學生通過觀察來了解較難的知識點,教師可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對教材上的知識內容進行收集與整合,制作成多樣性的教學視頻。首先,教師可在課前收集與本節課程內容相關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來認識與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與實際用途,為了將本節課程的重難點知識突顯出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著重講解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如何獲得,讓學生對氧氣的性質與用途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其次,教師可結合“少量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在課堂上播放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過程中了解氧氣的化學性質,驗證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能與許多物質發生氧化反應。教師正確運用信息技術,能助力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構建直觀的化學課堂,在滿足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的同時,也能有效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運用信息技術,增強化學教學過程互動性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學習規律,不斷調整化學教學教學策略,通過增強化學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性,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愿參與教學活動,最大化地突顯化學教學的趣味性[4]。
例如,學習“溶液的酸堿性”這一章節的化學知識時,探究實驗可保持學生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利用相關的輔助教學工具合理安排本章節的教學內容,將其設計為三個教學環節,便于讓學生對本章節知識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下節課內容的學習做好鋪墊。其次,在教師的帶領下開展“溶液的酸堿性”教學實驗,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實驗來了解溶液的酸堿性、酸堿指示劑的顏色變化及二者之間的關系。最后,建立化學互動學習平臺,教師可利用班級微信群、QQ群等分享本節課程的內容與實驗過程,鼓勵學生在群里表達自己的學習感受及心得體會,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并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通過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互動性學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強化化學教學成效。
四、培養學生化學學習的思維創新能力
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課件、虛擬VR或者3D建模等各類信息科技手段進行教學時,可以分解實驗的每個步驟,用0.5倍速展示實驗的全過程,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在實驗前提出的各項問題,以此來鍛煉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
同時,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書本上存在著大量的理論介紹,例如氧化還原反應、石蕊試紙測物品的酸堿度等一系列實驗。傳統化學課堂講授時,教師僅僅是復述課本內容并讓學生記憶背誦: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的熱……這種方式的教學下,學生很難真正體會到實驗的全過程,即使考試做題時能夠完全解答出來,心中仍然存在疑問:為什么不可以說氯氣在氫氣中燃燒、什么是蒼白色的火焰、真的會產生熱量嗎等一系列的問題。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結合的情況下,上述問題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各個化學實驗的原理,從而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在教學方面的優勢,豐富化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抽象的化學知識利用相關教學工具進行簡化,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周海華.信息化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漫談[J].知識文庫,2020(22):131-132.
[2]梁軍.基于信息化視野下初中化學教學模式探究[J].才智,2020(32):53-54.
[3]管建鎖.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93):113-114.
[4]劉勇慧.基于信息化視野下初中化學教學模式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