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雷雷
摘要:高中階段是一個人身心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身心健康對高中生的學習生活起著決定性作用。高中生應該加強體能鍛煉,積極參與體育課程活動,促使體育活動得到有效開展。新一輪體育課程改革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但是新課程改革在實施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建議。
關鍵詞:高中體育;新課改;體育教學
一、高中體育新課程改革教學內容方面及相關因素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主導作用
體育學科的特點決定了體育教師在教育中的主導地位,與普通課程相比,體育課程的教育不僅需要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教師要帶領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通過鍛煉身體來增強身體素質。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導地位表現形式通常為對問題的講解,學生則是一概接受。這樣的教學方式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和精力,又能對教學進度起到一種積極作用。然而,教師的主導地位不該僅僅如此,除了講解之外,教師還需要充當教育活動中的領導者、組織者和鼓勵者,需要從多方面多層面來指導學生,才算是真正順應了新課改的標準。
(二)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新一輪體育課程改革中提出:要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著重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然而,若教師單純地將新課改要求理解成完全順應學生的意識發展,過分強調學生的個人需求和個人發展,結果往往忽視了教育本身的價值,脫離了教育的實際需求。盡管高中生與成年人年紀接近,但他們的身心都不成熟,身心發展仍會受到教育環境的影響,而教師的經驗是他們最好的教科書,因此即使要求追求個體發展,教師仍需要提供經驗作為學生發展的基礎。如果一味地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教學中心,缺失正規的教學輸出,學生不僅容易在體育活動中受傷,教育本身也失去了意義。因此,要將教學目標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結合,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為目的,開展全面發展的體育活動。
二、針對高中體育教學內容所采取的應對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改下重點的精神體現在激發興趣,培養參與意識,發展個性、拓展知識。日常的體育課堂上,在教師完成主教任務后,要留給學生拓展學習的空間,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和個性特征出發選擇其他的學練內容。例如在耐久跑的課堂教學中安排喜歡籃球運動的男生做直線往返運球跑、女生抱排球直線往返跑接力三分鐘一組輪換,兩輪算作一次課的練習目標,達到目標后就及時講評并留下充裕的自選活動時間。給男生打籃球和女生打乒乓、羽毛球活動的時間,必要時可動員學生自備喜歡的諸如橡皮筋、跳繩、小沙包之類的活動器材,使學生在完成主要練習任務后,能夠豐富自由活動時間的內容。這樣既改變教師包得多、統得多和講得多的局面,又滿足了學生求知、求趣、求新的心理需要,培養學生自理、自練、自律的能力,使枯燥乏味的耐久跑課在歡快娛樂的活動中結束。
(二)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
首先,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觀念,在日常的體育活動中通過立德樹人引導學生,雖然新課改要求將學生作為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體,但仍教師需要在課堂上進行陪伴指導。其次,學習方法是決定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師可以通過傳授經驗,教學生如何掌握學習體育知識的方法,讓學生從一種學習方法通過探究拓展到多種學習方法,并通過自愿學習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更好地展示學生在體育學科教育中的地位。例如,教師可以挑選一節課來指導學生跳繩。跳繩作為高考體育中的一項,既可以提升學生的體能,還能夠起到減重的效果,對久坐的高中生來說是很好的體育運動。但是跳繩并非想象中那么簡單,起跳、速度、呼吸方式、拉伸等,其中包含著許多體育知識。教師可以通過親身示范來指導學生,學生通過掌握跳繩中的跳躍方式,也可運用到籃球運動中去。
(三)設置多元化的評價主體
首先是來自教師們之間的互相評價。體育教師們一般具有相同的知識背景和學習習慣,對體育課程也有著自己的理解,可以提交適合復合實際情況的評價。其次是來自學生們的評價。學生作為體育學習的主體,是體育課堂最直接的體驗者,因此他們對體育課程的感受是最有價值的。同時還能促進教師了解學生對于課堂的直接反饋,幫助學生設計更加舒適和諧的課堂內容。最后是來自體育教師的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有助于教師的自我檢查、自我幫助和快速進步。通過不斷的反思性學習,完善課堂內容,通過帶動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另外,在反饋機制方面,我們建立了一個持續、動態的高中生健康與體質跟蹤機制。建議每個學期組織開展體能測試活動,及時了解學生的體能情況,確保學生在重壓的學習環境中,保持身心健康穩定發展。
總結
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我們發現新課程在教育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應對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應對高中課程改革中教育缺失的適當建議。目的為了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的基礎上,保證高中生在高強壓的學習環境中保持著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宋學光.高始玲.《領會課標內涵走出教學誤區》[J].中國學校體育,2016(1).
[2]毛振明.對第八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改革(前一階段)的回顧與認識[J].中國學校體育,2019(8).
[3]毛振明,李忠誠.論選擇體育教學內容的依據、原則與方法[J].中國學校體育,2010(3).
[4]楊永強,張云波.體育新課標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興趣的結合性研究[J].今日科苑,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