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海
摘要:在學生前認知視角下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打破知識與生活的壁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科知識。文章基于學生前認知視角,分享了幾點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路徑,提出教師可以優化各個教學環節,巧妙引入物理概念,并讓學生在深入探究的基礎上形成物理概念,最后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鞏固物理概念,以供參考。
關鍵詞:前認知;初中物理;教學路徑
一直以來,如何開展物理概念教學都是初中物理教師積極探索的課題。其實,學生自出生以后,一直在憑借各種感官和感覺探索周邊的環境和實物,在多種現象刺激下形成對各種事物的感知。前認知就是學生由日常生活經驗積累而形成的對事物、現象的觀念和看法,從前認知視角開展物理概念教學活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一、創設生活情境,引入物理概念
基于學生前認知視角組織教學活動期間,教師要注重生活情境的創設,從而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課堂活動中,并回顧自己的學習經歷,根據自己的理解思考其中的物理現象,有助于教師自然地引入新課課題,為物理概念的探究與講解埋下伏筆。教師可以在生活中通過手機隨時拍攝生活現象,并結合教學內容,科學剪輯視頻,從而借助多樣化的生活視頻創設情境,如視頻中展示出校園周邊車輛行駛的過程、小狗奔跑的過程、籃球學生手中“飛”到籃筐中的過程后,教師可以自然地引入“機械運動”這一物理概念的;視頻中展示出校內搬動桌椅的情境、汽車鳴笛的現象、學生自習期間他人大聲爭吵等生活片段后,教師可以借助視頻情境引入“噪聲”這一物理概念。這些內容都與初中生的生活關聯緊密,可以快速使其融入到生活情境中。除拍攝視頻外,教師也可以運用語言分享自己的生活經歷來創設生活情境,從而使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思考自己在相同情境中對不同物理現象的觀看和看法,進而引入情境中的物理概念[1]。為提升情境創設效果,教師也要讓學生參與到情境創設環節,使其在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認知的過程中,進一步產生深入探究新課知識的積極性。
二、小組合作討論,探究物理概念
基于學生前認知視角講解知識期間,教師必須意識到,很多學生都存在對某一現象認識不夠深刻、甚至認知錯誤的問題。鑒于此,為幫助學生能夠正確分析物理現象,更好地探究物理概念,教師可以適當組織小組合作討論活動。組織學生討論前,教師要合理劃分討論中,并引導各組利用課前時間臨時調換座位,從而確保課堂討論有序、有效[2]。學生討論期間,教師也要積極予以關注,當其出現討論深度不足或討論話題偏離主題的情況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分享更多生活案例等方式,推動各組討論活動的順利開展。如在講解“溫度”這一物理概念時,很多小組都會提出“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工具,進而將注意力集中于溫度測量工具中,提出“體溫計也可以測量溫度”、“用手觸摸也可以感知溫度”等觀點,雖然學生的觀點沒有錯誤,但明顯出現了討論內容偏離主題的情況,依然無法理解“溫度”這一物理概念。此時,教師就需要適當干預各組的討論。最后,教師也要引導各組及時記錄討論成果,引導各組推選小組代表,分享本組的討論成果。
三、教師細致講解,建立物理概念
學生生活期間,往往會就累很多物理相關的生活經驗,這些都屬于學生的前認知。但這些認知不一定都是正確的,一些錯誤的認知可能在學生討論期間得到糾正,也有一些錯誤的認知可能會導致學生無法快速轉變思維,成為建立物理概念的阻礙。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設計物理概念詳細講解環節,從而使學生出于對教師的信任感,樂于轉變思考角度,正確認識物理概念。為提升知識詳講環節的開展效果,教師可以開發微課視頻,結合生活現象或實驗視頻生動地講解知識,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新知識[3]。這種知識講解方式可以將抽象的物理概念生動地呈現在微課視頻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在微課視頻放映期間,教師要關注學生動態,通過微表情判斷其是否認可視頻中的內容,當發現學生能夠愉悅地學習微課內容時,教師可以請其參與視頻內容總結工作,使其保持學習動機;當發現有學生作出質疑的表情后,教師要在視頻播放完成后請其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而教師則需要發揮專業素養,快速幫助其解決困惑。
四、解決實際問題,鞏固物理概念
為幫助學生鞏固物理概念,教師可以在系統講解相關知識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內容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其將前認知的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通過分析抓住現象的本質,進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期間,教師要避免使用傳統的通過試卷要求學生鞏固知識的練習模式,從而防止學生產生抵觸情緒。教師可以巧妙利用引入物理概念期間分享的創設情境所用生活性視頻或故事,引導學生重新回顧相關內容,進而結合所學物理概念判斷其中的物理現象,也可以請學生結合物理概念,分享更多生活中的常見現象,還可以請學生扮演“出題者”,結合生活經歷提出問題,并指定同學作出回答。這樣,學生可以更加積極、深度地進行思考,鞏固所學物理概念,不僅可以在今后的考試中快速思考出正確答案,還可以有效培養其物理學習興趣和問題解決能力,促進其綜合素養的發展。
結束語
簡言之,雖然沒有經過嚴密的科學分析與實驗室正,但學生對很多初中物理概念都有一定的理解。基于前認知視角開展物理概念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快速抓住本質,初步構建物理概念,并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鞏固所學知識,感受到生活中的物理,提升其物理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姚蕊,榮爭輝,夏歡,蔡武德. 探尋具身視域下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策略——以光的折射概念教學為例[J]. 科技風,2021(16):32-34.
[2]鄭宏志. 初中物理概念教學課堂導入方法的研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4):201.
[3]陳懋. 基于理性思維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學[J]. 物理教師,2020,41(05):37-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