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快
摘要:在傳統的教育教學中,美術是一門極不受重視的學科,主要是應試教育理念對教師的教學思想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所以彼時在美術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幾乎是天方夜譚。基于此,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要了解如今已經是素質教育理念為主的新時期,應當對美術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引起重視,以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實現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優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效果的目標。基于此,本文章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美術;創新能力;培養
在現階段的小學美術教學中主要存在教師的重視程度不足、教學內容單調乏味、教學模式落后等問題,對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造成不良的影響。針對存在的問題教師需要積極地采取相應措施加以改善,為學生構建良好的美術學習環境。
一、小學美術教學的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美術教育是一種藝術教育,僅僅通過知識講解很難真正培育學生的藝術思維。現階段,部分小學采用傳授式教學方法,由教師直接將美術知識傳授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在認識美術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創作。這樣的教學模式存在一些不足,不僅缺乏對學生美術創作主體性的關注,而且沒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因而使一些學生的美術學習止步于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層面上,難以將美術知識延伸到實踐中。同時,小學生較為活躍,面對枯燥乏味的美術理論知識很難產生學習興趣,但對于美術實踐往往有著較高的參與熱情。教師如果在課堂上講解大量的美術理論知識,往往會使部分學生出現走神、發呆的情況,直接影響美術教育的成效。一些教師雖然嘗試創新美術教學方法,但依舊以自身的教學為主導,只優化了基礎的教學角度,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使部分學生依舊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難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開展合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要注重開展合作活動,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強烈的課堂參與熱情,對學生進行恰當的指導,從而完成提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質量的任務。比如,在教學《動物面具》這一節內容時,在引導學生認識制作表情面具的一些基本材料后,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共同設計,制作出屬于自己小組的動物面具。為了打開學生的創新思維,先給學生展示一些以往學生制作出來的動物面具,這些面具十分鮮活,有的是小狗的,但卻有著和老虎一樣的花紋,有的看著像貓,但仔細看卻又不是……在一番案例觀察后,學生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在小組內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紛紛貢獻自己的創意想法,在思維碰撞中形成了屬于自己小組的成果。這樣,通過合作教學形式,讓學生學會分享和辯論,可以煥發學生的思維活力,使學生在不同意見的碰撞中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鼓勵小學生大膽創新,培養學生創新興趣
當學生繪畫期間,花朵的顏色可以由多種顏色混合而成,葉子也不一定必須是綠色,可當學生這樣進行繪畫時,周圍其他人也容易否定這種畫法。在傳統美術教學當中,多數美術教師都會告知學生樹葉是綠色,花朵的顏色也不能混合畫,如此一來,學生就會形成繪畫作品一定要符合實際生活的認知,而不契合實際生活的美術作品會被否定,有時也會被其他學生嘲笑,時間久了,學生會喪失創新興趣。所以,在小學高段美術學科教學期間,教師應鼓勵小學生大膽創新,對學生創新的作品要及時給予肯定。當學生創新出獨特的作品時,要讓班上其他學生一起欣賞,同時還應要求學生講述自己的創作意圖,進而使學生清晰明了,創作作品主要是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與此同時,教師應鼓勵小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感受大膽地表達自己,如此一來,才能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興趣。
(三)以情境創設,激發學生創作靈感
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是喚起學生的創作個性、培養學生的美術創新思維、創新技能的必由之路。在這一方面,最為有效的途徑就是應用情境教學法。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設備等載體,為學生的美術學習營造一個引人入境的氛圍,讓學生能夠懷著濃烈的興致,身臨其境地投入對美術知識的學習、對美術理念的體會以及對美術作品的感知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激發學生的美術創作靈感,促進學生創作個性突出的作品。以《童話里的小屋》課程教學為例。導課階段,教師可以利用智慧教室的音響控制系統播放與“童話故事”相適應的背景音樂,利用燈光控制系統使教室光線變得更加柔和,以此為沉浸式情境創設奠定環境條件。然后,讓學生帶上VR眼鏡觀看一段關于“童話里的小屋”的VR視頻。利用VR視頻與聲光環境營造出立體式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沉浸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我們先看看小屋的外形是什么樣子的?”“讓我打開門走入小屋,看看它內部是什么樣子的?”等問題,引導學生在VR視頻中自主對“小屋”的結構、顏色、材質進行探索。利用學生對沉浸式情境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和探索意識,為后續教學奠定良好基礎。由此可見,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借助VR技術的立體性、交互性及自由性營造的沉浸式教學情境,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有效創新,不僅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還能夠更加直觀化、動態化展示課程內容,從而顯著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學生的可塑性較強,教師積極地開展美術教學,加強對學生審美能力、創新能力、美術興趣的培養,有利于實現學生美術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小學高段美術教學期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既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能提高其創造能力。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美術創新思維時,要結合課堂中多個教學環節,先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在此基礎上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指導學生形成創新思維意識,在此基礎上結合多方面的教學實踐環節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葛暢.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文藝家,2020(10):127-128.
[2]于飛.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分析[J].試題與研究,2020(27):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