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山
摘要:近年來,新學科改進課程的深入推廣已有效地應用于小學美術學科的實際教學方法,教師團隊也在積極尋求美術學科的實際教學方法。事實證明,只有通過增加對現實世界課堂的興趣,學生才能更好的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上。在進行小學美術課堂活動中,教師必須找到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學習的熱情,而不再使課堂上產生無聊的教學氛圍,從而打破了整個傳統的教學模式桎梏,并為課堂注入了更多的新鮮血液和活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趣味;課堂
引言:小學是每個學生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這是學生建立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環節,也是對世界產生正確認知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發展動手能力與動腦能力同時結合的關鍵時期。由于小學美術學科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并發展個人的實踐技能,因此教師必須認識到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地位,并在教學時時時關注學生。教師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個人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可以進行更加精彩的課堂化教學,以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課堂美術知識的基本技能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不足
(一)教學手段單一
信息時代下,小學生的眼界更加開闊,對美術活動的期望值逐漸提升,相比之下傳統的教學手段顯得單一、滯后,不符合學生的發展要求。美術課堂是通過展示一切美好的事物和藝術形式打動學生,在教學中培育學生的審美素養,應借助的多種手段展示美,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實際教學中,教師簡單地用展示畫作、引導模仿的方式開展教學,對學生的啟發較少,也很少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導致互動氛圍沉悶,難以激發學生興趣 。
(二)忽視學科素養的培養
近些年,在素質教育理念影響下,眾多學校、學生家長逐漸重視美術對學生素質的影響,但在實際教學中,更加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忽視學科素養的培養。美術素養包含創意實踐、審美判斷、文化理解、圖像識讀、美術表現這五點內容,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積極影響。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較弱,只有重視學科素養的培養才能在教學中滲透正確的美術知識,讓學生具備欣賞美、感知美、創造美的能力,用美術知識豐富學生的情感,促進文化素養的提升。目前美術課堂上,學生缺乏科學引導,在創作中以模仿為主,缺乏欣賞能力和創新思維,應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美術素養。
二、趣味性教學在美術課堂的應用策略
(一)聯系生活,激發創新思維
美術教學能讓學生聯想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教師應通過提問、創設場景的方式調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事物、對大自然的觀察印象,培養學生美術素養。教學過程中,要提出學生感興趣且包含生活經驗的話題,通過良好的師生互動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使其作品內容豐富、色彩鮮明。比如在教學《四季的色彩》時,可以先展示幾幅生活照片,讓學生討論照片拍攝的季節,并說出照片中的景物、顏色,然后對生活中的四季進行討論。接著,教師展示有關四季的繪畫作品,與學生一起分析畫面中的主要景物、色彩、結構,讓學生聯系生活回想:春季里有哪些顏色?學生首先想到春天是百花盛開,大地回暖的季節,接著開始回憶自己在春天看到的各種花,有迎春花、桃花、梨花、風信子、郁金香等。除了回憶觀察到的景物,還要注重交流:你最喜歡在這個季節做哪些事?學生們在交流中說出讓自己印象深刻的美好回憶,春天里放風箏、踏青;夏天劃船、吃冰淇淋;秋天采摘、登山……交流過后,學生收集到了許多有趣的繪畫題材,接下來就可以用畫筆表達自己對自然的熱愛。美術課堂趣味教學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借助多種手段促進學生想象。對于一些學生缺乏經驗的內容,也可以適當引入,讓學生在開闊眼界的同時產生動手欲望。比如可以展示畫作《冬獵》,畫中有遠景有近景,有人物有動物,十分吸引人,要引導學生一起討論畫的內容,培養學生聯想能力。因此,在聯系生活實施趣味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積極聯想、大膽發言,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交流中才能激發其創新思維,使美術作品內容豐富。
(二)巧設游戲,培養學習興趣
小學生擅長從游戲中獲得知識,積累經驗,美術教學應借助游戲培養學生興趣,通過各種有趣的游戲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游戲能開發學生想象力,可以展示有趣的畫面,讓學生回答問題或用肢體動作表現自己的想法。比如在教學《有趣的字母牌》時,教師可以展示自己提前制作的卡牌,要求學生讀出卡牌上的字母。接下來,要求學生分組交流,每一組制作幾個字母卡牌,學生要用身體展示字母,可以一個人展示,也可以多個人一起展示。交流結束后,安排各組學生輪流上臺展示本組的設計成果。有的小組三個學生一起展示字母“A”,還有的小組借助書本、笤帚等道具展示字母。這一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組內積極交流,組間相互競爭,學生們在展示本組成果的同時也在努力猜其他組展示的字母,學習興趣大漲。制作字母牌階段,學生們把游戲中的想法帶入到卡片中,大家制作的卡片各有特點,新鮮又有趣。由于游戲會占據一定的課堂時間,因此要提前通知學生準備制作卡牌的紙片,以減少課堂上的準備時間,提高課堂效率。為調動學生興趣,應提前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難易程度設計游戲,比如教學一些新的繪畫形式時,可以設計與繪畫形式相關的游戲,重在讓學生體驗不同的創作方法,提高學習積極性。圍繞某一主題進行繪畫教學時,可以啟發學生做不同的嘗試,變換角度觀察某一事物,幫助學生開闊思路。比如教學生認識拓印畫時,可以讓學生用小手蘸著顏料繪畫,讓同桌猜一猜是用手的哪個部位畫出來的。大家紛紛思考如何用手指、手肘、手掌做出有特點的美術作品,在制作過程中積極動腦,努力變換姿態,使學生在游戲氛圍中感受拓印畫的樂趣。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運用趣味性的創作方法來進行教學,能使學生在美術課堂上體會到美術創作的樂趣,并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美術創作的過程中。
參考文獻:
[1] 趙立華 . 探析趣味性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J].科技風 ,2020,413(9):90.
[2] 劉典. 淺談小學美術趣味化教學的實施策略[J]. 新智慧 ,2019(15):89.
[3] 施月吟 . 趣味性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J]. 最漫畫·學校體音美 ,2018(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