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
摘要:傳承中華文化是青少年肩負的重任。然而隨著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青少年存在崇洋媚外的思想,因此,中學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不僅要加強英語專業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比中西文化差異,加深對祖國文化的理解,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本文立足中學英語課堂,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中學英語;中國傳統文化;滲透教學
1 中學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英語作為中學的一門重要課程,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受應試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常常將教學重點放到英語詞匯、語法、閱讀和寫作教學中,而忽視傳統文化的滲透?!度罩破胀ㄖ袑W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做出了要求“中學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加強學生的文化交際能力,要求學生‘能在交流中用英語簡單介紹祖國文化’;‘通過中外文化的對比,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蓖瑫r,《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也提到“要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笨梢姡谑澜缛蚧倪M程當中,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的溝通與交往愈發頻繁深入。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的根基,一個民族存在的基礎,需要我們每一代人的珍惜與傳揚。因此,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積極滲透中國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2 中學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效策略
2.1調整教材,補充中國文化
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依據,是闡述教學內容的專用書籍,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教材建設是課程建設的核心,是進行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中國文化不僅能夠給中國文化的傳播提供一條重要的傳播途徑,還能夠為中小學英語中的中國文化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首先,在創編中學英語教材時要重視教材的全面性,既要保證能夠有語言專家、翻轉學家等專家學者的參與,也要保證中西方文化的專家參與,從而提高中小學英語教材的質量。其次,在教材編寫中應當盡量增加有關中國文化的文章,讓學生更方便更直接的了解到更多的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異,而且能用英語表達出來。比如民風民俗、地理環境、政治制度、傳統文化思想等等。在文章的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最后,應當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保證編制的教材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2.2 把中國文化融入到教學中
2.2.1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
當前的許多英語教材缺乏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中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分離,無法自如地運用英語表達中華文化。因此把中國文化滲透到英語閱讀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對現如今的各種英語教材進行調整,根據中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適當安排一定的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例如,當學習 “圣誕節” 時,可以將它與中國傳統的春節進行比較,首先向學生解釋除夕的故事和春節的慶祝方式, 然后把它與圣誕節的起源和人們慶祝它的方式進行比。閱讀材料中可以選編一些介紹中國名勝古跡、自然風光、名山大川等等的文章,讓學生學會用英語介紹自己喜歡的家鄉風景。(二)添加一些優秀的翻譯作品。初中英語課本中節選一些優秀散文詩歌的翻譯作品,讓學生鑒賞的同時也更能感受到漢譯英中的中國文化意境美,語言美。(三)組織閱讀交流活動,提升傳統文化影響。教師如果可以利用課內業余時間組織相關的學習活動,將傳統文化內容加入到豐富的業余活動中,能增加學生了解文化的途徑,也會讓他們更感興趣。
2.2.2在英語寫作教學中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
英語寫作是學生語言和文化輸出的重要途徑。寫作的過程中注意傳統習語的正確表達是輸出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方式。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利用各種信息資源搜索資料,閱覽相關文獻,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習慣用語的準確表達方式,比如“孔子”英文表達為“Confucius”,這是國際統一的一種表達方式,不能隨便編造;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而一些民間傳統文化近幾年逐漸被大家熟知。比如“扎染”是少數民族的一種傳統手藝,有獨特的藝術效果,被列為國家非文化遺產。老師鼓勵學生在寫作時收集更多,更準確的資料,從而更好的宣傳自己家鄉的文化。語言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傳播文化,寫作是達到這一途徑的必要方式。
3 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
新課程標準對于學生的文化意識提出的目標不僅需要英語教師在課上結合教材內容及所教學生特點進行適時、適量的介紹,而且還應自成體系地進行跨文化的對比與分析。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并為我國優秀文化的弘揚做出貢獻。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提高文化修養:(一)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提高用英語表達本土文化的水平。(二)研究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增強中西方文化差異意識。(三)通過研討會、交流會等交流平臺提高自身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并向學生灌輸正確的文化觀點,以避免學生產生文化認識偏差。
4 總結
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可以提高中國文化在中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地位,還能夠使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向全世界。鑒于此,中小學英語教師積極轉變教學理念,采用合理的措施將中國文化融入到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日常英語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學習,不讓我們的學生成為中國文化的“失語者”。中國母語文化在外語教學中,尤其培養我們學生的語言學習意識和文化意識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要培養走向世界的現代人,這才是我們英語教學的需要,也是弘揚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王燕,中學英語教學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問題與對策[J].上海教育科研,2015.8.
[2] 顧玉珍,探討中學英語教學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問題與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9(47):117.
[3] 劉建,對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9(11):22-26.
[4] 楊小輝,中學英語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入[J].文教資料,2018(31):233-234.
[5] 徐慧娟,將中國文化融入中小學英語教學的探究[J].教學與管理,2013,21:101-103.
[6] 楊勇,中國傳統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現代交際,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