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國家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體育教學越來越受人們重視。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小學體育教學的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體育知識包羅萬象,涉及的內容很廣,倘若教師仍然只是采取“滿堂灌”、“放羊式”的傳統教學方法,學生只是感受到了體育課的表面快樂,而體育課帶給學生們的實質性的健身、健心性,效果肯定不盡如人意。而游戲教學法的運用能夠有效改善這種現狀,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營造愉快的活動氛圍,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問題;解決策略
引言
體育課是一種在室外操場上和室內運動綜合進行的教育活動,不僅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身體以及身心健康,增強學生們的體質以及身體素質,同時也更能體現出學生的各種能力以及對于體育運動項目的興趣愛好,進而可以更好的發展學生們的思想品德教育,豐富課余生活還有助于加強體魄,對文化課的學習能夠有一層健康的保障。想要發展好學校的體育運動,體育教師則是體育教育資源的第一要素,同時也是實施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隊伍和具體成員。然而目前,我國農村小學體育個性化教育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的問題與困境。其中農村體育教育的師資力量不足是一大難題,進而有教學觀念陳舊、場地器材不足等難題存在。這些都對農村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的發展有著一定的阻礙,這不僅影響著農村學生的身心健康和體育人文素質的提高,也影響著農村體育教育的健康發展。所以需要不斷的更新教育的方法與時俱進,提高師資力量才能讓農村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1提升體育教師信息素養
首先,各個小學應該增強體育教師的自我發展意識,特別是體育專業教學意識,經常性地組織體育教師專項活動的組織能力研討活動以及相關的培訓活動,組織體育行業優秀教師對體育教師的課堂組織教學進行培訓,以提升體育教師的大課間及學校活動的組織能力。除此之外,還應該構建有效的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考核機制,將體育教師素養納入教師評價體系中,以督促教師自覺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其次,作為體育教師,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特別是網絡教學能力,除了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信息化教學研討活動與相關培訓活動,還應該利用多樣化信息獲取渠道,對新興體育項目進行學習,學習與互聯網、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網絡課程內容編排等方面的知識,以提升自身與社會接軌、與時俱進的能力。通過互聯網查詢資料、制作PPT課件、錄制視頻、在線教學、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等環節進行教學,逐步提升自身教學水平。
2學校方面
學校領導,一是要從思想上重視體育課教學,同時引導師生共同提高對體育課重要性的認識,真正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師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人翁意識。二是爭取更多資金投入,購置必要的體育器材,并從時間上合理安排,保證體育課和體育課外活動的實際落實。三是鼓勵體育教師參與體育學科專業知識培訓,鼓勵兼任教師嘗試參與體育活動。四是按季節安排運動會,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設置獎勵,同時獎勵表現突出的學生以及認真組織、成效明顯的班主任和體育教師。
3打造翻轉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一直都在扮演著教學主體的角色,小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滿足不了小學生的學習需求,新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模式呼之欲出。翻轉課堂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師生角色,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而是小學生展示才華的場地。體育教師要積極打造翻轉課堂,引導小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學會創新。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把所要學習的體育內容制作成微課視頻,通過釘釘、云課堂等將方式微課視頻上傳到共享平臺上,讓小學生在課后觀看微課,做好課前預習。在上課時,小學體育教師通過引導或提問的方式,了解小學生對微課內容的掌握程度,與小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給予小學生必要的指導,實現體育知識的內化,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在打造翻轉課堂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推行合作學習模式,根據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水平對小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自主學習,小學生在組內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取長補短,達到先進帶后進的目的,比教師單調的教學更有效果。
4利用互聯網強化教學效果
在當前我國小學體育教學中,由于體育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通常情況下,體育教師都比較注重學生體育運動技能的學習,注重學生體育運動實踐技能的培養,但是對學生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卻缺乏足夠的重視,難以充分實現學生體育理論知識學習與體育運動實踐技能培養的有效整合,很容易導致體育理論與實踐的脫節,不利于學生對體育運動知識與技能形成全面的理解,但是體育理論知識是學習體育運動技能的重要基礎,能夠為體育運動實踐技能的培養提供重要的理論指導,因此體育教師也需要注重體育理論知識的教學。基于這一情況,體育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體育運動實踐技能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全面系統地講解體育理論知識,并注重體育理論知識與體育運動實踐活動的充分結合,以真正實現體育教學效果的強化。
結語
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的個性化教學問題在于,一是體育教育的師資不足,二是農村體育教學觀念陳舊,三是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場地與器材不足。體育鍛煉能夠增強人的體質,正是由于我國青少年在文化課的學習當中較為的繁忙和投入,在本身上缺少了體育的鍛煉,并且文化課所占用的時間太多導致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因此青少年的身體健康被忽視,從而大部分青少年的身體素質都較為的低下。農村更是如此,由于更多方面的原因和因素眾多農村學校對體育運動更是不加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身體素質并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身體體質更是沒有得到增強。這也對我國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有所減慢,未能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2]王雪艷.體育游戲教學實驗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7.
[3]趙松.小學籃球課中體育游戲教學法的應用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5.
[4]季謝云.小學體育游戲的創新與應用[M].北京:現代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