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強
摘要:消防滅火救援工作能夠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形成有效保護,是對各種火災問題進行有效治理的重要手段。文章將通過對滅火救援作用價值的分析,對新形勢下的滅火救援難點展開探討,對新形勢下構建“和諧”滅火救援作戰體系的方式方法展開思考,以適應新形勢下“全災種、大應急”的任務需要,提高國內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保證社會環境和諧穩定。
關鍵詞:搶險救援聯動體系;消防聯勤體系;滅火救援作戰體系;新形勢;火災評估
我國一直極為重視消防安全工作,也一直在消防隊伍建設方面增加成本投入力度,消防救援隊伍發展取得了較為喜人的成果。在新形勢下,隨著各種火災事故發生概率的不斷提高,新型火災模式的出現等各項因素影響,滅火救援工作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如何在新形勢下構建“和諧”滅火救援作戰體系,使滅火救援工作開展效果達到理想狀態,值得相關消防人員展開深入思考。
一、消防滅火救援行動開展的價值
(一)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火災會對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一定損失,并且會隨著火勢的快速蔓延造成更大的危害,而在第一時間對其進行撲救,能夠在有效控制火勢的同時,保障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將相應損失降到最低。
(二)保障民眾生活環境
在火災發生過程中,民眾可能會因為恐慌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影響過度慌亂,很容易造成踩踏等次生事故。火災救援工作的有效開展能將火災的惡劣影響降到最低,維護社會生活的有序進行,保證社會的和諧平穩發展。
二、新形勢下消防救援工作的開展難點
(一)消防隱患多
當前,各地區在消防工作方面的投入相對有限,在落實消防規章制度過程中,也存在著形式化問題,雖然設有相應的消防救援設備,但并沒有組織人員對其使用方式進行學習,此外,安全通道存在被隨意占用等情況,這些都會使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設施形同虛設,一旦發生火災,會引發重大安全事故。例如,某市共設有六個下轄城區和縣、兩個開發區,整體面積32289平方千米,人口總數量約為589萬。但消防救援人員只有800名,其中包括500名綜合消防救援人員以及300名合同制人員,消防車也僅僅只有100輛,而全市的火災消防違法行為以及隱患有1600處左右,救援力量明顯不足,且這一現象普遍存在,導致消防人員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二)聯動作戰能力較弱
三合一應急聯動指揮中心的建設,雖然能夠對各職能部門進行有效聯合,達到協同作戰的目標,但因部門之間協同作戰能力相對較弱,可能在滅火救援過程中,相關部門與社會單位仍無法按照相關要求進行人員疏散以及警戒等各項工作,阻礙了火災救援工作的高效開展。戰勤保障體系建設整體水平也未能達到預期,在災害救援過程中是否能夠形成有效聯動,聯動效率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目標等方面均存在問題。因為火災復雜程度的不斷加大,整體撲救難度隨之加大,對救援工作開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三)消防救援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為了不斷提升消防救援人員的滅火救援能力,消防救援隊伍加大了對地方院校大學生的招聘力度,有效提高了團隊整體的文化素養,但因為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參差不齊,救火應急能力以及經驗相對有限,在特種車輛使用以及工具使用方面可能存在操作不當的情況,所以需要不斷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同時,新入職的消防員救援理論知識缺乏,救援經驗不足,還需要不斷進行心理以及身體方面的訓練,所以需要通過構建有效的培養策略,彌補人員方面的不足,打造出優秀的滅火救援團隊,以便勝任各項救援任務。
三、新形勢下“和諧”滅火救援作戰體系構建策略
(一)增強消防防護意識
在新形勢下,為應對滅火救援存在的各種問題,需要制定出有效應對策略,通過構建和諧滅火救援作戰體系,更好地展開各項滅火救援工作。消防救援人員需要增強自身安全防護意識,不斷提升自身安全防護能力以及專業知識水平,掌握高效的滅火救援方法以及各種火災有效處理方案,不斷提高自身救援綜合實力。消防人員在救援過程中必須按照上級指示,不可盲目行動,不僅要保證自身安全還要高效地展開救援工作。
(二)構建高效的“防消聯勤”體系
防消聯勤是由消防救援團隊以及消防監督等各部門協調共同開展的工作模式,對現有的消防救援資源進行整合,確保執勤訓練能夠與督察監督有機結合在一起,有效降低火災事故發生概率。防消聯勤是備勤以及監督一體化的建設模式,確保一線執勤人員的滅火救援準備工作效率能夠得到有效提高,整體工作開展可以更加具有針對性,保證滅火救援準備工作與火災隱患治理工作矛盾能夠得到妥善治理,對火災造成的損失與危害進行有效控制。
(三)注重火災評估工作
在火災事故發生之后,需要通過對事故現場具體情況的分析,明確現場火勢蔓延程度以及被困人員數量等各項情況,掌握事故起火點以及大致原因,并以此為依據對火災進行客觀評估。指揮人員需要按照評估結果展開后續救援指揮工作,保證火災事故能夠得到有效處理,各方面損失可以被控制在最低,從而順利展開各項救援工作。
(四)設置搶險救援聯動體系
社會搶險救援緊急聯動體系建設,應按照多元化特點,以消防救援為主導,通過對110和120及自來水公司、燃氣公司等單位進行有效整合的方式,在事故發生時,各部門能夠在應急聯動指揮中心的指導之下高效配合,有效應對各種突發事故。對“三臺合一”工作模式進行不斷完善,在相關職能部門設置值班專線,保證一鍵式調度指揮模式,加強各救援力量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保證工作開展能夠有序進行。無線通信網絡以及有線通訊網絡建設工作正常運行,保證調度工作中的暢通性,確保指揮車組合功能可以得到不斷完善,以便在各種先進設備的配合之下,達到切實提升實戰能力的目標。
(五)強化消防救援隊伍科學指揮決策能力
現代火災事故具有復雜性以及突發性等方面特點,整體的指揮難度相對較大,對指揮人員指揮決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需要通過構建信息化工作平臺的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幫助指揮人員進行現場情況分析以及各方面資源調動,確保指揮作戰能力能夠得到不斷提升?,F階段,我國消防部門已經加大了對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關注力度,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也大范圍推廣。但信息化在滅火救援中的應用還存在著一定限制,為進一步提升整體技術應用的輔助能力,首先,需要制定有效的消防信息化建設策略,按照警務信息化建設具體需求,展開指揮智能終端以及情報信息等平臺建設,確保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夠更加符合救援工作開展需求,進而為工作開展提供有力支持;其次,加大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力度,按照信息主導警務的原則,對產業布局以及危險源狀況等各項信息進行有效評估,掌握動態化的信息,并以此為依據對方案作出針對性調整,將有限警力的作用無限發揮出來,保證救援工作開展科學有效;最后,加強信息化人才培養力度,確保能夠通過設置信息化人員編制的方式,吸引更多專業人員加入到隊伍之中,增強救援團隊的整體專業技術能力,保證各項技術應用的深入性,改變以往技術應用過于表面的問題,確保技術作用與價值能夠得到完全發揮。
(六)加大人員綜合素質培訓力度
在新形勢下,為了提升消防救援人員的專業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大對人員綜合素質的培訓力度,構建和諧滅火救援作戰體系,按照體系的建設要求對人員素質教育進行強化。消防部門不僅要對地方院校招聘的學生進行身體素質訓練以及心理強化訓練,幫助他們通過培訓成為一名合格的消防救援人員,同時還要對新入伍的消防救援人員進行綜合能力培養,針對其薄弱點進行培訓,幫助他們不斷提高自身的戰術應用能力以及實戰能力。也可以按照地域性災害事故以及實戰救援經驗等各項內容,展開救援方式方法的學習,有效彌補救援人員在救援經驗方面的不足。同時,通過定期引領消防救援人員進行總結分析的方式,幫助新入伍的消防救援人員對自己的救援表現以及救援處理方式進行總結和反思,及時發現不足之處,并通過學習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從而在不斷的實踐之中進行完善,保證自身綜合能力能夠得到不斷提升。消防部門還需要通過定期舉行練兵的方式,激勵消防救援人員的訓練熱情以及訓練積極性,確保其能夠在活動過程中發現自身不足,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并能學習掌握新設備的使用方式,更好地參與到救援工作之中,成為一名合格的消防救援人員。
(七)做好消防知識普及工作,提高群眾消防安全意識以及法治觀念
在進行救援作戰體系的建設過程中,也需要對消防宣傳工作予以高度關注,主要是因為一些火災原因是人為所造成的,所以需要做好消防知識宣傳,不斷提高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以及消防法制觀念,確保各項隱患問題能夠得到及時消除,集合群眾力量做好各項安全防護工作。例如,消防部門可以與學校配合,通過到學校進行宣傳或者組織學生到消防隊進行參觀的方式,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消防安全知識,確保他們能夠從小養成正確的防火意識,掌握正確的消防工具使用方法,遇到火災時,不僅能保護自己也能保護大家。
四、結語
消防問題仍然是當今社會關注的重要內容,對消防救援作戰體系進行不斷優化與完善,可以對現代社會的穩定發展以及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產生積極影響。消防救援機構需要進一步加大對滅火救援工作的關注力度以及研究力度,結合新形勢下的滅火救援難點問題,制定出有效的救援作戰體系優化方式,確保和諧救援滅火工作能夠得到有效落實,并且通過構建聯動救援體系以及注重火災評估等手段,以期達到良好的救援作戰體系建設效果,確保消防救援人員能夠更好地守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張昌葳.當代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問題及對策[J].消防界(電子版),2022,08(01):71-72+75.
[2]邱東榮.滅火救援人員參與火災調查的機制和作用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21,07(24):126-128.
[3]賴城成.論新形勢下基層滅火救援隊伍戰斗力提升路徑[J].中國軍轉民,2021(23):44-47.
[4]陳志瑋.新形勢下構建和諧滅火救援作戰體系的思考[J].消防界(電子版),2021,07(21):59-60.
[5]李超.關于消防滅火救援行為的幾點思考[J].科技視界,2021(30):150-151.
[6]羅娜.無人機在消防滅火救援監管工作中的應用[J].今日消防,2021,06(01):37-38.
[7]鞠浪.關于消防員滅火救援安全保障措施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1,07(01):91+93.
[8]趙麗娜.提升消防隊伍滅火救援實戰能力的路徑探討[J].今日消防,2020,05(12):56-57.
[9]李元杰.消防救援隊伍滅火救援的安全處置保障對策[J].今日消防,2020,05(06):52-53.
[10]杜健.消防員滅火救援傷亡的原因及對策探討[J].今日消防,2019,04(0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