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帥
摘要:云南省高等職業教育是我省內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推進我省工業化、現代化的迫切需要的教育資源條件。目前,云南省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迎來了百年一遇的發展機遇。在全省職業教育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云南省的大部分職業學校也得到了實質性的發展,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其中校企合作是高質量快速發展高職教育的關鍵環節,也是職業教育在新環境下改革的主要方向,同樣也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所在。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云南省經濟有了一定的氣色,各大企業的經營理念從原始的買賣貿易體系逐步走向創新開發模式,進而校企合作也進一步也陷入了新的困境。云南省各大高職院校也很難和企業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合作,各種合作關系只停留在企業來校招生或者是合作掛牌而已,這對于未來的校企合作發展極為不利的,這時候需要尋求一種符合時代發展的校企合作就頗為重要了,共同促進校企合作可持續健康發展將會推進云南職業教育得到改革性的變化。本文就針對云南省高等職業校企深度合作發展問題做分析研究。
關鍵詞: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可持續發展
Abstract: Architectural Yunnan'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Yunnan province, and it is an urgently needed educational resource condition to promote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At present, Yunn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has received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and ushered in a once-in-a-century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vocational schools in Yunnan province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various problems.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ha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the trading system to the innovative R&D systemand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has further fallen into a new predicament. It is difficult for universities in Yunnan Province to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and cooperation with enterprises.
云南省的高等職業教育是我省高等人才培養的主力后備機構,其主要作用就是直接對接我省的各大企業,全力解決高職學院的學生擇業與就業問題,實際上我省的高等職業院校當初定位的時候就處于校企合作的大環境下。近幾年來,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上升已經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家的經濟模式由粗放型轉為節約型,各大行業的生產目標也都發生了變化,然而校企合作作為職業教育的核心,沒能及時跟上時代的腳步,逐漸暴露了校企融合的問題。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和《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一文中指出:在構建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發展布局,深化“引企入教”改革;“辦法”則主要就職業學校校企合作提出了合作形式、從政府、企業、學校、學生四個方面提出促進辦法以及保障措施。本文結合目前社會情況,分析云南省近年的政策和校企合作現狀,力求找到適合云南省校企深度合作的新方法。
一、云南省高等職業教育校企深度合作問題研究
1.高等職業教育校企深度合作存在的社會環境問題
云南省職業教育校企不能很好深度合作的主要原因有一部分是我省的社會環境,具體表現為我省民眾及適齡學生對職業教育的認知度普遍不高,報考高職院校的大部分家長基本不愿意讓孩子報考職業學校,只是迫于考試成績的無奈,學生們也不愿意報考職業學校,選擇接受職業教育實際上屬無奈之舉的下下策。我省的高等職業教育難以招到優秀學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深層次的原因主要在于學生個體發展的局限性與參加工作職業發展的多樣性之間的矛盾。我省的職業學校畢業生的發展空間比較狹窄,職業教育幾乎成了低分學生的補救教育。由于目前我們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國情,很多我省企業招工對學校的性質有很大限制,不同高校層次的員工待遇差距頗大,入職后的晉升渠道也截然不同。而本省的普通高校的畢業生比如云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等幾所名校的學生即使短期內不想就業,步入社會后一旦就業,其發展空間是相對高職院校也是要開闊很多。每個人的職業生涯都想要得到社會的認可,每個人追求職業的進步和畢生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主要表現。做好高等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不斷提升社會價值的肯定以及完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評價體系都是發展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政策措施,同時也是制約職業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社會因素。
2.云南省職業教育內部發展與外部環境不匹配的問題
云南省職業教育高校自身存在的問題,大部分的職業院校辦學定位不能明確因為受到社會行業的影響;所開專業方向完全是為了招生,職業教育服務功能和社會角色弱化;多行業的師資力量不夠全面,“理論實踐型”教師含金量低;高職院校的基礎教育資源沒有得到有力的保證;各大高職院校對于社會新需求的專業出現專業倉促組建甚至是移花接木的局面。各種以學生為本,能力第一等口號只能落為掛在學校門口的裝飾標語;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師迫于指標要求而做科研任務,科研轉化實際生產力和教改能力偏低;各大職業學校之間教學理念相仿、管理模式類似。從職業教育組成體系來看,高等職業教育還沒有形成一個有利于受教育者終身發展的結構體系。功能指向性作用大于職業學校的職能,市場功能幾乎主導著高職院校的命運。當事物的功能大于它本身的職能時候,職業學校在社會企業中便會出現與人們的主觀期待不一致的負向導引,職業學校就會表現出格格不入的局面。為此,職業教育只有在社會的需求下、符合企業的發展時,職業院學的作用才能得到實際的展現。
3.云南省校企合作政策主導作用偏弱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和《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發布以來,各級政府也相繼出臺各項政策,號召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對當地的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云南省各地發布的政策仍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包括對深度參與校企合作且成效顯著的企業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和相應的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同時企業在校企合作的支出可抵扣應納稅額,參與的各級人員可給予補貼等相關方面沒有落實到位。
4.云南省高職院校教學理念與當地企業利益分歧嚴重
隨著云南省的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各省市企業的發展理念也逐漸有了新的改變,我省的企業發展由貿易第一的觀念慢慢轉型為產品研發創新的新模式,但此時此刻,我省高等職業教育仍然還是傳統的技術技能培養為主。高等職業院校制訂的人才培養目標已經無法匹配企業與市場的大力發展,無法及時的輸送市場需求的人才。當然這些也會因為市場發展節奏太快,高職院校的學習與培訓不同,他有他自己的教育教學模式。等到高職院校學生畢業后在校所學的職業技能已經被替代,出現工作后有些技能用不上,市場技能需要的技能又沒學的情況。目前我省在校企合作機制中企業的參與度幾乎是拍照掛牌,找部分實習生到企業去實習。與此同時國家大力發展的本科院校也在不斷影響著高職院校對企業影響力;我省校企合作范圍有限。企業合作只是參與部分學生實訓,或者提供實訓場所,企業并無足夠的人力和財力來參與到高職院校日常理論和實訓教學工作中,此外企業不會冒險去做自己培養好的學生不能留在本企業,也不愿意真正傳授更多企業保密技能。最后是利益回報的問題,大家都明白利潤是企業的生命保障線,當企業認為校企合作只會增加相應的投入,但沒有足夠的回報效益,企業參與到高職院校的積極性就會大大降低了。
二、云南省高等職業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建議
1.盡快完善校企信息平臺建設
目前,由于各大職業高校與各大企業相互之間都缺乏彼此的信息,校企雙方很難展開深層次的合作,某些高職院校只有一部分或者某些企業也只有幾家高職院校,其相互了解程度僅限于基本資料的內容。因此盡快在云南省建立校企信息平臺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這個校企合作信息平臺上,各大高職院校可根據人才培養的需求和自身專業的方向特點,多加考量企業盡力尋求適合自身條件的企業進行深度的合作。而企業也可以在平臺上尋求多家高職院校來滿足本企業的需求。搭建校企合作信息平臺,保持校企雙方信息互通是我省實現高等職業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一步。
2.吸引各大優質高職院校加入企業
(1)積極打造校企共同體
企業可以利用高校的品牌效應來提升自己在省內的影響力。與其投錢在漫無目標的廣告上,不如拿出一部分專用資金來維系與各大高職院校的合作關系,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未來的職工身上,企業進行校企聯合大力利用高職院校的品牌效應直接成立專業定向培養班。我省的高職院校作為育人基地,其信譽名聲、技術水平都深受好評。部分高校還有省政府財政的支持,利用高職院校的教師科研成果來實現企業的市場轉型,實現技術的持續開發性,領跑自己在同行業的地位。
(2)企業定制目標,按企業需求培養在校生
企業可根據自身行業需要,與高職院校直接對接教學內容,可把本行業需要的技術水平以及種類有目標的植入高職院校的課程中。企業甚至是可實行全權負責制度,按企業崗位需求培養、成立校企課程技能研發團隊等,實時監控學校學生的間斷性成果。高職院校也可在學生成績評定中給與一部分的全力,進而鞏固校企之間的合作程度。
(3)政府與企業聯手舉辦高校創新創業事宜
隨著云南省教育的發展,如今的高校發展要適應市場需求,專業涉及范圍要逐步開闊甚至是聽取企業的建議在培養過程中滿足企業的需求,在經濟條件允許范圍內,準許院校根據自己的專業特色,制定適合行業發展的校企制度,不僅能夠促進本校學生就業,而且能轉化帶動教師科研成果,企業的良好收益也能用于專業和實訓基地的建設,及時更新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同時可根據自身需要,打造一支適合企業和學校的“校企師”隊伍,推進校企深度合作的良性發展。
三、總結
校企合作已經是我省職業教育、校企發展的必經之路了。作為具有主導作用的云南省政府一定要加強政府政策的雙向引導作用,一定要主動給學校企業政策、同時加大鼓勵力度,來精準式支持高職院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而各大高職院校要保持積極性,合理定位企業,緊抓實訓和工作室建設,注重企業高校雙能型教師隊伍的培養,建立并且完善學生反饋制度。校企深度合作不是某校與某企業的事情,是政府、企業、高職院校和社會共同的發展目標,只有這樣才可促進職業教育校企深度合作平穩且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杰.產教融合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質量有效性及其提升措施[J].成人教育,2020(5).
[2]陳學平.校企合作的現狀及模式研究[J].卷宗,2013(10).
[3]陳文賓.我國校企合作現狀及發展模式分析與研究[J].科技資訊,2009(29).
[4]潘建華.建設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型企業的邏輯基礎與基本策略[J].現代教育管理,2019(11).
[5]劉芳.基于校企合作的科研課題的合作與開展[J].中外企業家,2020(16).
基金項目: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項目名稱:云南省高等職業學校校企深度合作研究,項目編號2021J0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