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雁能
摘要:隨著市場環境對人才實踐能力的要求,促使高校在教學中更加重視實踐教學評價。而實踐教學質量是高校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合理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是可以對專業學科教學全面評價的有效方式。教學評價指標的構建程度以及對教學展開的評價過程,直接制約了教學質量和學科未來發展方向。當前,高校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主要依靠理論教學,評價方式和內容都很單一。因此,構建更為合理的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對高校提升教學質量有重大作用。
關鍵詞:國際貿易;實踐教學;指標體系
引言: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高等教育在現實環境中得到普及,但是其產生的人才數量和社會需要存在較大矛盾。源于部分高校畢業生其學科知識并未掌握,極大影響到就業和市場需求。而教學質量決定了高校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情況,也直接決定了教學改革的失敗。教學評價的過程本就是存在相互影響的,評價結果是檢查教師教學質量的差距,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國際貿易專業本身與實踐進行接軌,其實踐過程的好壞直接到專業目標的實現。
一、國家貿易專業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重要性
高校在對國際貿易專業的設置上,劃分為兩個部分,理論和實踐教學,這是培養當前國貿人才的有效方式。而教學質量是改革中的核心任務。加大對教學改革,逐步構建新的人才養成方式,增強實踐教學,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各類科學實驗,從而促使學生提升應急和應變能力。評價過程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明顯作用,也充分反映出學生各方面的改革效果,直接確保了是否可以實現創新型人才。教師評價工作是整個教學中小部分,評價結果是高層進行決策的數據支撐。結合教學評價,體現出了主體作用,也支持鼓勵大家績效努力。高校的教學評價可以將參與主體進行分類,學生可以借助評價獲取了教師的教學信息。而且學生對教師進行打分,可以促進教師逐步提升教學能力。但是很難實現對二者的公平、評價。其得到的數據結果基本可以作為高校教師考核的依據。教師和教師間的評價過程更難以產生效果,也和通行存在較大競爭關系,評價基本上沒有準確性和客觀性,難以實現高校質量的提升。
二、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成方法
優化評價指標
在教學環節過程,有的過程需要多位教師進行授課。在現實教學環節,教學環境直接被破壞,在限定范圍內的教學,應該取決于教學質量高低,從而讓二者相互影響。因此,新的指標依可以通過評價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質量的提升;也要對教師進行合理評價,促使其提供很多的教學過程;也要對高校當前的管理進行系統評價,從而獲取有效的管理數據資料。將教師、學生、高校管理等進行管理,促使其形成整體,有助于開展全面評價,更好促使高校教學質量提升。
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框架
傳統模式下的評價過程,都是通過自主評價的。而結合新的時代評價,逐步取代傳統評價結構。這一評價主體根源是對國貿專業實施改革。通過將項目教學法在國貿專業的實踐教學進行運用,這對傳統觀念的根本性改變,其關鍵是將學生作為主體,逐步在實踐過程中讓學生形成較強的實操能力。通過對項目的評價過程可以讓教學法更加優化和改善,從而確保學生探究出沒有問題。這種教學模式基本上改變了傳統模式,避免學生、教師、上級管理部門等,并逐步將學生評價、項目系統、實習基地等新的評價。新的評價方式,更加符合教學內容,有利于阻礙高校變革的過程,實現了教學過程的科學化和合理化。
建立實踐教學考核平臺
高校的教學工作是系統的過程,與考核和評價存在統一性。要建立更具科學性的評價體系,需要先對實踐教學進行創新。而針對實踐教學改革,應該形成三個認識。從某種技能中獲取更多的感悟,逐步增強了知識掌握程度,運用和綜合能力都有待增強;不再注重紙質考核方式,采取了綜合化的考核模式。建立實踐教學考核平臺,有助于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國貿專業應該從實踐課程上開始進行改革,優化和調整大綱內容,結合多年信息行業審核分析,從而實現項目實訓。項目實訓并未只能通過線下進行,也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參加。當前,大部分國貿高校都有了自己的信息化平臺,可以將國貿涉及到的實訓課程進行研究,從而促使學生的實踐水平可以充分顯示出來。這樣將原本人為進行評價過程,完全借助系統進行,將得到的數據清晰的反饋,避免評價過程主觀臆斷性。加大高校國貿專業與企業的合作,因其項目實訓的科學性需要企業進行驗證。企業在整個國貿專業實踐評價中占據很大分量。增強企業對學生進行實踐評價,再結合高校自身的評價,從而促使評價更加準確。
建立系統的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國貿專業實踐教學指標體系構必須由評價指標、標準和權重構成。在具體的實施階段,應當將總體目標進行確定,通過對總體目標的分解,將其劃分到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從而形成教學質量評價的一級指標。結合教學質量評價的過程,分析出二級指標,通過教室內教學的準確工作、采用的教學方法、教授內容、教學形式、產生效果等進行評價。學生實踐質量的高低也是需要通過質量和社會評價的。在質量評價過程中標,可以用過是實訓報告、考取的職業證書等。社會評價應該發揮企業的作用,主要通過實習報告、企業反饋等進行評價。通過這樣的方式,構建出實踐教學指標體系,以此評價出教學質量的高低。
結束語
通過對當前國貿專業實踐教學評價的研究,逐步運用新的評價指標進行實踐評價的改革。各項方法的實施,對當前國貿專業存在的現實問題有較強的改善效果,也有很強的操作性。將實踐教學逐步進行多樣化的評價體系建立,這是對傳統評價模式的更新。從國貿專業實踐性的重要性出發,逐步提出了實踐性評價的各類方法,有效增強了學生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可以在實踐過程中提升國貿專業性;也建立起企業和高校的合作關系,更好將高校和企業的優勢發揮出來,讓評價更具科學性。
參考文獻:
[1]李晨,劉鵬云.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高教學刊,2019(17):3.
[2]謝廷宇,于世海.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國貿專業復合實踐教學體系實施思路與效果評價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38(7):3.
[3]陳建付.應用型人才培養視閾下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J].才智,201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