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聯網時代下,科學技術的快速提升,給高職院校和教師增加許多教育、發展壓力。建筑材料課程在土木工程專業中是一門應用性較強課程,對該專業學生快速就業產生直接聯系。本文深入分析基于“互聯網+創業”模式的高職建筑材料課程,結合課程標準和教學課程課題,提高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為快速建設資源庫提供很多幫助,有助于土工工程畢業生迅速融入行業中。
關鍵詞:"互聯網+創業"模式:高職:建筑材料課程:資源庫
在互聯網時代下,給高職教育提供很大便利。作為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必須不斷迎合教育課程改革體系,加強注重課程開放性、實踐性等特點,大力引入先進教學觀念和先進教育技術,全面建設互聯網數字化教學平臺,為現代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提供條件,推動高職事業發展不斷進步[1]。
一、建筑材料課程的概述
建筑材料和檢測是土木工程建筑各專業必須學習的重要課程之一,該課程內容包含很多復雜知識點,而知識點之間不存在銜接性。日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學習內容分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兩方面,目的是幫助學生通過理論課程教學理解實踐操作流程,掌握專業建筑材料關鍵點和難點,有利于學生在后期學習中起到關鍵作用。同時,利用實踐訓練掌握大多數建筑材料功能、檢測方法,積極鍛煉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快速完成本課程學習任務。盡管該課程為學生提供很多方法,但是在操作運用上會面臨很多難題,導致建筑材料課程教學進度不順利,影響學生學習能力。
二、高職建筑材料課程現狀
(一)教學方法的不合理
現如今,很多高職院校建筑材料課程教學依舊使用枯燥單一講課方式,沒有真實與新課改政策相貼合,使得學生仍然處于被動狀態。同時,課程內容復雜,尤其是學習建筑材料種類上,導致很多學生不能完全理解知識點,促使大多數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經常出現課堂不集中等行為。傳統教學方法的使用,嚴重打擊學生學習熱情心態,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快速提升。從具體來說,教學方法通常會選擇枯燥、單一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教學需求,對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技能和專業道德培養增添許多壓力。
(二)教師教學未結合實際
很多建筑材料課程教學教師都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進入高職院校教學事業中,不具備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無法在教學中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建設相結合。另外,在教學前未能很好掌握學生特點,認識不透徹,經常在課程教學中出現很多問題,不能快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為實踐教學條件、教學環境等因素的限制,很難將課堂教學與生產教學產生聯系,以至于教學內容與工程建設不相符[2]。
三、高職建筑材料課程資源庫建設的實踐
(一)積極學習專業理念
首先,參考建筑材料課程學生特點深入了解學習專業理念的模式和資源認知需求。有效分析相關技術,及時觀察學生設備操作水平,重點掌握建筑材料課程資源庫建設的重要意義,為建設建筑材料課程資源庫奠定基礎。其次,對建筑材料課程資源庫設計進行研究。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和學習內容,有效在設計上起到引導作用,借助軟硬件系統設計、播放課件、試驗結果、試驗流程等先進資源,通過不斷測試和檢測,建設出初期形態,并實行推廣和運用。最后,分析系統需求。加強設計和完成課程教學數據庫。在建筑材料課程教學資源庫建設基礎上,廣泛運用相關課程,完善資源庫結構和資源。
(二)建筑材料課程教學資源的制作與儲備設計
結合建筑材料課程教學特點,將課程學習資源區分為專業建設資源、課件資源、實驗微課資源、工程實例資源以及考試資源。不同類型資源會包含資源應用類型、章節順序、知識點名稱、課件類別等。在建設建筑材料課程資源庫過程中,必須參考課程內容和目標,創造出有效建筑材料專業課程微課教學視頻資源,包含理論課程教學、實驗課程教學兩種方式,根據當前教學進度與教學效果,不斷總結和完善,獲得針對性教學方案。借助實驗視頻錄制、項目實際操作等方式,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內容,并將其運用到新學期教學當中,達到教育活動資源共享效果,并在建筑材料課程教學資源庫講課中找出最佳應用方法[3]。
(三)建筑材料課程教學資源庫的具體實踐
在完成建筑材料課程資源設計、開發以及構建等工作以后,怎樣實現管理、整合資源、最后將資源傳輸到學生終端快速應用教學資源庫實施內容成為重要研究問題。加大運用“互聯網+創業”模式,有效整合實踐資源、梳理實踐流程,并且在建筑材料實驗室中,利用水泥、混凝土等進行全面檢測,及時安排實踐教師和建筑企業工程師共同完成建筑材料檢測項目,將實訓基地、行業標準、教材、檢測儀器以及師生等人才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培訓都需要與建筑材料課程資源庫相結合,有助于實驗教學資源持運用,大幅度提高實驗室開放標準。在互聯網、計算機技術、開發設計以及制作等條件下,及時參考學生學習特點,設計、開發制作出多種設備,及時觀看建筑材料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錄制建筑材料課程實驗訓練教學微課視頻資源,編寫建筑材料課程實驗教學手冊、制作建筑材料課程教學豐富課件。同時在互聯網背景下,建設出建筑材料課程教學資源庫平臺,將教學資源庫課程視頻上傳到平臺上,為師生探討和學習理論和實訓課程實現統一平臺共享,為其教學和學習提供很大便利[4]。
總結:
在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創業”模式成為高職院校培育學生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學生在活動教學中提高自身實踐能力,增強學生創新意識。由于建筑材料課程資源庫建設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具有長期、動態特點,正處于日益完善階段。資源庫內容還需加強補充、更改和完善,促進土木工程建筑材料教學資源建設實現長遠發展,有效迎合未來網絡化要求。建筑材料課程資源庫的建設,必須要配備健全教學資源體系,要求教師認真傳授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更好滿足現代建筑崗位需求,為土木工程檢測技術專業學生職業發展穩定獲取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劉洋,高杰.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建筑材料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 現代職業教育,2020(35):170-171.
[2]楊彬. 基于“互聯網+創業”模式的高職建筑材料課程資源庫建設研究與實踐[J]. 建材與裝飾,2016(47):143-144.
[3]趙婷. 基于工學結合建筑材料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研究[A].全國科研理論學術研究成果匯編社會科學[C].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20:5.
[4]付希堯. 建筑材料與檢測課程移動教學資源庫微課資源的設計與實踐[J]. 建材與裝飾,2019(32):138-139.
作者簡介:田華(1980年9月—),女,漢,山東萊陽,大學本科,山東工業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材料工程技術郵編:256414
基金:山東工業職業學院教科研項目:融入“BIM+VR”技術的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金課”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編號: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