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 鄭尚莉
摘要:在新教育背景下,新的課程理念為小學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已成為數學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新的課程標準在為我們這些一線教師提供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挑戰。
關鍵詞:新背景;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數學學科作為貫穿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在培養學生探求客觀世界的規律、辨別有效信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小學數學課程為例,探究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策略。
一、創造性地使用情景圖、模擬實際情境,增加實際體驗
打開數學教材,映入眼簾的是五顏六色的圖畫,生動有趣的故事,憨態可拘的動物,深受歡迎的卡通,這不僅給枯燥的數學課賦予了活力,更為我的教學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教材為我們小學數學教育者提供了這樣許許多多的情景圖。實質上是編者把他對人生的理解、對現實的看法,轉化到書本上以圖的形式來展示,并不是要廣大教師局限在圖中,必須看圖、用圖、講圖。我在實際教學中感到,教師學生拿著實物走進教室,動口、動手創設一個個比較真實的情境,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學生能更快的進入學習角色,能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能有更具體的感受和體驗。我經常根據書上的圖找來圖片、實物、自做動物頭飾、編寫童話故事等,領著學生動手動口,還用模擬表演來親自創設情境,使數學知識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效果很好。
二、重視當堂檢測,提高教學效率
當堂檢測環節意義重大,對學生而言可以對知識點的印象,提升數學知識運用能力;可以查漏補缺,發現自己的不足;對教師而言可以加強師生互動,拉近師生關系;能把握教學進度,合理調整教學目標。因此當堂檢測成為了筆者提升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如在學習《認識時間》這一課內容時,筆者拿出當天的作息表問道:這是今天的作息時間表,請大家找一找下一個課間是幾點?幾點要上音樂課?放學的時間是幾點?這幾個問題對學生來講難度不大,因此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答案。之后,筆者增大了檢驗的難度,創設了一個問題情境:早上上元元賴床,原本是6:30起床,但元元7:00才起來,顧不上吃早點,匆忙洗漱后就背上書包向學校跑去,這個過程花費了元元十分鐘時間。但是不幸的是元元遇到了幾個紅燈,只能耐心的等待,最終遲到了。假如元元是我們班級的學生,請問他在他在上學的路上花費了多長時間?這個問題引發了大家的思考,他們一邊對照著作息表,一邊分析著筆者的話語,雖然這個過程花費了一點時間,但是大家最終解答了筆者的問題。
三、從小學生的學情特點出發展開數學教學
當前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為傳統的講授教學法,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比較低。學生本身對于科學的學習期望比較高,對于數學課中的定理公式解決方法了解甚少,教師不了解學生現狀,教學模式沒有達到學生要求,學生會逐漸降低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首先,應當從小學生的學情特點出發創新小學數學課堂的教育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可以采用小組討論法進行數學課教學。例如,在進行《100 以內數的認識》這一課的教學時,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將學生分為若干組,讓學生在相互配合與合作當中,自學教學內容,然后根據教師的要求,學生進行數字游戲,通過學生的小組討論和自主學習,得出數字學習結論,以此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其次,可以通過合作探究法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十分高漲,可以將數學題目任務提前布置給學生,讓學生以組隊的方式,參與到學習當中。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通過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還可以采用情境再現的方式,利用網絡化教學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在身臨其境的教育教學當中體會數學教學的真諦。
四、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活潑好動的特點,同時心智尚不成熟,雖然精力旺盛,但如果沒有合理的引導,很容易使學生認為課堂是枯燥的,抵觸課堂紀律,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來約束學生,獎勵學生,讓學生主動進行學習任務。在傳統模式的數學課堂中,許多教師很容易忽視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不成熟、思維能力欠缺的特點,導致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和消化受到阻礙。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同時設置獎勵,比如一塊糖或是一個小玩具,來獎勵回答上來的學生。通過這種教育方式,在調動學生好奇心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主動運用所學知識點找到答案。同時,受到獎勵的學生除了學習了知識外,還受到了鼓勵,成功的欲望得到了滿足,有利于學生陽光開朗的性格的培養,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之路打下基礎。
總結:在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師既要秉承理念優化教學方法,又要轉變教學思路創設多元化的數學課堂。小學數學在素質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地位,只有腳踏實地,高屋建瓴,對教材深入地、全面地進行研究,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并認真完善教學模式,才能改變現狀,解決問題,走出各種教學瓶頸,使教學效果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袁萍英.創情境重實踐授方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訓練的實踐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8).
[2]葉寶香.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方法初探[J].中外交流,2017(32).
[3]阮喜云.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J].華夏教師,2017(2).
[4]舒小芳問題導入,深化理解:論小學數學提問式教學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J].數碼設計.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