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霞
摘要:古詩詞作為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個載體,其中蘊含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以及精神。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工作當中,吟誦教學工作的有效進行,能夠使得學生更加深刻的去理解古詩詞的內容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情感。通過古詩詞的學習,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潛移默化當中實現了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伴隨著新課程課改工作的不斷推進和落實,小學語文古詩詞的吟誦應落實情境教學方法,強化學生的學習感悟。當前,情景教學方法已經在教學課堂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但能夠使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升,而且也有利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將情境教學落實在小學語文古詩詞吟誦的教學課堂上,可以創設生動有趣的古詩詞教學環境。并且教師采取情境教學方式,能夠明確學生學習思路,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總體素養。本文主要分析了情境教學融合于古詩詞吟誦教學工作中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小學古詩詞;吟誦;情景教學
引言
古詩詞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結晶,彰顯著古老文化的魅力,記載了山川風物與情感,是人文歷史的集中體現,是古典文學中的精華,選入小學課本中的古詩詞對養成小學生文學素質和道德素質具有重要作用。
一、古詩詞吟誦教學開展的前提條件
(一)激發小學生吟誦的學習興趣
按照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納入小學課本的古詩詞也是由簡到繁,但由于年代久遠,加上小學生認知能力的限制,這些言簡意賅、優美典雅的古詩詞,會使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很難理解古詩詞的背景和含義,就會感覺枯燥無味,時間一長,就會失去古詩詞吟誦學習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自然也就不愿意參與到古詩詞的吟誦學習中來[1]。因此,作為教師就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認知能力,聲情并茂地講解古詩詞,讓學生古詩詞吟誦的興趣被不斷的激發出來;然后通過領吟、個體吟誦、集體吟誦的方式,烘托吟誦氛圍,體現出一定的新奇感和愉悅感,將吟誦滲入小學生身心,從而使得小學生能夠自覺并且主動的去吟誦古詩詞,從而使得古詩詞教學效果不斷提升。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學生參與古詩詞吟誦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融入一些文化常識或者吟誦需要的基本知識,這樣就能夠有效的讓學生對古詩詞產生較為強烈的興趣[2]。
(二)培養小學生吟誦古詩詞的能力
小學課本中的古詩詞押韻合仄,意境豐富,吟誦古詩詞能夠培養學生語感功能,提高美學水平。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帶領學生解讀古詩詞,有目的分析詩詞中的字詞,幫助學生體會語言文字中的深意,讓學生盡可能地理解古詩詞的意境,增強理性的感知。其次,教師通過吟誦,營造古詩詞吟誦的意境,有意增添吟誦的趣味性,之后要求學生跟隨老師吟誦,把握吟誦的節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詞中的含義[3],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角色感,把握吟誦的語感,更好地的理解甚至融入古詩詞情感之中,在吟誦學習古詩詞過程中獲得快樂感和成就感。
二、小學古詩詞學習現狀
在小學古詩詞教學工作開展的時候,很多教師并沒有準確把握古詩詞教學的內涵。無論是解讀古詩詞的內容,還是分析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教師只是一味的對內容按照課程標準進行講述,使得學生的學習過于被動,對于老師教授的內容只能死記硬背,對于古詩詞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并沒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上述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不會進行舉一反三,學習較為死板,一旦在考試當中出現教師沒有講解過的內容,就不知道該如何作答[4]。為了使得這種教學現狀得到改變,教師在小學古詩詞吟誦教學當中,要對教學方式做出創新改變,將情景教學方式科學合理的應用在其中,從而不斷提升古詩詞吟誦的教學效果。
三、以吟誦促進小學語文古詩詞情景教學方法初探
(一)創造情景,引發學生興趣
通過對古詩詞有感情的反復吟誦,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去理解古詩詞想要表達的真正內容。此時就可以通過情景教學和吟誦教學的結合,開展古詩詞的教學工作。為了使得情景教學能夠更好的應用其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調動參與古詩詞吟誦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望廬山瀑布》這節古詩詞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一些關于廬山瀑布的視頻或者圖片,并且結合聲勢浩大的瀑布形象,讓學生沉浸在古詩詞情景當中,然后引導學生在這種情景當中去吟誦古詩詞,去深切感受詩人在文章當中所表達的情感,通過情景教學和吟誦方式的結合,能夠使得學生深刻的感受到古詩詞當中的情感和思想,從而更加深刻的去理解作者,領悟到古詩詞之美。
(二)活動拓展,優化情景
在小學古詩詞吟誦教學工作進行的時候,通過情景活動教學來對課堂進行優化的方式有很多。目前在課堂當中最常用的情景活動教學有下面幾種:首先,可以對古詩詞當中的角色進行扮演,讓學生能夠沉浸在古詩詞的情景中。此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讓其想象詩人此時是何種感情,然后通過對文中角色想表達的內容進行吟誦,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沉浸在古詩詞所營造的情景中,不但能夠加深理解古詩詞的內容,更加能夠明白作者想要的情感,從而使得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提升。其次,可以走出課堂,面向大自然,去體驗真正的情景。很多古詩詞都對大自然的風景進行了描寫,作者并不吝嗇自身對于大自然美景的贊美。因此,讓學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感受風景,感受鳥叫,然后結合相對應的古詩詞,讓學生在這個實際的情景去吟誦、去感覺。并且,學生身臨大自然,猶如和作者一樣身臨其境,這個時候古詩詞吟誦的效果是最佳的,并且能夠讓古詩詞真正的走到實際生活當中,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去感受。
四、結束語
通過吟誦教學方式和情景教學方法的有效結合,能夠提升小學古詩詞的教學效果,讓學生不僅學到了書面的古詩詞精神,更關鍵的是能夠深刻的理解古詩詞當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和內涵,從而感受到古詩詞當蘊含的中華文化之美。
參考文獻:
[1]蔡安妮. 思辨三法:質疑問難,互文比較,解構誤讀——以高中古詩文教學為例[J]. 語文教學通訊, 2021(5):3.
[2]羊璐. 在人文關懷中優化 在多元互動中引領——人文教育關懷下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模式的策略性構建[J]. 教育界, 2021(49):3.
[3]賴曉英. 適度:古詩詞教學不可揠苗助長——以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三衢道中》為例[J]. 四川教育, 2021(29):29-30.
[4]張雪英. 吟誦經典 尚美啟智——基于統編教材的小學古詩詞吟誦教學策略研究[J]. 安徽教育科研, 2021(2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