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開桃
摘要:合作學習模式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項新的教學方法,相對于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講是一項巨大的創新與突破。它不僅實現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學習等諸多教學模式的整合,同時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方面展現出了潛在的優勢。基于此,本文以初中歷史為例,通過進一步分析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應用的意義,總結了歷史課堂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歷史;合作學習模式;教育意義;實施途徑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合作學習模式作為近幾十年來最具創意的教學模式之一,在當前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教學優勢。教師就應對其進行積極、有效的實施,進一步地促進歷史課程改革進程的推動[1]。
一、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教育意義
首先,合作學習模式有助于調動學生的歷史學習積極性。在初中歷史學習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作為重要的內在因素,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意義重大。而通過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每個學生都能以學習主體的地位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在與其他組員進行分享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了知識的深刻理解和學習過程中的愉悅感受,從而實現了“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實現了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的極大激發[2]。
其次,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在素質教育理念下的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關鍵性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是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同時也是歷史課程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而通過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學生能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自主學習意識及能力的提升,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實現自身合作意識以及協作能力的培養;在探究學習過程中獲得思維能力的拓展以及科學探究精神的形成。這樣,學生就在合作學習活動中獲得了更加全面的發展,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培養目標的實現。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有效合作學習的實施途徑
(一)合理分組,明確學生分工
在小組合作的內容展開之前,教師要做好對學生的分類,以學生的歷史學習基礎、性格特征以及綜合素質作為評定標準,有目的性地進行分類培養。通常情況下,一個學習小組分配4-6位學習成員是最合理的配置,人數決定了學生的討論積極性和發言時間長短等因素。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科學的分工和探索,通過引導學生在組內能夠取長補短。教師也可以通過合作共贏的方式積極地進行互動交流引導,讓學生在交流和互動當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3]。
例如,針對課程《青銅器與甲骨文》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即可引入小組合作式的教學內容。部分性格內向的學生往往只會閱讀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而此時教師要求每一位學習成員說出自己最喜歡的青銅器并解釋原因,這樣即使是較被動的學生也會主動搜索資料,分享觀點。尤其是針對本身不善言辭的學生,教師更需要給予其更多的鼓勵和肯定,讓學生高效率地和其他學生進行交流,能讓學生不僅對學習的理論知識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也讓學生真正主動展開歷史學習,提升學習效率。
(二)閱讀文本,獨立思考
閱讀文本就是歷史課堂中明確提出的一個教學要求,閱讀是學生對于信息進行獲取一個最主要的途徑。在對歷史知識缺乏閱讀的情況下,學生很難對相關的內容進行深刻理解,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也是如此,還需要在學生能夠針對相應的問題和任務展開討論的前提下,對歷史的教材內容進行閱讀。所以在實施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閱讀文本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第一步,以此引導學生能夠獨立地進行問題的思考,
例如,在講解《輝煌的隋唐文化》這一部分知識時,這一節課涉及的內容相對來說是比較復雜的,其中向學生介紹了李白、杜甫等著名詩人的作品,也講述了他們生平事跡和創作的風格以及歷史的地位。想要保證學生扎實地了解這些相對比較復雜的知識、比較雜亂的內容,就需要學生能夠認真地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閱讀,只有閱讀教材,學生才能夠清楚這堂課需要講解的核心性思想,從而為后續的知識點歸納和整理做好充足的準備。
(三)豐富形式,實現師生合作交流
初中歷史是一門故事性極強、內容非常豐富的課程,教師在組織小組合作式的教學內容過程之中,要多加使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最大程度上挖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加強對知識點的感悟。例如,角色扮演游戲一直都是初中學生的興趣點,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模式,讓學生組織不同的歷史情景劇進行表演和學習。
例如,在學習完與外交相關的歷史知識后,教師即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教材中的不同知識內容進行還原和編排進行歷史劇演出。教師要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的練習。在歷史教材之中,很容易找到包括“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等優秀的素材,不僅內容非常豐富,其故事情節也生動形象。這樣的特色小組合作模式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把握本次課程的重點同時,在不知不覺中鍛煉自己的歷史情感和歷史素養。又如,在學習《夏商西周的更迭》時,教師可以適當轉變講解模式,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考和學習“一個國家強大與否是否要以其經濟實力為基礎?”“如果一個國家經濟落后是不是就注定要被其他國家取代?”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此為內容進行小小歷史辯論賽,使得讓學生理解歷史知識點——只有一個國家在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和科技文化實力強大的前提下,才能保證其應有的綜合實力,才能在動蕩的局勢中保有自己的話語權。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實施,不僅是歷史課程順應時代發展的必要需求,同時也是實現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全面發展教學目標的必然途徑。因此,教師就應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以此實現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韓小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初探[J].讀寫算,2022(04):120-122.
[2]劉硯.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初探[J].讀寫算,2021(32):97-98.
[3]沈雪姣.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應用[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