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的自媒體環境下,大學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自媒體技術,幫助學生構建自媒體資源庫,進而全方位地建立思想道德預警機制,創新現有的思想政治教學實踐工作,打造出數字化的思政數字教學隊伍,提高學生個性化學習的主動性。本文首先論述了自媒體背景下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點,再結合當前大學思政教學工作實際情況,提出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要點,希望借此為提高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些許參考意見。
關鍵詞:自媒體;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探索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自媒體時代下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是幫助學生良好習慣和正確三觀的重要途徑,同時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也是貫徹我黨的方針路線和當前大學全面落實立德育人的教學目標。學生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學習就可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和建設者打下牢固的基礎。因此在大學中對學生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意義重大,當下隨著我國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利用自媒體技術便可以顛覆傳統課堂中的教學模式,這樣就可以使廣大的學生成為自媒體時代下的直接受益者。
一、自媒體背景下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點
在自媒體背景下,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點,如下幾點:學生“自我意識”普遍提高。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雖然使我國綜合國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同時也引起了社會觀念的轉變,人生觀、價值觀的改變,從對大學現狀的研究來看,許多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自我意識,在學校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很多學生往往會忽視學校利益,而只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在保證教育質量方面,卻顯得有點漠不關心。又有一些學生實際情況與各個期望的情況有差異時,也會有一部分人鬧情緒,甚至有一部分人離開??傊斍暗慕逃隣顟B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種思想狀態無論對大學還是對大學生都非常不利。
二、自媒體背景下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
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建立預警機制,增強預見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不能落后于大學的發展,這就要求大學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要具有超前意識,在第一時間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教育。這時,大學需要建立一套預警機制,提高大學內部管理人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從而了解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大學內的需求,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風險預測,防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生越級上訪事件。另外,大學還應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反饋系統的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反饋就是指大學在思想政治教育實施之后,通過各種方式,提出建立遠程反饋機制,把全體黨員、干部、學生等納入大學微信群等信息平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做好了,全體干部職工就可以通過統一的信息平臺,提出意見建議,或者召集黨組織負責人進行一對一地反饋。目前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組織形式非常不完善,隊伍整體作用發揮不夠。教師應與學生深入交流,并要求員教育進一步的評論。激勵創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對思想覺悟較高的人,要積極地吸收到黨的組織中來,并給予必要的獎勵。
2.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一定的新聞敏感性
在自媒體時代下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海量的信息中,做好信息的定位工作,同時還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及時了解各種思政事件的發展動態。高校輔導員、學生工作者還需深入到教學一線觀察思政教學工作的進展,思政教師需要在已搭建好的官方公眾號平臺上進行思政思想傳播,如微信群、微博群、人人平臺、微信公眾號等,此外學校應當在互聯網平臺上做好輿論導向工作,將校園內的不良思想及謠言及時遏止,并對學校中發生的思想風潮等現象及時回應。高校及相關學院負責人需要準確及時的做好輿論的動向察覺工作,以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極端。此外在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中,思政工作者還需做好事后總結工作,對思政教育中的突發情況做好處置和評估。
3.思想政治教育與虛擬網絡相結合
在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師需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意識形態和階級性質,避免思想政治教學工作在開展中就業形勢。此外教師還需要將虛擬網絡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借助虛擬網絡來改變校內學生的學習、生活及思維方式,幫助學生構建出良好的心理健康環境和行為模式。自媒體的出現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提供了新的載體,建筑自媒體技術可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教學途徑和教學手段,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論壇建立紅色家園及思想政治教育交流互動平臺,進一步占領校內網絡高地,引領校內精神走向。
三、結束語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通過利用自媒體技術,還可以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這樣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出正確的法治道德觀念、政治態度和心理健康,同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也需要順應這個時代的發展趨勢,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結合自媒體技術利用現代化教學的優勢,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探尋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思政教學工作者還要借助課堂上的一切有利條件,創新原有的思政教學工作方法,將自媒體技術與傳統的馬克思教學理論相結合,預測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思想行為變化趨勢,提高思政教學工作的實效性和主動性,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投入到思政教學學習中。
參考文獻
[1]黃潮生.課堂教學與自媒體攜手前行——互聯網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初探[J].福建教學研究,2018,000(002):32-32.
[2]應文豪,朱奭,周蓓,etal.自媒體時代軟件開發類課程課堂教學實踐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14,000(016):3862-3864.
[3]于保軍.自媒體下小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學對策[J].中小學電教:下,2019,000(006):P.59-60.
作者簡介:吉曉琳(1976.12),女,蒙古族,內蒙古包頭市人 工作單位:包頭師范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大學本科? 副研究員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