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德勛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尤其是高年級,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學生:他們缺乏獨立性,自信心、學習沒有目標,死讀死記不求甚解,或干脆放棄不學,自暴自棄。久而久之,對于學習,他們先是厭倦,而后放棄。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習上的學困生。正是由于學習缺乏主動性,嚴重地影響著學困生的智力發展,阻礙了學困生學習上的進步。因此注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對大面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形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數學語言再現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課本,不能說明概念的體系,概念與概念之間聯系不起來。例如: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他們分不清哪個概念是探討兩個圖形之間的位置、形狀關系,哪個圖形是探討圖形本身的特殊形狀;同時他們也不懂圖形的對稱方式。
2、課堂缺少解題的積極性:課堂上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及布置的練習漠不關心,無所事事。解題沒有過程步驟,或邏輯不清。他們對問題缺乏積極思考的動力,不肯動腦筋,總是漫不經心,避而不答。
3、不重視考試,缺乏競爭意識。考試前不認真復習、馬虎應付,對考試缺乏信心,考場上“臨時發揮”。
4、計算能力差。多數學困生的基本計算能力都不過關,簡單的口算題就算錯,特別是小數乘除法更是一塌糊涂。
下面我結合自己的經驗,就學困生的轉化工作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看法:
一、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困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積極性,這是轉變學困生學習態度的前提條件。
1、數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嚴密性及抽象性的學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學時,應加強教學的直觀性,通過直觀性使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性質,使學生在大腦中建立起所學知識的數學模型。
2、加強教學語言的藝術應用,讓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隨時觀察全班學生的學習情緒,更要特別注意觀察學困生的學習情緒,學困生往往上課思想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他們對教師用枯燥無味的語言講課聽不進耳,對數學知識也不感興趣。這時,教師應恰當運用藝術性的教學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引導每位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3、注重情感教育。盡管是學困生,他們的情感都比較豐富,他們需要教師給他們更多的關心、更多的呵護,更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肯定。教師應該抓住學生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予以表揚。只要學困生接受了教師,就會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自主的進行學習。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學生面前僅是注意自己的形象,為人師表是遠遠不夠的,更要注意對學困生實行情感方面的教育。要充分肯定學困生的優點,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促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
二、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這是解決學困生學習上問題的關鍵。
1、大部分學困生學習被動,依賴性強。教師在解答問題時,要注意啟發式教學方式的應用,引導他們分析問題,逐步讓他們自己動腦解答問題。要隨時糾正他們在分析解答中出現的錯誤,逐步培養他們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2、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對待學困生,要放低要求,作業的難易程度要接近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要注意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轉化,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采取逐步誘導的方法,從起點開始,耐心地輔導他們一點一滴地補習功課,讓他們逐步提高。對于布置的作業,要督促他們認真完成,對作業做得較好或作業有所進步的學困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
3、對學困生不僅要關心愛護和耐心細致地輔導,而且還要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學困生之所以成為學困生,往往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因為學習意志不強,生活懶惰;有的時因為上課思想經常不集中、開小差,導致作業不能獨立完成只好抄襲,本節課內容沒有掌握,以后的內容聽不懂,從而造成抄襲的惡性循環。因此教師要特別注意檢查學困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在教學過程中,要對他們提出嚴格的要求,督促他們認真學習。
三、認真把好單元基礎知識關,注意培養學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這是激勵學困生學習的有力武器。在單元過關測試中,要有意識地出一些較易的題目,培養他們的信心,讓他們嘗到甜頭,使他們意識到自己也可以學好的。在測試前應對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對學困生知識的薄弱點進行個別輔導,這樣還可使有些學困生經過努力也有得較高分的機會,讓他們有成就感,逐步改變他們頭腦中在學習上的自卑意識,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對于個別的學困生,可以采取單獨出測試題的方法。總之,教師要想辦法激勵他們積極爭取,努力向上,從而達到轉化學困生的目的。
四、充分發揮學生集體的力量,形成結對幫扶活動,這是轉化學困生工作的推動力量。我們常說“團結就是力量”。適當組織優秀學生對學困生進行幫助,形成融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困生的轉化。如:開展“手拉手”、“好帶差”活動,整合成為一種和諧、協調的整體合力,讓學困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從而樹立為集體爭榮譽努力學習的信心。我們班就組織開展了“一幫一”的活動。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每天都提醒學困生做哪些作業、早晨回校第一時間檢查學困生的作業是否完成。這樣一來既督促了學困生完成了學習任務,又不會給學困生有機會說忘記做作業的借口。每次布置要背的概念和公式,我都要求優等生和學困生互相背誦,這樣就體現了平等的原則,促進了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每天的作業批改后,我都會讓優等生督促學困生改正,并要學困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在遇到困難時優等生就會及時幫忙,使學困生能順利地改正好作業。保持了學困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工作,不同于做一般的學生工作,每個學困生產生的根源不同,甚至有的學困生用一般的教學方法難以見效。所以說轉化好一個學困生比培養好一個優秀生更重要、更光榮。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斷探索轉變學困生的方法。只要我們每個老師都有決心,有信心,細致地去查找學困生產生的原因,耐心地去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