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夏文

摘要:英語繪本閱讀是由簡單生動的語言、生動的圖片、有趣的故事情節共同建構的,是培養兒童課外閱讀品格的有效途徑,也是增加外語語言輸入的重要渠道。傳統閱讀教學單一的關注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而忽略了對學生閱讀品格的培養。為此,筆者從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兩方面進行研究,對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的培養提出一些拙見。
關鍵詞:閱讀素養? ? 閱讀興趣? ?課堂實施? ?以圖會意? ?思維導圖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存在以下問題:課時和資源有限,多數學校沒有閱讀課程;閱讀素材僅限于教材中的閱讀板塊;教師對閱讀教學的認識不足,只注重培養閱讀技能,缺乏對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的培養;校園圖書館和圖書角少見英語書籍,缺少英語閱讀氣氛。筆者將從閱讀興趣的培養、課堂教學兩方面對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的培養進行探討。
一、培養兒童閱讀興趣:
1.選擇與兒童年齡相匹配的繪本故事
Picture book在美國專指供兒童閱讀欣賞的書籍,在我國英語教學中就、被稱為“繪本”。 市面上可供小學生閱讀的繪本非常多,如 Collins出版社的Big Cats系列、外研社出版的麗聲英語分級讀物、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牛津樹》、 北京師范大學攀登英語閱讀系列、《learning from A to Z》系列等等。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和興趣愛好來選擇適合的繪本,以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筆者針對牛津英語四下模塊主題內容,選擇了“大貓英語分級讀物”這一套繪本,作為教材的拓展和擴充。
2.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把閱讀當做一種興趣才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教師要以興趣作為打開兒童心扉的鑰匙。
首先,教師要從課本出發,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教師要充分挖掘課本,一方面從兒童的年齡特征和興趣愛好出發,對課本內容加以適當改造,另一方面,教師要在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設計和創造,設計出活生生、豐富多彩的課來。
其次,教師要以身作則,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孩子的閱讀行為也取決于對榜樣的模仿。每節課前5分鐘,教師可選取一本書在講臺上默讀,做行為示范引導,讓學生也從書柜上自由選擇喜愛的英語讀物,然后開始全班范圍的持續性默讀。持續性默讀活動充分發揮榜樣示范和群體助長的作用,幫助學生將閱讀變成無意識的自發的行為習慣。
再次,教師要制定計劃,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如:制作微縮書,畫手抄報,開展英語故事會等等。
二、課堂教學:
1.有效的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不僅是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精心設計的問題不僅可以啟迪學生思維、開拓學生視野,更是促進師生交流溝通、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紐帶。教師在設計問題前要鉆研教材,鉆研學生,同時還要講求提問的藝術。
有效的課堂提問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問題的設計要有啟發性,要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在閱讀教學前,教師可以先出示文章標題,讓學生預測故事的大概內容。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出示文中圖片,讓學生預測故事發展。教師也可以遮住圖片的一部分,讓學生猜一猜完整的圖片內容。
其次,問題的設計要有層次性,要面向全體同學。成功的提問絕非針對部分學生,而是會讓所有的學生都有話可說。在《Sam, the big bad cat》(選自《大貓》英語分級閱讀三級1)繪本教學中,筆者設計了如下問題進行導入:
Do you have a pet?
If you do, how is it?
If you don’t, what pets do you want?
這三個層次分明的問題充分考慮到了全體學生,讓有寵物和沒有寵物的學生都有發揮的余地。
再次,問題的設計需抓住精髓,宜簡不宜繁。問題的設計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問題設計過為繁雜會增加學生的閱讀難度,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過程中只會適得其反。在滬教牛津英語4B U10 My garden教學中,筆者始終抓住What does the garden look like?和 What does the boy do? 兩個問題,對圖片和文本進行提問。這兩個問題抓住了文章的脈絡,即植物在男孩澆灌下發生的前后變化。同時也引導學生體會到勞動帶來的幸福感。
2.“以圖會意”有效實施
“以圖會意”就是通過不同的圖片閱讀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故事發展脈絡。首先,要抓住情節圖,梳理文本故事。事實上,繪本圖畫的敘事能力大于文字,它們肩負著呈現故事背景、展現角色情感、啟發讀者想象、延展故事情節的多種作用。其次,聚焦重點圖,加深文本理解。對于繪本中出現的耐人尋味的重點圖畫,教師要給學生留有思考時間,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最后,要發展聯想圖,深化文本意義。教師要啟發學生對故事情節進行合理想象,從而發展學生的閱讀品格,提示閱讀素養。
3.織結構圖的運用
可視化的組織結構圖越來越廣泛地運用于英語教學中,組織結構圖可以把文本的內容以及文本之間的邏輯關系以可視的形式呈現在讀者面前,幫助學生長時間記憶。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把握課外的整體脈絡,同時進行發散性思維。在利用思維導圖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不能一手包辦,把自己的思想強加于學生,要用有效的方法啟發學生,讓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牛津英語4B look and see這一單元介紹了日出日落的過程及其影子的變化,筆者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構建了如下的flow chart: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單一的關注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轉向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幫助學生內化文本語言,建構繪本意義,發展邏輯思維能力,增強閱讀體驗,繼而為學生打開英語“悅讀”的大門,讓學生終身受益。
注:本文為合肥市教育規劃課題《基于繪本與主教材融合的主題探究課例研究》(項目編號:? HJG 20042))研究成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