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春麗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要想提升高中英語教學實效性,就必須善于借助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這樣才能與社會的發展和變革相適應,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加明確自身的職責和使命,在學習中提升能力,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方法,讓自己具備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英語教學質效的能力,從而給學生提供更加準確的指導。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英語教學;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已經成為高中教育教學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手段[1]。將信息技術運用到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在提升高中英語教學實效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如何將信息技術運用到高中英語教學中,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一、運用信息技術提升高中英語教學實效性的可行性分析
(一)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
將信息技術運用到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錄像機、互聯網等現代化工具來實現教學信息的高效傳遞,進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知識,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2]。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通過聲音和圖像的結合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呈現,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使枯燥的教學內容情境化,進而通過簡單的解釋,就可以讓學生理解其中的含義。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高中英語教學的實效性也就可以得到明顯的提升。
(二)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擴充高中英語課堂知識容量
提升高中英語教學的實效性,意味著要提高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密度,加快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節奏。而信息技術的運用,則可借助大屏幕將更多的教學知識呈現出來,并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分析、討論以及練習機會。如果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將教學重點、練習重點以及復習重點制作成課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自主學習,那么不僅可以節省學生的學習時間,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二、運用信息技術提升高中英語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一)巧用信息技術,提高預習效率
從目前情況來看,高中生英語學科預習的效果參差不齊,導致有的學生在上課時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從而容易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的心理,對于教師授課會產生障礙。為此教師要巧妙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進行預習,激發學生自主預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Women of achievement”一課教學之前,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將本節課主要涉及的詞匯、短語、句型等以電子課件的形式上傳給學生,準備幾個趣味故事融入課件中,作為學生課前預習的素材,用趣味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預習產生主動性。與此同時,引導學生在線上閱讀這些內容,在閱讀過程中結合教材內容標注出本節課的重要知識點,在標注之后通過線上線下查閱資料的方式弄清楚這些知識點的讀音、釋義、主要使用方式等,對本節課將要學習的內容有整體的把握,這樣學生在聽課時可以更加具有針對性,從而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
(二)利用多元信息化,拓展課堂教學內容
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課堂是多元化的,信息技術具有多元的方式、多樣的內容,不僅能拓展課堂教學的范圍,也能利用多元的方式讓課堂教學更具有創新性。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方式越來越多變和靈活,它囊括了聽、說、讀、寫的各種學習模式,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充足的學習體驗,使得課堂內容從平面的書本知識拓展到立體的空間知識上來,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利用多樣的信息技術,將各類元素相結合,通過融合的方式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視聽體驗,使得課堂更具有創新性。
以 “Festivals and customs”教學為例,節日和習俗是文化中的精髓,而各個地域的風俗習慣因為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學生單純在課堂通過書本很難切身體會不同文化和習俗的內涵,而借助多元化的信息技術,就有可能將真實體驗搬進課堂。教師可以借助虛擬的現實技術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將異地風俗和習慣,甚至是異國的風俗習慣都引入課堂,供學生在現場真切地體驗,同時還可以借助音視頻設備,為學生開展情境演繹提供豐富的配樂和背景,將大大提升課堂知識的豐富程度,充實了課本,使得課堂內容更飽滿,也使得學生學習范圍更多元和廣闊。
(三)借助信息化平臺,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
在英語學習中,交流與溝通往往是提升英語能力的關鍵因素,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溝通渠道才能幫助他們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提升應用能力。而借助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平臺,包括學習平臺和交流平臺,讓學生在立體的空間交流中獲得更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從而化解對英語交流的心理壓力,從而更自主地去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引導學生有效地借助信息化平臺,通過信息技術的支撐,讓學生在充滿交流機會以及知識素材的廣闊平臺中鍛煉自己,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以“Natural disasters”教學為例,災難是人們不想過多提及的話題,但災難來臨時又必須從容面對。那么如何從容應對各類災難,教師可以借助這個話題,為學生創建信息化學習平臺和交流平臺,通過容納海量的檢索知識,讓學生針對性地搜索主題下的更多拓展知識,同時還能進行小組間的互動交流,共同探討和完善相應的主題探究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如何有效地進行信息檢索和關鍵詞抓取,幫助他們快速地從平臺上獲取知識,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使用溝通交流平臺,用多樣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一起合作完成有關災難應對的探究活動。通過這種平臺的支持,學生知識獲取更快捷,也加快了他們驗證和檢驗想法的速度,靈活便捷的溝通更讓他們愿意去合作探索,愿意及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從而提升學生的認識,從方法上支持他們的自主能力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運用信息技術提升高中英語教學的實效性,具有較強的可行性。而要想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的運用效果,實現高中英語教學實效性的提升,教師不僅需要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拓展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自主能力,有效完成課堂學習。
參考文獻
[1]章玉龍.論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與信息技術教學整合[J].課程教育研究,2020(47):56-57.
[2]席有梅.探析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的整合[J].新課程,2020(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