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摘要: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是學生在校學習的重要能力,也是學生終身學習的重要學習能力,是新課程、新教學理念改革的精髓。自主學習的核心品質是我想學、我能學、我會學。自主學習有助于學生根據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動靈活地獲取知識和鍛煉能力,有助于挖掘學生潛在的創造力。這是英語教學中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筆者結合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探討了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自主能力;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普及,素質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最突出的區別在于,素質教育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高中英語教學也應改變原有的填鴨式和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謂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規劃、評價和調整自己的知識。自主學習避免了學生對學習的抵抗和不愿學習。一旦學生輕松愉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學習效率將大大提高,事半功倍。
一、影響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因素
1.“填鴨式”教學模式阻礙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目前,大多數英語教師都同意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然而,由于入學率的原因,他們在實踐中仍然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總想把所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忽視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這種盲目而緊迫的灌輸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而且阻礙了英語教學的全過程。
2.學生記憶機械化,缺乏學習主動性
在高中英語學習中,學生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機械地記憶英語,從而限制了自身思維能力的發展。長期以來,由于高考的壓力,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3.過分關注高考成績,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雖然教育部不斷強調高中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但在目前的高考模式下,大部分英語教師仍然用高考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成績。這種情況嚴重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阻礙了現代英語教學的發展。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1.注重實踐教學,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
有一定教學經驗的英語教師會發現,課堂上英語學習效率低下的學生往往缺乏學習英語課程的內在動力。這是一種持久而正確的學習內在動機,是成功學習英語的關鍵。正是因為缺乏這種動力,一些學生雖然學習刻苦,但考試成績不理想,往往讓他們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對于教師來說,首先要培養學生對英語課程的興趣,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加強實踐教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通過教學引導激發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讓每個學生為自己選擇一個英文名字或英文格言,學習一首自己喜歡的英文歌曲或英美文章,逐漸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這種實事求是的教學方式,還能產生學習的遷移,學習實例促進課堂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使整個教學課堂形成自主自發的學習動機。
2.創造開放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交流與合作,教師及時引導,形成自主學習的過程。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學習環境和教學任務的開放性,確保學生和教師能夠有效地用英語進行交流和互動,有效地開展自主學習活動,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更上一層樓。例如,在教學《wildlifeprotection》 中的在閱讀內容時,教師首先要從閱讀主題出發,幫助學生拓展相關教學內容,讓學生自由思考相關內容,然后為學生營造相關自主學習環境,以相關問題為導向,開放意識。接下來,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自主學習閱讀內容,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破壞野生動植物的圖片。再提出相關的問題“whatdo you see on the picture?”“ do you think what’s the reasonabout wildlife protection?”“what should do to protect them in thestruggle for survival?” 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問題的引導下,讓學生自主學習閱讀內容,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發展自學能力
學習知識后,可以通過實踐轉化為自己的能力,能力的提升可以更好地學習知識,形成良性循環。因此,當學生具有良好的自學能力時,他們的主動性就會得到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了一定的英語知識后,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并在實踐中收獲更多。因此,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耐心不斷地引導學生,與學生一起克服困難,消除學生的心理壓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此外,教師還應注意自身水平的提高,從學生的角度把握學生學習英語的規律,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時,引導學生自學的過程要有針對性。例如,指導學生如何做好準備,預習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如在作文指導中出現“The festival”主題的作文時, 教師指導學生羅列我國的主要節日“the 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Mid -Autumn Festival”等,以后如果同學們喜歡吃月餅,可以寫一些關于中秋節的文章。喜歡端午的人可以寫一篇關于端午節的文章。在教學的同時,英語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鍛煉自學能力。
結語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生能否自覺有效地運用學習方法是影響學生成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應用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永遠記住“掌握方法比掌握具體知識更重要”和“掌握方法必須在主觀實踐中實現”。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必須緊跟新課程標準的步伐,充分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多種策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生。新時代的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怡.培養學生自 主學習 高中英語的對策淺析淺析[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3(1):23-23.
[2]孫書敏.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自 主學習 能力[J].學周刊a版,2014(10):1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