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真
摘要: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是極為重要,也是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和人生成長奠定基礎的學科之一。而在語文的教育實踐當中,閱讀是重點的教學內容,通過閱讀的引導,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這也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體現。新課程的改革為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立足于閱讀實踐來實現更高的教學目標成為了教師們關注的重點。基于此本文作者就以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提升途徑研究為題結合教學實踐創新了教學方法,使得教學方法更高效也更科學,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同時也推動了小學語文課程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教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作為小學語文教育實踐當中最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閱讀不僅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語言水平的提高,還能夠使學生在豐富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當中提高自身的眼界,是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高的主要途徑。但是在傳統的閱讀教育實踐當中,不難發現部分教師對孩子自身的教學指導,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分析文章核心,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沒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弱化了學生的這種思維。構建行為學主義認為學生只有在不斷地探究當中去分析和理解,真正地體會知識產生的過程,才能夠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所以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引導當中,教師也需要尊重學生主體,做好引導閱讀,讓學生在豐富的文章當中實現自我的提升。因此教師要做好閱讀教學的現代化引導,真正地尊重學生主體,實現學生的多元和高素質發展。
一、持續默讀幫助學生掌握正確閱讀過程
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常常是對文章的表面意思進行理解并講述文章大致的內容,沒能夠深入到文章的內核當中體會文章的核心情感。我們要清楚的是閱讀的過程是以讀者為核心的不斷猜測的過程,需要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去推斷和驗證自己的假設,所以需要學生學會邊思考邊閱讀。但是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導致在閱讀的實踐當中并不流暢。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開展持續默讀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為閱讀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
以《金色的魚鉤》為例,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首先要通過文章的題目來引發學生的自主思考。例如提問學生:“通過文章題目,你們覺得此篇文章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文章題目,來激發其閱讀探究的欲望。然后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默讀,并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驗證自己的判斷。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閱讀前半段的內容分析之后人物的行為以及整篇文章的方向,并通過默讀來進行思考與驗證判斷。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過程,并能夠在邊閱讀邊思考的實踐當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二、分析閱讀讓學生能夠掌握文章的核心
每一篇文章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內涵與核心,在閱讀的過程中只有剖析作者的整個寫作思路以及寫作手法,才能夠真正地感悟文章的內核。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文章與分析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差,難以理解蘊藏在文章字詞里的核心情感,導致閱讀的效率并不高。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就要充分地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在字里行間剖析文章的核心情感,在不斷提高學生分析與理解能力的同時,也能夠使其掌握更加高效的閱讀技巧,為其之后的學習和人生成長奠基。
以《窮人》為例,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段落進行具體的引導分析。本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是描寫了整體環境的惡劣,在此過程中就可以讓學生從作者所描繪的背景出發進行具體的分析,進行屋內與屋外的對比來體現主人公桑娜的勤勞。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具體段落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在不同寫作手法的探究和理解當中把握文章的核心主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利用這些寫作手法來進行仿寫,或者是針對文章進行續寫。通過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能夠理解文章當中所運用的寫作手法,并且應用到寫作的實踐當中,從閱讀理解和寫作實踐兩個途徑出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課后的閱讀實踐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要想切地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絕不能夠僅僅依靠課堂的教學領導,而是應該將閱讀融入于學生的生活當中,激發起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培養起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這一理論的支持之下,教師需要從課后閱讀的引導教學出發,讓學生能夠在分析閱讀文章的同時講述自己的看法與觀點,并且創新閱讀形式,以此來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有效的提高其閱讀能力。
要想做好閱讀的課后實踐,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引導來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找出整個小組較為感興趣的文章內容,然后進行小組之間的剖析并了解文章的核心內涵。在此之后可以讓小組內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劇本的改寫,在課堂上以情境表演劇的方式展現給其他學生。在此之后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所閱讀的內容進行筆記的記錄,在課堂上開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探討交流活動,以此來培養學生閱讀和做閱讀筆記的良好習慣,也在不斷地探討與交流當中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其閱讀能力。
總而言之,新課程的教育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教師需要立足于全新的教學理念來不斷地創新教育形式,既體現學生的主體,也要做好教學的有效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自主分析和實踐探究當中豐富認知和提升自身的文學以及自我修養,從而實現素質教育培育完人的核心目標。
參考文獻
[1]劉衛華.會閱讀方法得閱讀能力——淺談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方法[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2):2.
[2]梁娟.芻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J].信息周刊,2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