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蓮
摘要:語文這門學科,它具有的思想性較強,需要學生有獨立的思考,擁有自己的見解和理解的一門重要學科,語文的學習貫穿于我們的整個人生,它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接受應試教育而學習的一門學科,更是為了讓學生接受來自于文化的洗禮,感受到文化所具有的獨特的魅力,形成自己的文化底蘊和氣質。小學語文是整個語文學習生涯的基礎,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帶領學生學好語文,引發學生獨立思考是一項重要且艱巨的任務。而提高教學效率,一直是教育上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只有效率提高了,才能保證教學質量,教師要不斷地發展進步,尋找提高教學質量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的學習,重點不僅僅只在老師對于學生的知識傳授上,語文是一門理解性和記憶性很強的學科,淺學輒止是不可行的,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理解記憶,將知識掌握熟練融會貫通,所以除了要將知識完整全面的教授給學生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帶領學習對知識進行鞏固復習,并在復習鞏固的過程中,對于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的加深理解,真正的學好語文。
一、學生學習復習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氛圍沉悶,學生積極性不高
復習課堂上,老師極易進入一個誤區,對于學生的復習,只是單方面的傳遞和灌輸,讓學生機械性的記憶,一遍遍重復所學的知識來進行復習,忽略了要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主動學習和理解知識,而不是讓知識機械的灌輸到學生的腦袋里。小學中學生的性格較為活潑外向難以掌控,對待事物也很容易不專心,在課堂中若不能讓學生的注意力進行集中,那么他們的學習效率也會變低。這樣的教學,導致課堂氣氛十分的沉悶不活躍,學生在復習時,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容易分散,對于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較低,對所學內容也不感興趣,也因此對于所學的知識難以理解透徹,更加難以通過復習來進行掌握和運動。
(二)學習方法不適,學生學習效率不高
小學教育面向的群體是小學生,大部分學生剛剛步入正式的學堂還未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因而在學習上有較大的困難,而很多教師的教育方式單一,統一的面向所有學生。而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習習慣和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導致單一的教學方式并不適合所有學生,使得部分學生難以適應統一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的學習和復習的效率降低,教學質量下降[1]。
二、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途徑
(一)改變教育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1.豐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氣氛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引入故事實例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理解知識,引起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通過小故事帶動課堂沉悶的氛圍,這種做法同時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記憶和印象,復習上,根據關聯的故事,便可以聯想到本次所學的內容,提高了復習的效率,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率。
2.改變教學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所適應的學習方式不同,教師應當適當的改變教學方式,對待不同的學生,教學的方式應該有所不同。教師可觀察了解每位同學的基礎的不同,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不一樣,分組進行教學,對待較為落后的學生,復習時可以適當給予幫助,將所學的內容帶領學生溫習一遍,將基礎知識幫助學生理解透徹,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知識;對于基礎較好,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除帶領學生溫習內容以外,可以適當對內容進行擴展,讓學生可以加深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進一步對于知識進行掌握。
3.帶動學生,與學生一起學習
很多教師在復習課堂上,僅僅是讓學生做練習習題對知識來鞏固所學的知識,或者自己對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進行理解和領悟。在教學課堂上,教師傳授完知識后,教師更應該在復習課堂上,以身作則投入的學習當中去,讓自己融入學生,與學生一起發現知識當中的問題,并且與學生進行討論,并加以解決,在于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更加通透。
(二)以學生為主導,鼓勵學生學習
1.讓學生當“小老師”,引發學生主動思考
“填鴨式”的教學已經十分落后,只是一味地由教師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對于提高復習課堂的教學效率沒有任何作用。教師在結束課程講解之后,應當布置任務,并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來對所學內容進行解讀和鞏固,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牢牢掌握和理解所學的知識。在復習課堂上,讓學生輪流作為“小老師”用自己的理解來講解已經學習的內容,并且解答老師所布置的問題任務,教師和剩余學生可在學生講解完成后對于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提問,然后由“小老師”進行進一步的解答。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獨立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對于知識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形成一個知識體系,有效提高復習和學習效率[2]。
2.成立學習小組,輔助學生學習復習
除以上之外,還可以讓學生自發的成立學習小組,組內同學各異,對于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見解,大家相互交流討論,總結歸納,能夠對于知識的學習理解更加全面系統。組內同學還可以互相幫助,課后有不懂的問題,學生可以相互幫助講解解決,教師適當的對其進行幫助,對于大家都難以解答的問題,教師在進行統一的講解。講解完成后學生可再次在小組內進行總結歸納,最終可以出具一份組內學習成果交由老師進行評價。學習小組的成立即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和復習,還起到了監督和督促的作用,學生之間互相幫助提醒,進一步提高復習效率。
三、結束語
總之,通過改變教學方式,以及開辟了各種途徑進行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的提高學習和復習的效率,學生的效率提高了,成績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會隨之提高。課堂作為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步驟,需要教師潛心鉆研教學方法,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對于知識的復習課堂也是教育當中的重中之重,只有照顧好教育的各個方面,才可以將教學質量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學會. 提高小學語文復習課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J]. 新課程學習:下, 2012(6):2.
[2] 柯朝暉. 有效開展小學語文復習課之我見[J].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4(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