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摘要:在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教育理念逐漸完善的當下,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也得到了全新的創(chuàng)新改革。教師應意識到數學教育的重要性,發(fā)揮其最大的教育優(yōu)勢,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準確率。同時,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錯題本這一教學資源,從學生的角度展開錯題本教學,正視看待小學生學習時出現的各類問題,幫助學生改正錯誤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錯題本;小學數學;教育作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6-
引言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數學知識存在著一定的學習難度,無法深入理解其中包含的知識內容,學生針對某類問題進行解析時,經常會解答出錯誤的答案。教師應正確看待學生的這一學習現象,真正的在課堂中做到換位思考,引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避免學生在錯題中出現較為負面的學習情緒。教師可以巧妙的利用學生的錯題資源,將其整合成為錯題本,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學習經驗以及學習技巧,理解學習數學知識重要意義。
一、引導學生正視錯題資源
教師展開數學教學時,需要強化課程教學的目標,使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得到更好的發(fā)展與成長。在小學階段課堂是學生吸收知識的主要場所,是完善學生人格,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地點。在小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教師應端正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包容學生在課堂中所出現的問題,使學生能在教師的尊重與信任下成長。但是,現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小學生的學習要求十分嚴格,認為學生出現錯誤問題是沒有認真思考與學習的后果,無法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錯題內容進行反思與總結。這類的教育觀念將會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下降,無法保障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使學生養(yǎng)成錯誤的學習觀念,不利于數學課程的高效發(fā)展。教師應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充分的在數學課堂中引導學生正視錯題資源,幫助學生總結并歸納錯題資源,發(fā)揮錯題中良好的教育價值。教師可以使學生將錯題進行記錄,統(tǒng)一集中在一個本子上,在今后遇到困難問題時方便學生翻閱。錯題本的創(chuàng)設可以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fā),讓學生了解到錯題的產生,是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產物。教師應意識到學生在課堂的主體重要性,幫助學生在錯誤中進行知識理論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激發(fā)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的心理思維,將更多的錯題資源滲透在學生的數學課堂當中。例如在《認識鐘表》這一課時當中,教師引導學生轉變對錯題的觀念,正視錯題資源的重要性,提高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并在課程講述時觀察學生的學習薄弱之處,引導學生將錯誤觀念與問題進行整理與記錄,促進學生正確認識鐘表內的時針、分針等內容,養(yǎng)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二、有效開發(fā)錯題本資源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中,教師若想要有效的建立錯題本教學方式,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態(tài)度所展開。設計出適合訓練現階段學生的試題,使學生能反復的鍛煉學習錯誤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能力以及應用實踐能力。錯題本資源的開發(fā)與運用,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的運用能力,從學生的根源處提高學習思路與學習方式,從而有效的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貫徹新課程與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教師應在數學課堂中巧妙的利用錯題本資源,幫助學生了解到錯題本真正的學習意義。在數學課堂的錯題本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主動表達自己解決困難問題的方式與方法,進行趣味性的角色互換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當做是教師進行錯題批改,并結合教師的角度看待同學出現的學習問題,在趣味性的教學中幫助學生清晰的意識到自己學習的錯誤之處,從而吸取他人的學習教訓與經驗,避免下次遇到類似的問題。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啟時,引導學生觀看錯題本,加強錯題整合的記憶,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重點與難點。
例如在《1-5的認識和加減法》這一課時當中,教師在課堂采取趣味性的教學方式,轉換師生角色關系。使學生扮演教師角色進行錯題本的批閱,幫助學生直觀了解自己在1-5的加減法中存在的錯誤認知,及時的轉變自身的學習錯誤,并將其記錄在錯題本當中。
三、合理運用錯題本的方式方法
學生要有效的將錯題整理到錯題本當中,方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進行快速翻閱與學習。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將錯題進行重寫,考核學生是否有在錯題本中進行反思與總結,加強學生糾正錯題的意識,形成長久的錯題記憶,方便教師在課堂中開展多樣化的教學。為方便學生翻閱錯題本內容,學生可以在錯題本中設計一個學習目錄,將錯題從定義、概念以及課題幾方面進行標注,對每一個模塊的內容進行具體的解析與思考,并在一旁進行正確步驟的記錄。這樣可以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方便學生仔細分析錯題本內容,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錯題的理解與認知,減少學生尋找錯題的精力。
例如在《認識圖形》這一課時當中,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圖形的定義與概念,創(chuàng)設直觀的錯題本目錄,方便學生高效的記錄自己學習中的錯題內容。并引導學生在今后的圖形學習中進行錯題本翻閱,加強錯題的認知與理解。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的教育行業(yè)也應進行轉變,將創(chuàng)新意識滲透在各個學科當中。巧妙的利用錯題本的教學方式,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鞏固自身已有的數學知識理論。
參考文獻
[1] 徐才讓.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糾錯”[J].基礎教育論壇.2020,(28).69-70.
[2] 宋金蘭.淺談小學數學的糾錯教學[J].數學大世界(上旬版),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