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文
摘要:計算題作業是專門為了提高學生計算方面的能力而布置的專門訓練,是小學數學課堂尤其是計算題教學內容的重要補充部分,對于學生吸收和鞏固數學課上計算題的相關知識起著重要的作用。一直以來,小學數學低年級的計算題作業在被布置的時候通常以單一重復的計算式子的形式出現,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感到枯燥和乏味。因此,如何針對低年級小學數學的計算題作業進行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題;作業設計
小學低年級中數學計算題的作業設計,一方面要注重與課堂上所講的內容的聯系性,另一方面也要能夠通過作業的設計來發展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并且將學生這種思維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因此,計算題作業設計的科學與否是最為首要的問題。本文將通過三個方面來介紹如何科學地對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生的計算題作業的設計。
一、計算題作業設計要具有實踐性
計算題作業的實踐性指的是計算題作業內容貼近生活,具有可實踐性,學生可以通過計算題掌握數學知識,從而進一步應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在做計算題練習的時候,如果僅僅從大量的數學計算入手,他們非但不會學好數學,反而會因為不能體會到數學的價值而討厭數學。因此,計算題作業的設計要借助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尋求解決方法,從而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例如,在《加與減》的教學過程中,針對于“乘車”這一模塊的作業設計,老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天在乘坐公交車的時候,自己計算一下上下車的人數,在實際生活中通過計算鍛煉自己的計算能力。具體來講,比如學生上車之前,發現車里有15個人,學生上車后發現多了4個人,那么此時車里有多少人,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計算來得出準確結果,對于每一次上下車的人數都記在心里進行計算。學生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觀察和計算乘車的人數情況,來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和樂趣所在。
二、計算題作業設計要具有層次性
學習數學對于每一個低年級學生來說是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同時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數學的必要和價值。但是低年級學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學習數學計算題知識方面的能力和條件是有差異性,即不同的學生對計算題知識的掌握不同,計算快慢,計算準確度,以及計算興趣等等都會表現出不同,因此最終數學計算知識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得到的發展也不同。對此,小學低年級的計算題作業設計要能夠體現個體差異性,秉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分層次設計計算題作業,這個層次可以具體表現為:第一層,簡單;第二層,略難;第三層,困難。老師將計算題作業針對不同能力的低年級同學按照難易程度進行劃分布置。
例如,在《數一數與乘法》的教學過程中,針對于計算題基礎知識掌握不牢的低年級學生,老師設計計算題作業時要盡量保持在第一層簡單的水平,老師可以給出學生30顆糖,讓學生學會數數,引導學生先是1顆1顆數,1,2,3,4,...然后讓學生2顆2顆數,2,4,6,...最后讓學生5顆5顆數,5,10,15,...因此,這種相對簡單的計算題作業通過從最基本的數數入手來幫助基礎較差的低年級學生打好基礎。針對于中等學習能力的學生,老師在設計計算題作業時可以給出排列好的圖片,圖片上有15個氣球,這15個氣球有3行,每行有5個。引導中等水平的學生學會用“每行多少個,有多少行,一共有幾個”來學習列出乘法式子。針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給出一些具體的生活情境,比如媽媽買雞蛋,提了三個袋子,每個袋子裝了9個雞蛋,那么一共買了多少個雞蛋。這樣一來,對不同層次的低年級學生采取不同的計算題作業設計,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讓學生得到了針對性的發展和教育。
三、計算題作業設計要具有開放性
計算題作為數學運算,其結果往往是唯一的。但是針對于低年級學生的計算題作業設計卻是可以具有開放性的。這種開放性指低年級學生在做計算題作業時,答案可以從開放的角度來回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發揮了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將自己的做題思維與要解決的問題進行關聯,引發自己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
例如,在《加與減(算的對嗎)》的教學過程中,作業設計給出計算題“小明去書店買書,買了一本動畫書132元,買了一本語文書57元,售貨員阿姨說一共189元,請問阿姨說得對嗎,一共多少元,請你驗算一下”。對此,低年級學生在解答時就可以從開放的角度來解答,一共是189元沒錯,但是驗算的方法不止有一種。第一種可以用加法計算132+57=189,第二種可以用減法189-132=57。這兩種驗算方法都是正確的。通過這種開放性的作業設計學生的思維也有了一定的發散性。
四、計算題作業設計要具有形式多樣性
從低年級學生的角度來看,形式多樣的計算題作業更加具有吸引力。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能力受情緒的影響較大,所以增加計算題作業設計的形式多樣性能夠激發他們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因此,計算題作業設計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設計:1.動手作業。在《2-5的乘法口訣(做家務)》的計算題作業設計上,老師就可以布置動手性作業,讓每個學生在每天吃飯前,主動擺椅子,數人數,擺筷子,擺碗。這樣的計算題作業通過讓學生親身實踐進而體現學習數學的價值和樂趣。2.口語作業。計算題的學習不能只靠眼和手,還應當讓嘴也動起來。在《6-9的乘法口訣》的作業設計中,關于“做個乘法表”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作業的設計不光要讓他們能夠寫出來,同時還要讓學生們記下來,背會了。這就需要學生們每天朗讀和背誦乘法表,在動嘴的同時,提高了計算能力,也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3.書面作業。書面作業強調用筆來回答,用筆來書寫的能力。在學習《加與減(一)》的過程中,針對減法運算的作業設計,可以出一些填空類的提醒,比如13-5=?,67-29=?等等,這類數學運算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是最為基本的內容。
結語
小學低年級學生計算題作業設計是需要老師用心去挖掘教材,聯系生活實際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小學數學中計算題的興趣。一個科學的計算題的設計可以使學生在很小的時候就樹立起對于數學計算的正確認識,讓他們愛上計算,愛上數學。因此,在設計計算題作業時一定要考慮到實踐性、層次性、開放性和形式多樣性。
參考文獻:
[1] 林紅梅.小學數學作業優化設計思考[J].求知導刊,2016(9).
[2] 王瑞琳.淺談小學數學低年級作業優化設計.文理導航.2015.
[3] 王秀艷.小學數學作業的優化設計.[J]學園.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