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寶林
關鍵詞:數學思想;小學數學課堂;數學思想滲透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6-
數學思想的培養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界普遍認為,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字、形狀、符號和具體形象的有效認識以及靈活組織應用,代表著學生數學思想的進步,也是他們應該具備的數學思維能力。換句話說,學生不僅要能夠根據概念定義辨識出以上內容,而且可以自發地應用這些知識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只有如此,學生對于各種數學概念、公式和規律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理解,依靠自己的思維能力達到各種目的,進而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價值,持續進行有效的數學探索。
一、數學思想概述
數學思想不是簡單的使用數學知識技能的方法,而是對此類方法的思維指導。數學思想具有包容性和普遍性,所有人在使用數學知識技能時,無論是否達到了目的,效率如何,都反映著他們的數學思想。比如對于一名小學生來說,在解決乘法問題的時候既可以直接使用乘法知識,也可以將相同的數字反復相加,其反映的本質上的問題其實是數學思想上的差異,前者明顯比后者有著更強的數學思維能力,這種思維能力指導著他有效地使用了更為復雜的數學方法。
因此,數學思想的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回到剛才的例子,只會加法的學生也許可以解決一些簡單的乘法問題,只要他能夠明白乘法的涵義。但是,當問題本身越來越復雜,他所掌握的這種針對狹窄范圍內特定問題的數學方法就會逐漸失去作用,不再能夠成為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但是,只要他的數學思想能夠得到提升,意識到乘法的存在并掌握其規律,就能開辟出一個全新的天地,得到的是更加廣闊的思路以及數學抽象能力的增強。只要學生的數學思想能夠越來越完善,數學方法的掌握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二、數學思想價值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已經可以發現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價值。這里再展開更詳細的闡述。解決數學問題需要特定的思維和方法,而這些思維和方法的背后就是數學思想。事實上,學生想到數學問題正確解決方法的過程,是在發現數學問題,分析數學問題的結構以及對自身認知的調動過程中產生的。判斷數學問題的結構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解決方法的選擇乃至靈活有效地方法應用,是非常重要的思維過程,也是學生是否具備較完善的數學思想的重要體現。
例如,在學習負數的時候,教師向學生提問從-2到0有幾個整數,學生一般都能回答有一個數字,-1。但是,如果教師將之轉化為一個現實問題,如從地下-2層到地面,以及從地面到地上2層,所要經過的層數是否一樣,有的學生就會犯錯。這些出現錯誤的學生就是沒有正確判斷這個數學問題的結構,將之視作一個簡單的數學計算,沒有意識到現實生活中不存在“0層”這個概念。這就是學生在數學思想上的不足,不夠靈活,沒有將其他領域的知識經驗也作為思想的營養。
三、數學思想滲透
由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認識到滲透數學思想的重要性。不過,相比于已經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的抽象性更強。如果教師直接向學生講解數學思想是什么,必然很難得到學生的理解。所以,教師應該采取更加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學生去感受、應用和豐富自己的數學思想,以取得“潤物無聲”般的效果。鑒于小學生數學思想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時他們已經有所領悟,但還沒有與具體的數學方法聯系起來,這時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去進行猜想,然后再去驗證,回顧自己的思維過程,完成認知的構建,實現數學思想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時,會涉及到不規則圖形。這時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去猜想,可以用哪些方法認識這些不規則圖形,和自己以往學習過的面積計算方法結合起來。有的學生會意識到可以采用拆分的方法,但是拆分的方式不合理;還有的學生則選擇了補全法,但應用中同樣存在缺陷。這時教師要做的不是糾正學生,而是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去嘗試和交流,直到能夠對上述兩種方法進行正確的應用。學生完成之后,得到的就不僅是對兩種方法的掌握,更是思維能力與數學思想的增強。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做好教學思想的滲透工作,要鼓勵學生的自主思維活動,讓學生去探究數學方法的具體應用,而不是只要求學生對著一些固定的方法反復應用。相信在大家與學生共同的努力下,小學生的數學思想一定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成為他們在數學學習道路上的強大動力。
參考文獻
[1]王茹. 論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之滲透[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9(1):2.
[2]王俊英. 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與探索[J]. 科普童話:新課堂, 20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