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向暉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數學思想;數學思想滲透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6-
在當前的教育工作中,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越來越注重對學生數學思想的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理解和應用,其實都來自于數學思想。比如學生遇到某些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時,可以自然地想到運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這就是學生具備一定數學思想的體現。而在應用的過程中,學生的數學思想又會進一步鞏固,涌現出學習和運用數學知識的熱情。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向學生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讓學生具備主動學習與運用數學知識技能的意識與能力,使之成為學生在數學領域持續成長發展的源動力。
一、數形結合,有效理解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數形結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數學思想。也就是說,學生能夠用數量關系來表示和理解具體的圖形,或者反其道而行,用圖形來理解數量關系。數形結合思想能夠幫助學生將比較抽象及難以理解的數學問題轉化為更加直觀生動,易于學生理解的形式。為了將數形結合的思想成功滲透給學生,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動腦,在教學中經常將數量關系和圖形結合起來,讓學生認識到二者之間的緊密聯系。在課后練習中,也應加大相應內容的比例,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例如,在學習面積的時候,就是培養學生數形結合思想的好機會。一塊區域的大小,可以用數字的形式來表示,還能非常方便地進行對比,對于剛剛接觸面積知識的學生來說是一種非常新鮮的體驗。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嘗試畫出或展示一些看起來大小非常接近的圖形然后讓學生判斷面積,讓學生熟悉這種通過數量關系來認識圖形的思想與方法。隨后鼓勵學生自己畫出各種圖形進行對比。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則要鼓勵學生回去之后嘗試判斷家中各種事物的面積,帶給學生新的生活認識和體驗,鞏固數形結合思想的培養結果。
二、數學轉化,降低學習難度
除了數形結合思想之外,數學轉化是數學思想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上文已經提到,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很強,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降低。而通過數學轉化思想,學生能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重新組織起來,將較為困難的數學問題轉化為難度較小的問題,讓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更加輕松自如,也能深刻體會到數學學科及數學轉化思想的神奇之處,激發并保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學習時多加嘗試,加深學生的自主體會。
例如,在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為學生示范:將其中的一個兩位數轉化為兩個一位數的和,這時兩位數乘兩位數就可以變成兩個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和。然后師生雙方共同創造更多的練習,讓學生多加嘗試并總結其中的規律。或者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對比兩位數乘一位數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鼓勵學生將已學知識遷移到新學知識上,并讓學生在練習中尋找二者之間的異同,最終成功完成對知識的轉化與拓展。以上方式都能降低學生的難度,同時又能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實踐應用,鞏固滲透成果
上文已經提到,數學思想的培養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理解數學知識,而且也意味著學生能夠在面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時自主地意識到應該采用何種方法并得出正確的結果,對于提升學生的生活能力,增進學生對數學知識重要性的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考與應用習慣都有很大幫助。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內外鼓勵學生對于數學思想的實踐應用,鞏固數學思想的滲透成果,對于學生在生活中的新發現,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并積極組織學生之間的交流分享。
例如,在學習“復式統計表”時,這部分知識同時體現著數形結合與數學轉化思想。首先,數量關系被放在了表格中,表格在學生眼中就是一種形象,能夠讓數量關系更加直觀,更好理解。其次,通過復式統計表,能夠將現實問題中的關鍵數量關系提取出來,轉化為表格的形式。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這部分知識,在課堂上積極與學生交流互動,了解學生對哪些現實問題感興趣,并帶領學生在課堂上運用復式統計表加以解決。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則根據學生的能力與興趣方向設計問題,讓學生有興趣展開主動探究,鞏固學習成果。
總之,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滲透非常重要。教師對此要予以充分的重視,要吸引學生的主動思考,提升學生的思考成果。只要堅持下去,一定能夠取得優秀的教學成果,為學生今后思維能力的成長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吳培玉. 簡析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實踐[J]. 天津教育, 2020(22):2.
[2]錢張培, 劉效麗, 李娜. 例談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數學化思想[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