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娜
摘? 要:目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觀念,已經滲透到課程標準之中,引起了普遍的重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只有培養好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才能提升學生的關鍵能力及必備品格,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和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鑒于此,本文對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互動交流
一、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教學現狀
(一)小學英語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存在問題
在傳統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都是比較單一的。一般就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知識,然后學生在座位上聽課,教師講什么學生記什么,這樣并不能夠讓學生進一步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和進一步理解,時間久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大打折扣。而且也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在很多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沒有進行有效的互動和溝通。學生覺得英語課堂非常的枯燥和無趣,自己的個性得不到釋放,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對英語學習失去了動力,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學習的質量。核心素養要求小學英語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思維,顯然這樣的教學模式是不符合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的,教師必須解決目前課堂中和學術溝通不暢的問題,為學生提供一個施展自己的機會,通過交流多了解學生的想法。
(二)英語教學方式有待提升
隨著時代的發展,英語教師也逐漸認識到了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目前學生學習的需求,但是教師在教學的理念和手段上還比較落后,所以就影響到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教師在教學方式方法上無法及時創新,不能夠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做出更多的嘗試,所以學生學習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視野得不到拓展,這不僅不利于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也影響到了核心素養的滲透。教師在課堂氛圍營造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無法為學生創設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不能夠有效地被調動參與到活動中,逐漸對英語課堂產生了疏離感,進而影響到了閱讀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二、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一)深化讀物素材
結合實際英語閱讀來看,現階段閱讀文本主要以教材為主,讀物素材作為英語閱讀重要載體,其所蘊涵的知識體系、價值觀念、文化素養均可傳達給學生。在現代化社會背景下,面對繁多的網絡教育資源,教師應結合學生學情與教學內容合理挑選閱讀素材,在豐富的英語閱讀讀物素材教學中,學生更易基于閱讀提升整體英語水平。
例如學習“Pandas love bamboo”一課時,主要學習“animals”,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推薦學生閱讀Geronimo Stilton《老鼠記者》繪本,從動物的角度看待新奇的世界,學生在老鼠記者杰羅尼的帶領下展開奇妙旅行,在英語閱讀繪本幫助下學生可進一步深化英語認知,并起到拓寬學生視野的作用,除此之外,對于學生而言,英語繪本Harry Potter《哈利·波特》、Magic Tree House《神奇樹屋》等均為良好選擇。在實際教學中,為深化繪本讀物教學價值,教師應結合閱讀內容展開教學指導,引導學生真正理解閱讀文本內容,并于適當時機給予一定意見和指導,幫助學生展開閱讀判斷與歸納總結,以此在潛移默化中拓展學生閱讀思維,并加深其對英語知識的理解。
(二)創設相應情境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促進師生和生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這樣才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更豐富的英語語言知識,從而促進學生今后更好地發展。為了讓學生可以獲得良好的語言能力,有效地展開互動交流,教師要結合教學的內容創設一些特定的情境。借助情境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在情境中應用語言,提高語言能力,獲得核心素養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核心素養英語訓練》“Fengfeng’s birthday”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關于生日的話題,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因為這個話題和學生密切相關,他們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嘗試使用英文交流生日時間、生日希望得到的禮物等,從而有效地讓學生進行語言的訓練。
(三)借助網絡手段
在英語核心素養指導下,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要提供給學生更豐富的學習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可以自主開展學習,培養他們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手段進行教學輔助。比如微課這種形式,可以在課前分享微視頻給學生,學生完成自主觀看和學習,借助這樣的方式能夠大大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還能夠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
例如在開展“London is a big city”教學時,筆者為學生準備了一個關于倫敦介紹的小視頻讓學生學習本單元涉及地的單詞短語,借助視頻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升,有效訓練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強化互動交流
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應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效率基礎上,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質量直接影響課程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結合閱讀內容進行適當引導。除此之外,在核心素養指導下,教師應基于小學英語閱讀課堂構建新型師生關系,轉變課堂主體,圍繞閱讀教學展開互動交流。
例如在學習“Are you going to…”句型時,筆者拓展這個話題:“Are you going to go to middle school?”由學生自行展開閱讀,為深化落實師生互動,教師應結合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展開句式劃分,對教學新單詞展開一定講解,使學生更容易了解閱讀內容。展開閱讀教學時,教師可展開相應活動,師生圍繞“Middle School”展開討論,了解學生心目中的中學與中學生。
(五)培養文化品格
受東西方文化差異影響,英語閱讀與學生認知存在一定差異,為更好地提高學生閱讀素質與閱讀能力,學生應從西方文化角度進行初步理解,并結合生活實踐與中國文化深入了解英語知識點。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圍繞中西方文化差異展開介紹,在知識拓展中豐富學生閱讀,進而增強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四年級下Module 9 Unit 1“Did he live in New York?”時,筆者拓展了這個話題“Have you got any stamps from China?”在教學中區別了postcards和stamps,主要認識國家城市、明信片與郵票,并以郵票為切入點展開英語教學,面對教學中各個國家城市名稱的學習,教師可將其作為文化普及契機,從不同角度講解中美兩國文化差異,除此之外在Module 9中繼續拓展學習“I have got some Chinese chopsticks.”一課時,教師展開閱讀教學,圍繞教材內容進行講解時,教師可有意識地帶領學生感悟中國筷子文化,并與西方刀叉進行對比,再次落實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品格培養目標,從而實現有效教學。
(六)運用生活實例
對于學生而言,英語作為非母語學科,其學習難度較大,學生受到自身英語能力限制,導致無法切實了解閱讀內容中所蘊含的深層次意義,此時教師可在生活實例輔助下拓展閱讀教學內容。
以“Pandas love bamboo”一課為例,“Pandas love bamboo”句式簡單,學生對于熊貓也甚是喜愛,因此教師可引導其展開生活聯想;在“I often help my mum”閱讀課中,教師可將話題交給學生,學生自主發言討論日常生活中“help my mum”的相關事情,可組織進行小組討論環節,學生圍繞生活實踐進行分享。
三、結語
小學階段的學生塑造能力非常強。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積極地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并將最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到教學活動當中,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出發,根據教學的內容、教學的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興趣愛好等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責任編輯:陳華康)
參考文獻:
[1] 孫莉. 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 英語教師,2018,18(22):71-73+77.
[2] 嚴進. 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的構建研究[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