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芬
摘要:數學是特殊教育學校必修的一門課程,對培智學生思維、智力、綜合能力的培養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特殊教育學校開展數學教育時,合理地設計數學活動,為培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感受知識、學習數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達到良好康復教育效果。對此,本文針對小學特殊教育培智數學教學實踐展開分析和討論,并提出具體的數學教學實踐方法,給殘疾學生帶來福音,讓他們享受同等的教育資源,同時希望能與廣大同仁分享。
關鍵詞:小學特殊教育;培智教學;數學教學
特殊教育學校中的學生由于身心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缺陷,導致他們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落后于正常學生,為此,特殊教育學校就要重視對特殊學生德智體美勞等生活方面能力的培養,利用合理的手段進行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有效引導他們主動學習,促進其各方面能力的康復與發展,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全方面健康發展。數學是特殊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知識的特點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有極大促進作用,實施有效的教學手段,因材施教的創新教學方法,可逐漸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在特殊教育學校中開展數學教育勢在必行。本文中,筆者就以數學教學為例,從以下幾方面簡要地談談在特殊教育學校中,如何利用有效手段開展數學教學,培養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小學特殊教育培智數學教學的必要性
由于一些學生具有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的障礙,導致他們與正常的孩子有所不同,那么特殊教育學校就要承擔起一定的責任,采取一定的康復措施,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幫助他們減少先天障礙所帶來的不便,提高他們在社會中的生存能力,從而促進他們社會性發展。在《殘疾人保障法》的指導下,特殊教育學校必須平等地對待每一位特殊學生,給予他們參與社會生活的權利,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他們感受生活的美好,從而更有信心地面對生活。為此,在特殊教育學校開展有效的數學教育就非常有必要。教師應根據數學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對創設教學情境、融入多種元素、運用科學方法以及實踐活動,讓數學教學更加能吸引學生學習,讓特殊學生懂得學習,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從而在不斷地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數學能力。
二、小學特殊教育培智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特殊教育學校的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看,主要在以下幾方面存在問題:第一,數學這門學科對學生數學能力、學習能力及生活能力的培養都有著積極作用,然而特殊教育學校的數學教材編排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與特殊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夠貼切,導致特殊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常常遇到困難和阻礙,從而影響學生學習技能的發展;第二,在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面臨顧此失彼的情況,這樣既不利于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也會影響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和學習能力的提升;第三,特殊教育學校的數學教學內容較為單一,由于特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都不如正常學生,單一的教學內容,會阻礙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三、小學特殊教育培智數學教學方法
(一)營造良好氛圍,調動特殊兒童積極性
好的學習氛圍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前提。在小學特殊教育培智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得到最大發展。所以,在特殊教育學校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相互合作,幫助他們掃除數學學習的各種障礙,相互交流,相互鼓勵,促使每個特殊兒童都能參與到數學學習中。
比如,學校可經常組織特殊兒童開展一些數學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如結合特殊兒童的實際情況,開展一些娛樂性較強的數學游戲活動,或者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小組間的數學游戲比賽活動,這樣具有濃厚趣味性、競爭性的數學游戲活動,既有利于提高特殊兒童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又能豐富特殊兒童的生活,為他們提供與人交往的機會,進而提升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總之,特殊教育學校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讓特殊兒童感受到學校的關愛,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讓他們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三)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
特殊教育學校的兒童一般在智力方面都有一定缺陷,這給他們學習及對知識的運用帶來一定困難,使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發展受到限制,這對他們學習能力及生活能力的發展都有著直接的影響。為此,在特殊教育學校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理解能力差、注意力差的特點采取生活化教學方法,充分挖掘數學內容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化活動,使其在學習過程中獲取生活經驗,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適應能力。
(三)實施因材施教,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眾所周知,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殘疾問題,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差異化的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自信心得到提升,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激發特殊兒童的學習思維、數學素養,從而讓學生得到充分發展,有效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特殊教育學校中的學生與普通學生有很大的區別,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開展不同形式的數學教學活動,讓學生以愉快的情緒感受數學、學習數學,同時教師要給予正確的指導,在提高學生數學學習力的同時,幫助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中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為其將來走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強.如何提高特殊教育中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科幻畫報,2021(11):193-194.
[2]陸林梅.新課改背景下智障兒童生活數學生活化初探[J].求知導刊,2021(43):43-45.
[3]陳明艷.培智學校數學學科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28):193-194.
[4]賈云.特殊教育學校數學教學有效課堂構建方法[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17):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