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嬌
摘 要:小學是塑造學生性格最重要的階段,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深遠影響。小學班主任除了教授學生學科知識之外,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綜合素養。因此,小學班主任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效地開展德育工作。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不僅對人才的要求和標準產生了變化,小學生的成長環境也與過去的同齡人相比有了較大的區別。比如,小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各種各樣的信息,但是由于小學生缺乏辨析能力,所以很容易在大量信息的沖擊下出現心理、情感和道德意識上的波動。針對新時期的教學特點,小學班主任必須從滿足學生發展和適應時代需求的角度出發,完善德育工作,創新德育理念和德育策略。學校和家庭,也要為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在新時期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一、小學教育中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德育工作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在小學教育中開展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顯著的意義。首先,開展德育工作能夠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道德品質。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或者課余時間,班主任可以開展團結互助德育活動,促使學生養成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良好品質。久而久之,學生的思想精神、行為意識也會受到影響,最終成長為道德品質高尚和思想精神文明的青少年。其次,開展德育工作有助于學生改掉自身的不良習慣。例如,針對小學生浪費糧食的不良習慣,班主任可以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農民田間勞作的視頻,或者播放饑餓年代的視頻,讓學生認識到糧食的來之不易,幫助學生養成珍惜勞動成果和愛惜糧食的習慣。總而言之,小學教育中有效開展德育工作,對保障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二)德育工作有助于為學生注入新的學習動力
班主任定期開展德育工作,可以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使學生正確面對和開展學習。例如,班主任可以開展有關學習品質的德育工作,并運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關于求學的視頻資料,如《孟母三遷》《鑿壁偷光》《頭懸梁錐刺股》等。通過這些故事,學生能夠逐漸意識到原來自己的學習環境這么優越,那自己又有何理由不發憤圖強呢。這樣一來,學生在后期的學習中將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由此可見,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不僅對學生的道德思想和精神品質有所幫助,還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積極作用。
二、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學班主任對學生的德育教學必然要以學生為主體,要從當代小學生身處的環境和他們自身的特點出發。時代和學生都在變化,以往的教學理念和經驗不能完全適應新時期的教學。班主任應該首先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包括其道德品質和其他方面。因為只有直接面對學生,班主任才能真切地體會到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才能了解到底是哪些因素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產生了影響,從而找到問題的癥結,探究有效的德育工作策略,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了解學生有多種途徑,為了保證所掌握的情況足夠準確,小學班主任應該多管齊下。在學生層面,要關注學生日常的在校表現,做好記錄和分析。另外,還要定期展開問卷調查,通過問卷了解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心理狀況,從中分析學生的道德認識水平。在學校層面,班主任要加強與其他任課教師的交流與溝通,了解學生在其他課堂上的表現。另外還有家庭層面,要通過家庭溝通了解學生在家中的表現以及家長采取的家庭教育措施,作為分析學生道德水平及德育策略的重要依據。
(二)給予學生充分的關愛
小學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必然會發現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讓學生感覺到幸福的德育工作基調出發,班主任此時應該做的不是馬上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并責令他們改正,而是要對學生給予充分的關愛。因為很多小學生在產生思想問題的時候,通常是受到消極環境的影響。為此,班主任要通過關愛,讓學生明白到底什么是正確的友誼、什么是親情、什么是自我保護等,從根本上轉變他們的思想,為德育工作奠定基礎。例如,小學班主任通過情況了解,發現有的學生是因為家庭教育的原因而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有的家長的教育方式過于粗暴,造成學生“有樣學樣”,也通過暴力解決問題。對于這些學生,他們平時感受到的家庭關愛相對于其他學生較為不足。班主任首先要對他們給予更多的關愛,對他們的一些錯誤做法既要直接指出,又要耐心細致地講道理,得到學生的信任。同時與家長進行溝通,指導家長轉變家庭教育方式,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尊重,意識到不能傷害到其他人的自尊,得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積極利用家校合作開展德育工作
不科學的家庭教育可能對學生心理和道德發展方面造成的負面影響。反過來說,如果家庭教育積極有效,那么就能夠成為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的有力協助,產生教育上的合力。而且在新時期的背景下,如果家庭方面配合困難,比如很難控制和指導學生正確看待和使用互聯網,那么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甚至對學生的道德思想建設產生消極影響。所以,班主任需要不斷完善家校合作,發揮出家長及家庭教育在小學生德育教學方面的積極作用。例如,小學班主任應該積極尋求學校的支持,打造家長課堂,專門針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導。為了加強家長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應該在條件具備的時候帶領家長來校參觀,觀察學生在校的學習與生活狀態,以及班主任是如何開展德育工作的。要提醒家長,如果與學生之間產生問題,不要著急,更不要使用暴力手段解決問題,而要與班主任積極溝通,雙方共同尋找解決辦法。或者在與班主任產生教學理念的差異時,雙方要積極溝通,找到合理的解決策略。這樣學生無論是在校還是在家,就都能受到積極的影響,獲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是國家和社會的后備力量,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小學班主任必須重視對小學生開展德育教學工作,認識到新時期的教學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創新德育工作方法,提升德育工作質量,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奐祖.試論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J].考試周刊,2019(5):159—160.
[2]宋靜靜.小學班主任德育教學工作的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9(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