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背景下,將微課應用于小學語文網絡教學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還能夠構建高效的語文網絡教學課堂?;诖?,本文對微課進行了簡要概述,指出了微課應用于小學語文網絡教學中的價值,并探討了“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網絡教學中微課利用的有效措施,以期為小學語文網絡教學提供相關實踐性建議,促進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語文;網絡教學;微課
一、引言
互聯網背景下,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為小學語文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尤其是新冠疫情不時卷土重來的當下,微課在小學語文網絡教學中發揮著巨大的價值,對提升語文教學效果尤為重要。因此,教師要實現微課與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落實小學語文教學在模式和結構上的改革和創新,發揮微課在網絡教學中的獨特優勢,提升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為學生綜合素養和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奠定基礎。
二、微課概述
(一)微課的概念
微課指的是借助信息技術,依據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以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當前,對微課教學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相關專家學者對其都有不同的定義,但多數專家學者認為微課教學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組織引導學生針對某個知識點,如重點、難點或疑點等教學任務或教學目標進行教學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二)微課的特點
微課教學模式區別于傳統的課堂模式,這主要是由它的特點來決定的。
其一,突出主題,明確教學目標。在傳統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節課往往包含一個或多個教學目標,課程時間長,小學生的注意力相對難以持久集中,導致學生在課上容易錯過重點、難點,從而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微課的教學內容通常是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教學設計,比如重點、難點或某個專題,教學目標往往是讓學生對一個或一類知識點進行理解和掌握,信息集中且主題明確。
其二,短小精悍。微課教學視頻一般以不超過10分鐘為宜,這是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最明顯的區別,因此,對教師的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用凝練的語言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根據微課不同的使用階段進行劃分,可以分為課前預習類、課堂講解類以及課后鞏固類。微課應用于課前預習時,有助于學生提前對知識點進行初步了解,節省課堂時間,為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打下基礎;微課應用于課堂講解時,使微課服務于教師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微課應用于課后鞏固時,有利于學生對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鞏固課堂所學內容。
其三,實現資源共享?!盎ヂ摼W+”背景下,信息傳播的速度更快捷、信息資源實現了充分共享。微課這一創新型的教學資源,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師生借助移動設備進行在線溝通交流,教師向學生分享優質的微課資源,同時也可以向其他學習者進行分享。教師既可以借鑒其他教師的作品,也可以將自己的微課上傳到平臺,供他人使用,在共同學習和交流中,建設開放性的語文在線交流平臺。
三、微課應用于小學語文網絡教學中的價值
(一)對施教者層面的價值
首先,微課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工具,是對傳統小學語文教學課程資源類型的延伸和補充,微課的特點使其所設計的教學內容更易于教師使用和傳播。不同學年所學內容有很大差異,進入中高年級以后教材中會增添相對多的文言文和古詩的學習素材,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必要播放一些視頻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但視頻過長的話教師需要用專業的軟件進行剪輯和加工,會造成教師的教學負擔,而微課的出現可以使這一問題迎刃而解。
其次,微課能夠促進教師專業知識的專業技能的提升。教師想要制作一個優質微課的話,就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探究,選取恰當的知識點,對微課做好過程的設計和重點、難點的剖析,在課堂講解時教師還要充分考慮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針對課后習題的精準設計。由于微課的時間要控制在10分鐘內,在短時間里對一個知識點講解透徹是不容易的,微課的制作對于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制作微課的過程也是不斷提高教師教學專業素養的過程。
最后,微課的應用促使教師跟上信息化課程建設的步伐?!盎ヂ摼W+”背景下,教師要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發展。教師除了積累教學經驗和提升專業學科知識外,信息時代教師也應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勇于接受一些信息時代的新工具。小學語文教師在制作和應用微課進行教學時,首先能夠靈活熟練地運用微課制作軟件,在精心準備的課件中增加聲音和配樂,同時還要在網上對一些媒體資源進行搜集,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自然能得到相應的提升。
(二)對受教者層面的價值
一方面,微課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教育教學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長時間記憶。相關理論認為知識如果以圖式的形式儲存在頭腦中時,可以減少工作記憶的負荷,而且圖式能夠根據信息不同的使用方式進行知識的重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理想的模式對學生施加適宜的認知負荷,有助于學生主動、有針對性地圍繞知識點進行滿負荷的高效學習。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使其一般只針對一個教學目標進行設計和教學,并且是以視頻或圖片的形式呈現,使學生可以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另一方面,微課應用于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核心素養理念下,教學的主體地位發生了轉移,教師所設計的微課內容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需求,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由于微課短小高效,學生可以根據微課的內容自行進行預習和復習,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互聯網+”背景下,微課在小學語文網絡教學中應遵循的原則
第一,遵循微原則。微原則是微課最主要的特點之一,表現在微課的資源容量小、微課的時間短、選課的選題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所制作或選取的微課時長應控制在10分鐘以內,所制作或選取微課教學內容也應該以某一具體重點、難點問題為準或以某一具體知識點為準。
第二,遵循以學生為中心原則。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其目的是服務于學生,所以學生的最終學習效果是衡量微課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內容的設計時,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程和教學素材的選擇。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清楚學生的興趣愛好,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知道學生想學的是怎樣的內容以及喜歡通過什么樣的形式來學習。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原則,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望。
第三,遵循交互性原則。對于小學生來說如果單純文字性的講述,勢必會使其感到枯燥無趣,因此,教師所設計的微課內容要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微課設計中需要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適當插入相關的視頻和圖畫,使微課內容更加靈活生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學生樂于參與其中。
五、“互聯網+”背景下,微課在小學語文網絡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精準把控微課教學內容,保證微課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學主體正逐步由教師向學生轉變,教學主體的轉變并不意味著教師的作用削弱了,相反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只有在教學中對學生給予正確的引導才能真正發揮學生教學主體的作用。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要加強對微課在小學語文網絡教學中重要作用的認識,對微課教學主題和目標做到精準把控,挖掘教材中與微課教學契合的素材,這樣設計出來的教學內容才能使教學主題與微課模式緊密聯系,才能使微課教學順利有效地開展,保證微課教學的有效性。
比如,對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火燒云》一文進行教學時,文中火燒云的顏色是色彩斑斕的、形狀是瞬息萬變的,如果單純依靠小學生的想象將抽象的文字轉化為生動、形象的畫面有一定難度,學生可能無法很好地感受火燒云色彩和形態的變化。教師就可以結合課本內容對微課的主題進行設定——“絢爛多變的火燒云”,組織學生通過視頻或圖片觀看火燒云色彩和形態的變化,加深學生對課文中描寫內容的印象和記憶。在做到明確教學主題的同時,教師還要重點突出微課教學的“微”特點,在短時間內有效達到教學目標。教師自身對微課在小學語文網絡教學中有了充分的認識,才能精準把握教學內容,從而明確微課的教學主題和目標,保證微課教學的有效性,從整體上提升語文網絡教學的質量。
(二)巧妙導入網絡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普遍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在線下課堂教學中,教師會對學生的言行進行相應的規范,但是網絡教學中學生脫離了教師的管控,教學活動難以保證順利實施?;ヂ摼W+背景下,教師對于前期課程導入的重要性都有一定的認識,并對有效的導入模式和方法進行不斷的實踐探索,這種以微課為載體的新型課程導入形式應運而生。首先,教師要對微課的導入進行精心設計,依據微課內容具備的圖文并茂、形象具體的優勢,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保證網絡教學的教學效率。其次,教師所制作和選取的微課內容要有趣味性,并將微課巧妙地導入到網絡教學當中,使學生能夠長時間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為后續網絡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比如,對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冀中的地道戰》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微課導入法,也就是在網絡課程開始前不告知學生具體的教學活動,而是先通過微課資源向學生播放一段經典電影《地道戰》的片段,通過視聽的刺激來吸引學生,讓學生對地道有初步的認識,并鼓勵學生對地道的特點和樣式進行歸納總結,在中國人民的聰明智慧和敵人的兇狠殘暴鮮明對比下,突出地道防御之奇,同時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這也符合《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的教學理念。
(三)借助微課創設教學情境,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
微課應用于小學語文網絡教學中,為學生帶來了一種區別于傳統學習模式的新型學習體驗,既能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又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由于學生的學習體驗是在一定情境中形成和加強的,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極易受到教學情境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網絡教學時,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利用微課創設教學情境,從而推動學生情感和智力的發展,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比如,在學習文言文《晏子使楚》時,由于歷史久遠、小學生欠缺相應的知識儲備,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對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網絡教學時,就需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足夠的認識,利用微課進行情境化教學,使學生在晏子出使楚國時進城門、見楚王、赴酒席這三個小故事的情境中去感悟和體會,促進學生進一步認識和理解教學內容,可以有效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減少學生的理解偏差,保證學生在網絡教學中的學習質量。
(四)利用微課解決重難點,提升網絡教學效果
由于受先天遺傳和后天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小學生在理解水平和認知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在小學語文網絡教學中,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進行精準把握,使教學活動有條理性,這是提升網絡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微課這一創新型教學模式融入網絡教學中,有助于學生快速掌握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內化于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
比如,在進行《記金華的雙龍洞》網絡教學時,教學的重點是找出作者的游覽順序、教學的難點是理清課文段落大意。教師所制作或選取的微課內容就可以以游客的視角出發,帶領學生跟隨著作者的游覽順序去探索,讓學生可以對雙龍洞洞外、洞口、洞內的景物特征有清晰的認識,學生通過微課課件如同置身于雙龍洞一般,學生在理清游覽順序以后,就會比較容易地進行段落大意的概括,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感受作者描寫的景物,深刻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達到提升網絡教學效果的目的。
(五)通過微課拓寬學生視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僅針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學生很大程度被束縛在課文內容當中,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微課應用于網絡教學中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將互聯網平臺中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與學生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融合,這是對教學內容極大的突破。在小學語文網絡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后,可以通過微課為學生呈現更多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點,達到對課本內容的有效外延,讓學生有更多接觸和學習課外知識的機會,通過教師科學合理的引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取課外學習內容,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在小學中高年級教材中增加了較多古詩詞和經典名著的教學內容,比如五年級下冊第五組中就包括了《將相和》《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四篇經典名著選文,而六年級下冊第六組中更是包含了《七步詩》《鳥鳴澗》《芙蓉樓送辛漸》《江畔獨步尋花》等十首古詩,這些經典名著和古詩詞都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象征,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思想價值觀,教師有必要通過微課進行相關內容的拓展,引領學生步入文學的殿堂,這會極大地促進學生文學素養和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背景下,教師要加強對微課的認識,明確微課在小學語文網絡教學中的重要價值,并在網絡教學中遵循微課的應用原則,充分發揮微課在網絡教學中的優勢,運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將微課應用于小學語文網絡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保證微課教學的時效性,并在這一過程中,強化學生學習體驗、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宋澤權? ? 定西市安定區西關小學
參? 考? 文? 獻
[1]張存明. “互聯網+”時代小學語文教學的新特點[J]. 新課程(中),2017(08):102.
[2]蔡丹迪.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研究[J].亞太教育,2016(16):25-26.
[3]施筱蕓.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教學研究,2020(14):73-75.
[4]王艷紅.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研究[J].學周刊,2017(04):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