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紅琴
摘要:目的:探究優質護理在老年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88例老年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優質護理,對比其護理效果及滿意度。結果: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對照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況明顯低于觀察組,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應用于老年肺炎護理中,效果可觀,能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并發癥概率,護理滿意度較高,值得運用。
關鍵詞:老年肺炎患者;優質護理;應用效果
前言
老年肺炎為呼吸科常見疾病,患者多表現為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嗜睡、脫水、食欲不振、濕啰音等,該疾病無典型癥狀,易發生漏診或誤診[1]。該疾病主要病因為革蘭陰性桿菌感染、耐藥菌增多、混合感染等,其中革蘭陰性桿菌所導致的肺炎較常見,且老年人機體功能有所降低,易出現各類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2]。臨床治療該疾病常采用綜合治療,包含藥物干預、并發癥治療、綜合干預等,有效的治療離不開高效的護理。本次研究則優質護理模式進行干預,詳情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88例老年肺炎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4人。其中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為63-84歲,平均年齡為(67.45±2.73)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為62-85歲,平均年齡為(66.52±1.94)歲。將所有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進行對比,結果顯示數據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中所有參與者或家屬均知曉此次研究內容并同意參與。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經隨機分組后,據組別不同采用不同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詳情如下:
對照組:該組別所有患者采用常規護理進行干預,如監測體征、健康宣講、用藥指導、并發癥護理、飲食指導等。
觀察組:該組別所有患者采用優質護理進行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① 入院護理:患者入院后,主動向患者介紹醫院及病房環境,隨后將其帶入相應病房,詳細了解患者具體情況,制定相對應的護理干預方案,同時進行健康宣講,提高患者對疾病認知。
② 心理護理:長期疾病會影響患者心理狀態,易出現自責、絕望、焦慮等負面情緒。此時應隨時關注其心理狀態,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疏導,使其保持輕松愉悅的心理狀態,利于后期的治療。
③ 用藥指導:患者由于年齡問題,記憶能力有所下降,再加上知識水平不一,可能會出現忘記吃藥或不清楚用藥劑量等情況。此時護理人員可適當的監督患者,按時按量,謹遵醫囑合理使用藥物。
④ 飲食及運動指導:治療期間可制定相應的食譜,叮囑患者注意飲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高營養、補氣益血的食物,合適搭配膳食,遵循少食多餐原則。據患者實際情況,建議其適當運動,需注意運動時長及強度,以自身不感到勞累為宜,以提高其身體素質。
⑤ 出院指導:指導患者出院,并叮囑出院后居家期間需注意的相關事項,如房間適當通風、做好保暖措施,防止著涼,適當運動提高身體素質,防止疾病復發。
1.3觀察指標
患者經不同護理干預后,對比其護理效果及滿意度,護理效果指標選取FEV1及并發癥情況,并發癥發生率= ×100%。護理滿意度則采用我院自擬問卷表,滿分為100,分值越高表明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經處理后,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進行分析對比,計數資料以[n,(%)]表示,卡方進行檢測,計量資料以( )表示,t值進行檢測,P<0.05表示數據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FEV1為(2.52±0.48)L,僅出現1例患者心力衰竭,并發癥發生率為2.3%,護理滿意度為(88.31±2.55);對照組患者FEV1為(3.61±0.46)L,出現4例心力衰竭,2例膿胸,并發癥發生率為13.6%,護理滿意度為(76.13±2.42)。對比FEV1,結果顯示(t=10.875,P=0.001);對比護理滿意度,結果顯示(t=22.982,P=0.001);對比并發癥發生率,結果顯示(x2=8.724,P=0.0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老年肺炎較為常見,且病因復雜較難確定,該疾病可為非感染性,但多數為感染性。老年人由于其機體抵抗力降低,患該疾病后,病情變換較快,且并發癥較多。多數患者患病后不久便出現脫水、缺氧、休克、心率失常等嚴重并發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治療該疾病多采用綜合性治療,包含用藥、并發癥治療、綜合干預等,臨床護理多為常規護理,該護理模式主要以醫囑為主、基礎護理易忽略、護理服務較為單一,屬流水作業式的分割式護理,不能滿足于該疾病的護理需求。
優質護理即全面、全程、專業的護理模式,更注重心理支持及人文關懷,該模式從傳統護理的功能制護理轉變為責任制整體護理,流水作業式的分割式護理轉變為責任包干制、全程、全面、連續性護理模式,其工作內容為全面履行護士責任、基礎護理細致化、專科護理專業化,從多方面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連續性的優質護理。本次研究則采用該模式,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對照組患者肺功能及并發癥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老年肺炎采用優質護理進行干預,其效果可觀,患者滿意度高,肺功能改善明顯,并發癥情況較少,值得運用。
參考文獻:
[1]王娜.探討優質護理干預模式對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疾病控制、并發癥及護理滿意度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16):2640-2641.
[2]宋福玲.優質護理在肺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智慧健康,2020,5(15):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