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層次分析法(AHP)運用多層次評估指標以及其在指標體系中所占的權值構成進行決策,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模型框架,能夠體現決策者的思維過程。運用AHP,基于浙江民辦高職的調研,構建民辦高職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分析教學評價指標在體系中所占權值。研究發現,各層元素對目標層的合成權重中“以生為本”“教學效果”所占權重最大。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民辦高職;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71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10-0018-04
浙江省高考報名人數從2007年的40.05萬人減少到2019年的31.5萬人,而高校數量基本保持不變。民辦高校是國家教育資源的補充,高職層次更是考生和家長的最后選擇,生源減少對民辦高職造成巨大沖擊。2019年,李克強總理提出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高職院校,為其培養一技之長。浙江省積極響應,大規模擴招,高職擴招給民辦高職送來了及時雨,增加計劃主要集中在單獨考試生源中。
教學評價是高校教學質量監控的重要手段,根據生源情況及時修改教學評價體系,對提升教學水平及教學管理水平意義重大。與時俱進的教學評價體系可以倒逼教師根據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生源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一、研究方法
運用AHP層次分析法建模。首先,構建遞階的層次結構模型,包含目的層(最高層)、準則層(中間層)、指標層(最底層)。然后,構造出各層的判斷矩陣,其中準則層是決策者的心目中的各要素及其比重。引用數字1至9及其倒數作為標度[1]來定義判斷矩陣倒數,若因素i與因素j的重要性之比為aij,那么因素j與因素i重要性之比為aji=1/aij。最后,進行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包括計算一致性指標CI(consistency index)[2] CI=λmax-n / n-1;查找RI值并計算一致性比例CR,CR=CI/RI,若CR<0.1時,一致性一般認為是可以接受,否則應作適當修正;接著進行層次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最后要得到各元素對目標的排序權重,從而進行方案選擇,總排序也需作一致性檢驗。
二、運用AHP構建民辦高職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在調研民辦高職學生、教師對評價指標態度的基礎上,運用標度法,通過專家咨詢,確定具體評價指標;運用AHP確定每個指標在指標體系中所占的權值;分析指標的層次結構及指標間的相互聯系。
(一)確立評價者判斷矩陣
常見的教學評價有學生評教、同行評價、專家評價等。其中,學生評教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得到世界各國重視。阿里莫里(1983)認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對教學目標的實現及教師教學觀察都有深刻了解。學生評教不僅方便實施,在統計意義上更穩定[2]。本研究目標層A為民辦高職教學評價指標體系,B為評價者,由學生評教、同行評價及督導評價等三方構成。
(二)建立遞階層次結構模型
根據課堂教學的評價者及評價因子建立遞階層次結構模型[3],如圖1所示。
上圖中,目標層A為民辦高職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準則層B為評價者構成,包含B1學院督導評教、B2學生評教和B3同行評教,其中同行評教一般有教研室其他教師評教、教研室主任評教或者部門分管教學的領導評教等構成。指標層C包含九項評價指標,分別是C1以生為本、C2職業素養、C3教學準備、C4課堂秩序、C5教學內容、C6教學方法、C7過程設計、C8學生參與及C9教學效果。
(三)指標權重、合成權重計算及一致性檢驗
根據民辦高職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層次結構模型,用標度法發放及整理民辦高職課堂教學評價調查表,通過統計分析形成各個層級的判斷矩陣[4],采用AHP分析法計算評價因子的權重。
1. 準則層的權重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在民辦高職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中,民辦高職教學評價者判斷矩陣是準則層。
如表1所示,CI=0.009,RI=0.58,CR=CI/RI=0.016<0.1,滿足一致性,因此判斷可靠。學生評教、同行評價及督導評價所占權重分別為0.549,0.241,0.211,生評教所占的比重最大。
2. 指標層的權重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1)B1維度的指標層權重計算及一致性檢驗。確定了準則層權重并進行層次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后,需進行B1維度的指標層權重計算及一致性檢驗。分兩個判斷矩陣,如表2所示,通過督導評教(B1)評價因子判斷矩陣-1,建立以生為本、職業素養、教學準備、課堂秩序、教學內容等評價因子的判斷矩陣;通過督導評教(B1)評價因子判斷矩-2,建立教學方法、過程設計、學生參與及教學效果等評價因子的判斷矩陣[5-9]。
如表2所示,從B1督導評教方面看,判斷矩陣-1的CI=0.015,RI=1.12,CR=0.013<0.1,判斷可靠;判斷矩陣-2的CI=0.020,RI=0.9,CR=0.022<0.1,判斷可靠。從權重來看,C9教學效果所占的比重最大,C2職業素養所占比重相對較小,其余指標比重差別不明顯。
(2)B2維度的指標層權重計算及一致性檢驗。接著,進行B2學生評教維度的指標層權重計算及一致性檢驗,分學生評教(B2)評價因子判斷矩陣-1及學生評教(B2)評價因子判斷矩-2個表格,建立判斷矩陣。
如表3所示,從學生評教方面看,判斷矩陣1的CI=0.005,RI=1.12,CR=0.O04<0.1,判斷可靠; 判斷矩陣2的CI=0.020,RI=0.9,CR=0.O23 < 0.1,判斷可靠。指標層從學生評教方面看,C6教學方法及C1以生為本所占的比重最大,C7過程設計所占比重相對較小,其余指標居中。
(3)B3維度的指標層權重計算及一致性檢驗。最后,進行B3同行評教維度的指標層權重計算及一致性檢驗,建立評價因子的判斷矩陣。
計算結果顯示,如表4所示,從B3同行評教方面看,同行評教(B3)中,C9教學效果比重最大,C5教學內容所占比重次之,C2職業素養所占比重相對較小,其余指標比重差別不明顯。
3. 各層元素對目標層的合成權重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為得出層次的總排序,需要計算指標層各因子相對于最高層相對重要性排序權重值[10-13]。本研究中層次A包含3個因素B1,B2,B3,下一層次B包含9個因素C1,C2,…C9,各層元素對目標層的合成權重如下表所示。
進行目標總排序一致性檢驗:CR=0.022<0.10,滿足條件。如表4所示,各層元素對目標層的合成權重,C1以生為本比重最大,C9教學效果所占比重次之,C6教學方法所占比重排在第三,其余居中,C3教學準備比重相對最小。
三、結論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2021年高職擴招約占總生源21%,面對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新型生源,因材施教,以生為本尤為重要。民辦高職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中,以生為本比重最大,旨在通過評教引導教師研究新型生源,適應高職生源變化新常態。《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在職業教育的內涵中強調職業教育活動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堅持面向市場、面向實踐、強化能力,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14]。
此外,教育部頒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了應將“課程思政育人”納入教學評價體系[15]。擴招背景下民辦高職的教學評價要引導教師“關愛、引導、轉化、激活”新型生源,圍繞培養全面發展的具有優勢品質和技能的職業人,自覺進行優良學風建設,實施學生行為養成教育。要從高職教育規律、特點和民辦實際出發,注重學生育訓并重,德技并修,使所有學生學有所得,各有所長。
參考文獻:
[1] Munier.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A Practical Guide[M]. 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4:332-339.
[2] Darling Hammod, L.,et al. Teacher Evaluation in the Organizational Context: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6:307.
[3] 矯永康. 改進模糊層次分析法在虛擬維修訓練評估中的應用[J]. 計算機工程,2014(10):314-317.
[4] 汪應洛. 系統工程(第二版)[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130-140.
[5] 張芝萍,曹燕華,鄭棟,等. 基于AHP應用的多元化、開放式高職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6(06):114-118.
[6] 嚴昊旻. AHP應用的多元化、開放式高校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10):42-43.
[7] 陳菲. 層次分析法在高職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的應用[J].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3):78-82.
[8] 董文良,郭權,劉慧. 應用技術型高校人才培養目標體系構建的一個樣本分析——以TOPCARES-CDIO能力指標體系的構建為例[J]. 現代教育管理,2015(08):100-104.
[9] 向緒金,易自力,徐玉雙,等. 高校教學質量評價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方法和B/S結構模式[J].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71-78.
[10] 葉芬芳. 構建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物流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以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課程教育研究,2014(05):255-256.
[11] 劉悅凌,李靖. 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評價與實證分析——以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5(10):29-34.
[12] 林水生.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高職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以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7,30(03):107-109.
[13] 陳麗,楊志超,李姝瑾,等. 基于關鍵績效指標的民辦高職教學評價體系初探——以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為例[J]. 職業時空,2016,12(04):15-18.
[14] 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 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著力優化職教學生升學就業社會環境[EB/OL]. (2021-12-21). https://www.tech. net.cn/news/show-95366.html.
[15]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 (2020-06-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 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責任編輯:莫唯然)
基金項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AHP的民辦高職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項目編號:jg20190907)。
作者簡介:葉衛玲(1974—),女,碩士,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民辦高等教育、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