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彩春
摘 要:隨著雙減政策的深入落實,對整個教育教學領域產生了頗深的影響,也對教師教學工作改革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育教學體系中引入雙減政策,教師應當根據小學教學的特點完善育理念,為雙減政策的實施提供良好的平臺,才能為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發展打下基礎。尤其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根據語文學科教學的實際狀況,通過以雙減政策為教學指導,逐步完善教學活動的設置,教學內容的豐富,教學情境的創設等,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及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雙減背景;小學語文;教學
引言
實施雙減政策的終極目的,主要是為了打造高質量的教育教學體系,以及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前提下,助力學生綜合能力與綜合素質共同提升。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更新教育理念,優化教學模式時,遵循學生學習特點和發展規律,選擇相對應的教學方法,開展語文教學工作,不僅能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能推動小學語文高校課堂的落實,實現教與學更加巧妙的結合,從而為小學生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提升奠定基礎。
一、結合生活實際,增加學習體驗
聯合生活實際,主要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熟悉的場景,并在強化學生學習的體驗時,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并且在輕松表達與愉快分享的過程中,促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能夠重視對知識的積累與學習經驗的獲取,以此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思維意識與主動的為習慣。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季之美》時,教師結合生活實際,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就需要通過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教學資源引入,帶領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的經驗進行理解與分析。比如,以不同季節的景色變化搜集相關的教學資源,一方面是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另一方面需要在聯系生活深挖掘只是內容后,增加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體驗,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激發起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從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及技巧。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創設教學情境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結合學生學習的基本感知情況,才能實現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創設,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深入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并結合多媒體技術創設趣味性課堂,重點在于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教學內容,真正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與感受。因此,創設教學情境的教學方式,一方面是讓學生產生一定的畫面感,另一方面是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探究,從而完成引導并強化學生積極主動探究學習的目標。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觀潮》時,教師在講授這一節課文時,根據課文中觀潮的發展過程,人的內心變化以及景象的各種變化,將其作為教學情境創設的主要線索,將會使課文內容變得更加形象化,有助于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對于知識內容形成更加立體的認知與感受。比如,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之前,應當引導學生先閱讀課文的內容,初步感知作者觀潮時的景象變化與內心變化。接著教師將創設的教學情境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閱讀完課文后,借助生動形象的畫面呈現,給予學生思維拓展與想象力升華的機會。這樣不僅使學生在知識學習與探究的過程中,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提升學生理解能力,也能讓學生將情境體驗與內容理解結合起來,以此達到強化記憶觀潮那種洶涌澎湃的景象。這樣一來,生動的將不同時期的自然景象特點進行拓展,有助于實現學生對知識學習理解的拓展和深化。
三、開展教學活動,拓展知識技能
開展教學活動,既是拓展學生知識與技能的一種方式,也是強化學生知識掌握和鞏固的重要途徑。為此,給學生留有相同的展示機會和發展空間,有助于側重學生思維提升訓練及知識技能的鞏固。同時,豐富的教學活動設計與學生思維特點結合在一起,將會在學生參與活動的基礎上,體驗知識學習的樂趣,進一步幫助學生積累實踐探究的學習經驗,促使學生實踐能力與思維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從而讓學生在實踐探究學習中收獲快樂。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陶罐和鐵罐》時,借助教學活動中分角色演繹寓言故事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從角色的形象與特點對比中,探究出事物之間的聯系,以及寓言故事中蘊藏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為此,針對這種內容淺顯且寓意深刻的課文教學,側重于延伸拓展教學的方式,圍繞分角色朗讀課文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才能讓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既能愉悅的完成并享受角色扮演的朗讀任務,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與性格特點,從而在形動,行動,心動的教學活動中,對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進行內化,進一步體驗自我發現知識與道理的快樂。此外,教師還應當根據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的主要任務,讓學生在自行探究問題疑惑時,引導學生學會總結歸納學習的內容,以及在表演過程中對于蘊含道理的認同感,以此強化學生理解能力與探究能力。
結束語
總之,雙減政策的進一步落實,既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基礎,也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依據。為此,政策的落實與實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深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體系中,明確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目標,以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教學模式創新,才能將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變得更有價值,從而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與信心。
參考文獻
[1]劉亞麗. “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的“減”與“增”[J]. 教育科學論壇,2022,(14):45-48.
[2]張玉芳. “雙減”背景下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整合運用[J]. 數據,2021,(1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