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獻麗
摘 要: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各行各業提供了技術支持,以及更多的發展機會和平臺,促使我國整體發生了明顯變化,其中變化最為顯著的則是教育領域。當今時代中,學校的現代化教學設備更加豐富,屬于先進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借助各式各樣的電子設備進行授課、教學,將知識更加具體、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同時,現代化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也為教師教學提供了豐富資源,降低了教學難度,為備課工作提供了諸多便利,促使課堂更生動、更活躍,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也更有效、更輕松,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
關鍵詞:現代化;教育技術;小學數學;數學核心素養
前言
現代化教育技術主要指的是,將現代化教育思想與信息技術融合在一起,通過教和學的過程,以及教學資源的搜集、開發、應用等,實現教學優化。隨著現代化教育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和優勢。尤其對于小學時期的數學課程來講,因為數學課程具有嚴謹的邏輯性、抽象的思維性,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思維、探索等能力。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小學數學任課教師,應熟練地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最大程度提升教學質量,豐富授課內容。
一、借助現代化教育技術,培養空間觀念
我國獲取諾貝爾物理學獎項的楊振寧博士曾說過:“成功的‘捷徑’就是興趣。”對小學時期的數學課程學習來講,更是如此[1]。興趣不僅是人類內在的積極化興趣,同時也是探究事物的動力。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講,小學生年齡小,欠缺生活閱歷,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并不全面,對事物的探索基本都是由興趣支撐的。因此,教師應針對學生的興趣點,以及數學授課內容,借助現代化教育技術,創設豐富、趣味的教學情境,集中學生注意力,讓學生產生主動探究的欲望,培養學生空間觀念,讓學生形成數學核心素養。
以授課“立體圖形”相關知識為例。教師可以利用101PPT課件為學生播放精美的立體圖形圖片,并對學生提出利于啟發思維的問題:“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立體圖形是怎么形成的嗎?”由于學生并未學習過這部分知識,所以有的學生沉默不語,有的學生搖頭示意教師。這時,教師就可以繼續引導學生:“那我們今天一起探索這一奧秘吧?你們想知道這些立體圖形是怎么得來的嗎?”經過這兩個環節,學生的好奇心被激活,多數學生都大聲地回答教師“想!”基于這一基礎,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繪制自己喜歡的圖形,并與其他小伙伴交流,嘗試著將不同立體圖形組合在一起,創造出新的圖形,對比圖形的特點和外形。又如,在教學“圓柱圓錐”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下載圓柱、圓錐的三維立體視頻,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圖形。隨后,利用多媒體的分割功能進行合理操作,幫助學生理解圖形的特點,學會認識、辨別圖片,并推理出面積計算公式,以此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空間觀念。通過以上教學過程,能讓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受約束,學生將會學得更加自由、開心,促使枯燥課堂得到轉變,從而收獲良好的教學成效,在掌握新知的同時形成數學核心素養。
二、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培養知識應用能力
眾所周知,小學生年齡小,在思考事物時只能利用形象思維[2]。但是,小學數學課程與學生的思維模式具有一定沖突,知識的學習需要具備抽象思維。而現代化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切實解決這一問題,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講解重點知識,能讓學生的理解速度更快,理解效果更好,學會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培養學生應用能力。
以教學“位置”相關知識為例。平時經常會用第幾組、第幾排的方式描述學生、物體的位置。但是,學生無法真正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希沃白板的 傳屏功能,為學生展示班級中的座位平面圖,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生活經驗,進行細致觀察和嚴謹思考“排是什么?組是什么?”經過思考與觀察,學生自然而然的意識到數學與生活的關聯,并在理解中、思考中正確概括出組、排的概念。隨后,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簡單的練習題,并將學生做好的練習題通過希沃白板傳送到大屏幕上,帶領學生共同探討習題。希沃白板是一種極為便利的學習工具,能讓整個學習過程充滿趣味,并讓學生學會如何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能逐步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輕松。當其他詢問自己位置時,能借助這部分知識正確描述自身位置,以此強化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三、巧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培養獨立思考、推理能力
在新時期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不能一味地將理知識傳達給學生,要讓學生學會正確的學習技巧,養成優質的學習習慣,重視知識生成的體驗,讓學生能在發現知識、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真正解決數學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其創新精神。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涯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3]。
以執教“圓”相關知識為例,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相關的數學作業,并充分利用好班級優化大師和微課視頻。首先,在課前提前制作微課短視頻,并在課堂中為學生播放一些語言相關的精美圖片,或者播放與圓相關的動態視頻,讓學生感受到圖形的魅力。與此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現實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圓形的?圓形的物體具有怎樣的特質?”這樣的教學過程與學生的生活更貼近,能更好地激活學生學習熱情。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習工具圓規繪制圓形,并提前教授學生繪制圓形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應用圓規學具。在學生繪畫結束后,可以讓學生進行簡單的總結畫圓的過程和方法,如定長、定點、旋轉一周。隨后,為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動手實踐,讓學生利用之前準備好的圓形紙片,根據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剪一剪、拼一拼、測一測,通過這樣的方式了解圓的半徑、直徑等相關知識。
而要想培養學生推理能力,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利用101ppt的網絡畫板,直觀演示圓轉化成近似長方形的過程,在轉化思想的主導下,通過學生的自主觀察找到長方形和圓之間的關聯,并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獨自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這一過程能讓學生的學習質量提升,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之后,將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上傳到“班級優化大師”,并針對數據展開分析,生成不同類型的表揚榜,將表揚榜發送給學生,以此幫助學生了解教師對自身的評價,掌握自身的知識缺陷,從而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讓學生真正掌握這一部分知識。“微課”與 “班級優化大師”的強強聯手,不僅能節約更多時間,還能讓教師學生,在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使其最終形成良好數學核心素養。
結論
綜上所述,作為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師,應主動學習現代化教育理論,鉆研先進的信息技術,將其有效地融入到數學課堂中,為教學提供助力,創設豐富多彩的授課環境,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同時,借助各式各樣的電子設備、信息技術為學生直觀地呈現數學知識,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讓學生重新恢復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讓枯燥的數學練習變成一種趣味“游戲”,讓繁瑣的計算過程變成“推理案件”,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最終提升教學質量,促使學生形成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呂照. 探索“互聯網+”時代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J]. 學周刊,2021,(21):51-52.
[2]張兵.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5):3-4.
[3]陸玥. 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進行在線教育的實踐研究——以滬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二學期數學在線課堂教學為例[J]. 新課程,2021,(0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