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課程改革工作的持續深入推進,美術教學中也融入了越來越多的現代化的教學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將合作學習模式融入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課程的教學質量得到整體提升。文章主要針對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以及應用策略進行了具體探討,希望能給廣大教師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合作學習模式;研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8-016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8.056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通過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得到培養和提升,同時還能促進學生審美意識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教師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打破傳統教學方式所帶來的桎梏,使學生在學習中真正實現個性的發展,同時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也能得到有效激發,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在小學美術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以課程教學實踐活動為依托,準確分析教學現狀,合理應用合作學習模式,以切實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美術素養。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的價值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雖然還屬于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但是將這一教學方式應用到實際教學中,能夠很好地契合現代教學的實際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的發展進步。
(一)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個性
傳統課堂教學中,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容易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導致個人天賦的發揮和施展受到限制。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有效打破這一限制,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有效激發,從而充分釋放小學生的天性[1]。小學美術是一門對靈感要求較高的學科,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個性以及創造性,那么要想真正創作出一幅優秀的美術作品,作者往往需要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個性并且流露出自己的真情。教師將合作學習模式融入小學美術教學中,能夠使小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拓展,還能達到對小學生的創造性以及個性進行培養的目的。
(二)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小學生建立學習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較高的自由度,這也使得小學美術教學能夠充分激活學生的個性,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幫助小學生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壓抑以及束縛感,使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有效激發。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之中,小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相應的成績,從而建立學習美術知識的信心。小學美術課堂上,為了確保合作學習活動能夠順利展開,教師往往會提前為學生布置一些學習任務,而學生通過集體協作以及自己的努力,能夠跨越眾多的困難,收到自己想要的學習效果,并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從而對合作的意義產生更加深刻的感悟。
(三)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強化小學生之間的溝通以及交往
現階段很多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是他們的主要特點,他們往往不懂得開展合作,甚至有個別小學生出現了排斥合作的情況。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合作教學模式,能夠強化學生之間的溝通,使學生學會與他人相處的方法,從而實現更高質量的合作。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的策略
(一)建立明確的合作學習目標
從小學美術教學活動自身的角度來講,教師要能夠對自己的教學理念不斷進行完善,充分分析教學大綱中的教學要求,在此基礎之上,充分結合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所具有的優勢,有針對性地制定課堂教學目標以及學生學習目標[2]。教師在教學中融入合作學習模式的重點在于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進行有效培養,使學生能夠在與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討論的過程中,對小學美術的相關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并能有效掌握這些知識。同時合作學習模式還能夠幫助學生借助教師所講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因此,教師在實際構建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的學習狀態為依托,根據教學內容來具體設計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實現知識技能水平的提升,同時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情感態度的提升。在確定了教學目標之后,小學美術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合作探究的平臺,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在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在實際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教師要能夠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確保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討論之中,以此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并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培養。此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確立合作學習目標時,教師還應該將美術課程的合作探究總目標進行細化分解,將其設置為難度逐層遞加的小目標,這樣一來可以緊扣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實現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層次化、合理化運用;二來也能契合所有學生參與美術合作探究的心理期待和生成狀態變化規律,從而促進小學美術合作學習目標的精準分解和設計。
(二)合理分配學習小組
要想確保合作學習活動的順利展開,合理分配學習小組是前提條件,這也是推動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提升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美術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時,要考慮到他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在分組過程中要確保一定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正式分組之前,教師要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確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認識有全面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小組都需要包含興趣愛好不同、學習能力及接受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的學生,這樣可以確保小組成員在合作過程中實現優勢互補,如此,教師教學的針對性也能得到有效提升,使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真正展現出自身的才能,為學生自身優勢的發揮打下良好的基礎,充分展現出合作學習模式的價值,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有效提升。
除此之外,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學生的分組情況,一方面教學內容的設計要能夠體現出探索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充分激發,對學生的探究學習進行引導,促進學生探究能力以及學習質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學內容的設計要體現出一定的開放性,教師所設計的問題要避免過于死板,要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真正實現互補。另外,教學內容的設計還需要體現出一定的拓展性,通過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教師在進行教學問題的設計時,不僅要著眼于當下,更要展望未來,發散學生的思維,促進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使合作學習模式的價值得到有效體現。在具體的學生分組和合作學習內容的設計開發過程中,教師可以沿著以下兩個路徑鋪陳教學內容。
第一,教師在劃分合作學習小組時應堅守優勢互補的原則。優勢的衡量標準主要表現在學生的美術理解能力、綜合性學習能力以及協調組織能力等方面,教師在實施美術合作學習模式時,善于挖掘學生的優勢是一種獨到的教學智慧,也能彰顯出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的根本意義。因此,教師應該從優勢互補的視角切入,提升美術合作學習小組的劃分水平,使全體學生的內在優勢和潛力都能在美術合作學習活動中得到充分釋放,以有效的優勢互補來縮短學生美術學習情況的差異,讓學生的協調合作能力以及互動探究意識都能得到有效錘煉,并能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促進美術課程教學目標的快速穩定實現。
第二,教師在進行學生分組和合作學習內容設計兩部分內容時,應該以培育學生的美術素養與高階思維能力為教學核心,小組合作學習內容既要適應各個小組的分組情況,又要具備激發學生美術探究興趣、引領學生思維發展的功能,使各組學生在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真正有所歷練、有所創造。教學分組要兼顧學生美術思維品質的橫向和縱向拓展,以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多方位培養,從而助力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長效實踐。
(三)合理確定合作學習的主題
小學美術課堂上組織合作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依托課程教學安排,對合作教學的主題進行合理設計,使學生能夠對合作學習的任務有更加明確的認識,從而主動參與到合作學習活動之中,進而使課堂教學的效果真正得以提升。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先為各個學習小組下發學習探究任務,小組長在充分考慮組內成員的個體情況的基礎之上,對教師所下發的學習探究任務進行分解,并為組內成員分配相應的任務。在教師的組織之下,學生分工落實繪畫、材料加工、添加文字等方面的工作,從而使合作學習的質量得到切實保障和提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長需要以合作學習的主題為依托,明確創作的具體步驟以及創作過程中所需要的材料,并在充分考慮組員特長的基礎之上,為他們分配任務,最終完成作品的制作。而有了明確的合作主題,教學任務的驅動作用也能得到充分發揮,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也能得到有效提升。無論學生有著怎樣的能力或怎樣的美術基礎,他們都能主動參與學習實踐,從而使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質量切實得到保障。教師在確定美術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主題時,應該遵循以下兩大主題設計原則。
第一,激趣導思原則。一個合格的美術探究主題,必須同時具備激發學習興趣的作用和促進思考的作用,美術是一門強調創造性思維發散的科目,美術教師只有著力為學生呈現趣味濃厚、助益學生深度思考的合作學習主題,才能激發出學生的創造靈感,促進學生美術想象力的自由發揮,這些都可以增強學生參與美術合作學習的內驅動力。
第二,交互式探究原則。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行,能夠使僵化的美術教學環境得到改善,學生不再是美術課堂上的邊緣角色,而是交流美術創造靈感的主體,教師唯有明確這一點,才能實現對美術合作學習主題的精準編制。因此,教師在為學生制定美術合作學習主題時,應該依托于交互式探究原則以及互動學習理念,在美術合作學習主題中滲透更多的互動成分,促使學生自發產生抒發己見的交流溝通欲望,從而與組內的伙伴進行高質量的美術創造思維靈感的碰撞,這樣一來可以讓教師單方面講授的教學模式順利升級為生生、師生之間的多向交流,提高學生對美術合作學習主題的探究效果,二來學生也能從中獲得終身受益的合作精神與自主創造意識,彰顯出美術合作探究主題的廣度和深度,從而拓寬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發展之路,成功落實美術合作學習主題的設計和優化工作。
(四)學生合作中教師進行合理指導
合作學習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師要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促進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在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引導者,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避免對學生不管不顧,應該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適當引導,以提升學生學習知識的深度,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對美術形成更加全面準確的認識,從而為學生良好美術素養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3]。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活動的實際開展過程中,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手段要能夠體現有效性,能夠引導學生對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進行探究,從而促進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整體提升。
在學生具體進行課堂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系列的問題,幫助學生把握探究方向,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教學中。小組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探究結果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能夠及時發現探究過程中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而對自身的學習模式進行不斷優化,以有效提升學習效率,提高美術素養,并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
(五)合理進行合作教學的課堂評價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教師要能夠積極地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多給予學生一些鼓勵。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要對評價模式進行適當的創新,要打破以往單一的評價模式,而要將生生互評、學生自評、教師總評的評價機制有機地結合到一起,鼓勵學生自主評價自身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同時小組內部可以對組內成員的表現進行相互評價,教師要對學生的評價情況進行總結,結合學生完成學習目標的情況,最終給出具體全面的評價。在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系統全面的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對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取得的進步進行表揚,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能夠全面地認識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合理應用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循序漸進地提升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美術學習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課程教學的最為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因此在組織教學的時候,小學美術教師要能夠積極地將合作學習的模式融入教學之中,通過具體教學過程來對學生的美術學習思維進行培養,這一方面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從而為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性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蔣晨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方法的研究[J].品位·經典,2021(3):171.
[2] 鐘希.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分析[J].華夏教師,2020(15):64.
[3] 王名锃.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0(5):144.
作者簡介:吳國慶(1969.10— ),男,漢族,甘肅張掖人,小學中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美術與書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