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只有建立高素質人才隊伍,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發展任務,才能提高農村經濟發展速度,實現振興發展目標。直播電商作為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最有活力的新興產業之一,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當前農村直播電商人才匱乏問題嚴重,影響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對此,需要優化農村直播電商人才培養體系,確保培養的人才符合鄉村振興發展要求。
關鍵詞:鄉村振興;直播電商;人才;培養
鄉村振興戰略已成為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影響我國各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核心戰略,其重要突破點是產業興旺。新時代下,直播電商行業興起,并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在農村地區快速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注入“助推劑”。直播電商作為一個新興業態,對于農村地區來說,既能夠拓寬農副產品的市場范圍,提高市場競爭力,也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為農業發展提供新動力。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后,如何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為當前“三農”工作的重難點問題。從長遠來看,直播助農勢必將成為未來發展新趨勢、新主流。直播電商將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而優質人才儲備,則是直播電商健康、有序、持續發展的前提。
一、農村直播電商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產業基礎相對薄弱
總體上,農村人口分布呈現相對分散、距離較遠的特點,這一分布形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直播電商下行的可及性,難以形成類似城市社區電商消費的集聚效應。農村直播電商的產銷策略具有典型的外向型特征,即農產品產地不是消費主場,而是上行至城市。因此,直播電商帶動農村經濟增長的主要途徑是依靠供應鏈和物流配送。盡管互聯網的普及和數字技術的應用能夠消弭“信息鴻溝”,但對于空間治理現代化來說,難點依舊是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問題,農產品特別是生鮮農產品配送效率、冷鏈保障體系等相對滯后。
不同農村地區的直播電商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異,產業基礎也有強弱之分。對于直播電商基礎薄弱且規模較小的農村,農產品上行壓力較大。若盲目地實施直播基地建設項目,可能出現流量不足、人氣不旺、資源浪費等不良后果,對于直播電商發展勢頭較弱的農村而言,更需要避免因為過度透支單一網紅產品而導致的行業“內卷”現象,缺乏產業基礎或傳統優勢支撐的直播電商會導致供給側失靈,或錯失市場機遇。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不僅僅是實現農業增產和農民致富,還要從整體上改善農村生產生活面貌,通過新的商業形態創造新的市場機遇,這一機遇的捕捉要建立在筑牢、夯實產業基礎,特別是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的基礎上,以此創造直播電商紅利。
(二)思想觀念較落后,專業能力相對不足
隨著社交軟件的普及,直播電商傳統發展模式轉型升級正當時,鄉村情懷直播、特色農產品直播等經濟形式興起,如河北省肅寧縣留善寺鄉通過直播平臺銷售漁具,農村小漁具“釣”出外部大市場,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示范項目。然而受小農意識的影響,部分農民滿足于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對數字鄉村建設、直播電商缺乏主動參與意識。還有部分農村干部對直播電商發展缺乏前瞻性眼光,對直播電商下鄉進村的新業態和新模式缺乏敏銳洞察力,認為“電商=開網店”,忽視了直播電商對產業發展的助推作用,更談不上通過直播電商發展農村經濟。
在直播電商迅猛發展的同時,還應看到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人員方面,受某些所謂“頭部主播”和直播培訓機構的影響,很多農村直播電商創業者在缺乏前期直播技能積累的情況下快速步入這一行業,最終又因為專業水平不高出現直播語言技能缺乏、溝通技巧和銷售話術不熟練等問題,直播效果及轉化率都不理想。結構方面,農村直播電商的參與主體以致富能手、新鄉賢、返鄉青年為主,部分農村存在留守人員老弱、青壯年勞動力振興村級經濟意愿較低等結構性問題,缺乏專業的直播電商帶頭人,尚未形成強有力的帶動效能。創新方面,部分農村直播電商模式存在簡單的照搬照抄問題,模仿學習先進直播電商模式的深度不夠,以至于借助直播平臺開展營銷活動的專業能力不足,對村委會、直播電商帶頭人的依賴性較強,自發動力不足,直播的專業性和創新性能力建設有待增強。
(三)公共服務體系不夠健全
作為推動農村直播電商發展的重要保障,服務體系建設直接影響著電商下沉和農產品上行“雙向循環”的流暢度和持續性。部分農村以建設各級各類電商進農村示范項目為契機,轉換既有資源優勢為新發展動能,建設“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咨詢、培訓、對接等多元化服務。但目前來看,村級直播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存在扎根性不強、特色不明、底色不亮等困境,電商公共服務站點的職能承載力有限、運營活力不足、場所流于形式;配套服務相對滯后,平臺孵化作用較弱,對有意創業人員的吸引力不強;舉辦直播帶貨活動缺乏持續性和創新性。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直播電商人才培養的對策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實施人才培養計劃
人才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力量。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需要直播電商人才的支持,因此基層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積極孵化當地優秀農民主播和運營人才,并吸引更多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可以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培育農村直播電商引領者,并采取多元化渠道,比如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積極宣傳直播電商人才典型范例,吸引更多農民加入直播電商行業,激發他們的學習意愿,幫助他們接受先進的理念和技術。鄉村人才培育內容較多,基層政府要聯合多部門實施人才培養計劃。可以將人才培養計劃納入鄉村發展規劃中,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建立人才獎勵制度,以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式,高度肯定人才價值,積極引導人才投身鄉村振興工作。同時,還要關注鄉村人才工作情況,協調處理實際問題,維護人才隊伍的穩定性。
(二)創辦培訓機構,優化培訓機制
農村直播電商人才培養工作開展過程中會產生較多問題,因此要不斷創新直播電商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培訓機制。應當深入分析人才類型、人才需求,制訂培訓目標與方案,強化培訓的計劃性與針對性。科學規劃培訓流程,建立健全培訓制度,擴大培訓覆蓋面,完善培訓內容,提升培訓成效。
要實現特色農產品產業化經營需要培養新型職業農民,他們不但要掌握養殖和種植技術,還要肯吃苦、會經營,所以當前要大力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可以將已有的培訓資源進行整合,在全市范圍內創辦直播電商培訓機構,針對種植、養殖大戶開展直播電商培訓,幫助他們成為專業村播。或者創辦經營管理、直播電商營銷以及專業短視頻運營技術等領域的培訓機構,倡導農民學習更多的專業化直播電商知識,從而真正提高自身的直播電商運營能力。與此同時,政府的扶持范疇應當加入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培訓工作,建立健全“政府購買培訓、社會提供培訓、農民自主選擇”模式。
(三)培育農村電商創業帶頭人
人才是直播電商助力鄉村振興的第一資源,要多渠道、全方位識別、培養鄉村人才,著力打造致力于鄉村振興事業的直播電商領軍人、帶頭人,發揮以點帶面的輻射效應,凸顯電商致富的示范性、引領性。可以依托直播電商公共服務體系等,完善直播電商培訓機構的產品包裝、攝影美工、直播帶貨、網店運營等課程內容,加強對具備條件的返鄉農民工、大學生、退伍軍人等的實操技能培訓,同時注重培訓后續跟蹤服務,提高人才創業就業轉化率。或以直播電商為主題,創辦鄉村振興人才專項培訓機構,以鄉村振興為契機,實施直播電商人才培養計劃,成立鎮級鄉村振興講堂,打造村級電商直播間,形成需求驅動的“點單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知識傳遞模式。在部分尚未形成集聚效應的人力資源薄弱的農村,應考慮本土化人力資源開發的戰略轉型,在人才回流不佳的情況下,聚力構建農村直播電商人才的內生性培育和成長機制,開展針對性的電商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
(四)建成“一站式”新農人技能培訓平臺
圍繞“一村一品一主播”直播電商帶頭人培育活動,構建直播電商人才培訓課程體系和職業能力鑒定體系,建成“一站式”新農人技能培訓平臺,持續為農村直播電商發展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輸入,最終實現“造血式”振興,讓人才充分用好直播電商“新農具”,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可以邀請知名的電商講師和主播分享直播技能和圈粉技能,圍繞直播賣點、亮點進行講授,通過理論加實踐的培訓形式,將直播電商推廣普及。結合本地農民的特點和專長,從直播和短視頻兩個方向入手,通過專業導師團隊的輔導,快速創建一批優質直播電商賬號,幫助當地形成良好的直播氛圍,不斷提高線上銷售額,增加農民的收入。也可以結合當地文化、旅游特色,創建優質短視頻賬號,以優質的短視頻內容輸出,彰顯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魅力。
三、結語
直播作為電子商務行業的新業態,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而迅速崛起,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在產業轉型升級及數字經濟驅動下,直播電商行業也逐步從“野蠻生長”到“規范化”“專業化”發展。直播電商作為鄉村振興的新動力,應該適應社會需求,與時俱進,以政府為主導,聚合社會力量,積極探索農村直播電商人才培養路徑,創辦培訓機構,優化培訓機制,為農村人才培養和產品銷售賦能,助力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王菁婧.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直播助力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投資與創業,2022,33(13):32-34.
[2]周強,趙西魯.鄉村振興人才建設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以肥城市為例[J].中國就業,2021,26(5):50-51.
[3]靳文博.鄉村振興視域中鄉村建設問題與對策研究——以河南省“四美鄉村”建設為例[J].現代交際,2021,23(8):231-233.
[4]劉藝.直播電商賦能鄉村振興的機遇、挑戰和對策分析[J].農業工程技術,2021,41(27):88-90.
[5]胡紅宇,陳政,盛靜.鄉村振興背景下湖南鄉土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福建茶葉,2020,42(5):232-233.
[6]王晴.直播電商助力鄉村振興:形成機理、現實困境與優化路徑[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21(05):69-76.
[7]李雙,陳思聰.鄉村振興背景下“直播電商+幫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2(04):51-53.
[8]黃楚新,吳夢瑤.我國直播帶貨的發展狀況、存在問題及優化路徑[J].傳媒,2020(17):11-14.
[9]葉詠梅,楊冬梅,劉濱.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電商創業產業選擇行為影響因素分析[J].北方園藝,2021(13):163-170.
[10]馬茜茜.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研究[J].山西農經,2022(15):25-27.
基金項目:2022年揚州市社科研究重點課題(人才專項)“鄉村振興戰略下高職院校參與鄉土人才培育路徑探析:以網絡營銷與直播電商專業為例”;2022年揚州市級社科重點課題“農業產業集群與農產品電商協同發展機理研究——以寶應荷藕產業集群為例”;校級教改課題“高職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路徑探究——以《直播電商運營與管理》為例”(2022ZXJG12)
作者簡介:陳斌(1994—),男,江蘇泰州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創新創業教育、商務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