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萍 呂丹丹 吳詩曉
摘? 要:課程改革提出,在重視提升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數學語言轉化能力的培養。文章對小學一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學生對三種數學語言之間的互譯能力較弱。通過教學案例,闡述如何在教學中實現文字、符號和圖形語言之間的轉化,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障礙,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轉化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語言;轉化能力
數學語言是一種抽象的人工符號系統。小學低年級是學習數學的起點,是培養、訓練學生數學語言的最佳時期。數學語言的應用體現在數學語言的轉化能力上,貫穿數學學習的整個過程。隨著數學學習、語言學習的深入,學生使用文字和數學符號的能力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教師可以將實物照片、圖形、圖表、文字、數學符號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從另一角度來講,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語言轉換能力。該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和圖形觀念,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筆者對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聚英小學162名一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是學生數學語言的理解能力,包括文字、圖形和符號語言。結果顯示,一年級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方面,文字語言強于抽象的圖形、符號語言,對這三種數學語言之間的互譯能力較差。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是數學語言的抽象難懂,教師在教學中疏于引導且忽視對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訓練、駕馭能力等。筆者通過以下教學案例闡述小學數學三種語言轉化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文字語言強化理解
文字語言是表達數學概念的基本形式,是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的重要解釋載體,具有不可替代性,是表達數學概念、推理的邏輯思維語言,揭示了數學問題的內在聯系。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以下統稱“教材”)一年級下冊“青蛙吃蟲子”活動中的兩位數加減整十數時,課例設計如下:(1)筆者設計閱讀觀察情境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根據數學信息嘗試提出一個加法或減法的數學問題。(2)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蟲子?怎樣列式?嘗試寫出來。(3)56 + 30等于多少?你能想出幾種不同的計算方法?拿出小棒和計數器幫助計數,用數學語言說出自己操作的過程。(4)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蟲子?可以怎樣列式?嘗試寫出來。(5)56 - 30等于多少?你能想出幾種不同的計算方法?拿出小棒和計數器幫助計數,用文字語言說出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學生按照筆者設計的教學情境思考,用文字語言表達數學知識點的形成過程,加深理解與記憶。
二、符號語言鍛煉思維
數學符號語言是文字語言抽象的結果,蘊含大量信息,是一種推理語言,是表述數學對象、運算關系及推理過程的語言形式。數學符號語言是數學思維的載體,有助于學生體會數學的奧妙,鍛煉數學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舉例講解數學符號,合理引導學生注意符號語言的準確表達。例如,在教學教材一年級上冊“一共有多少”時,筆者讓學生圍繞問題“一共有多少”思考多種解決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生普遍的做法有數手指、擺小棒、畫圖、心算、列算式等,并在小組內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匯報時,筆者介入引導,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由來的思考,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筆者繼續引導學生:除了圖形,我們還可以用什么來表示一共有多少呢?我們可以將3個○寫為3,2個○寫為2,一共有5個○寫為5,那么用什么數學符號來建立它們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使用運算符號,即3 + 2 = 5。由此,學生能深刻理解符號語言中加號的由來及意義,學會用符號表示數字之間的關系。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形成過程,掌握本質含義,有助于數學語言的靈活轉化。
三、圖形語言助力解題
圖形是復雜事物簡便表現形式的代號,通過圖形表述條件的視覺語言,如線段、幾何圖形等。圖形語言在處理緊密聯系的數學元素時,凸顯出直觀性和清晰性,有助于學生通過觀察圖形的形狀、位置、范圍等解讀數形關系。例如,在教學教材一年級上冊“古人計數”時,由問題“怎樣數蘋果”貫穿課堂,從蘋果實物、圖片到用小棒代替蘋果數一數,在擺小棒的過程中理解10個一是1個十,經歷直觀(表象)到抽象的過程,建構知識體系。同時,積累豐富的直觀體驗和活動經驗,為理解計數器的數位及算珠的意義奠定基礎。筆者引導學生從小棒中抽象出1個十加2個一是12,列出算式10 + 2 = 12,再通過計數器抽象數字12,同時引用數位表,創造更多的數字,更系統、更深層次地理解計數方法的知識點。
數學語言千變萬化。文字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是抽象化具體問題、簡單化復雜問題;符號語言轉化為圖形語言是形象化、直觀化抽象問題的過程;圖形語言轉化為文字語言、符號語言是具體、精確、細化的過程。數學語言的轉化,以讀說為載體。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可以采用仿述、講述、辯述的方式展開。在交流活動中,注重鍛煉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條理性和邏輯性,讓學生多反思知識點的精準理解,深入對數學語言本質的理解,提升數學問題解決的能力,獲得成就感,感受數學美。數學語言轉化過程的突破,是數學核心素養的突破,也是數學教育的突破。
參考文獻:
[1]伍軍. 論數學語言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6,27(6).
[2]任愛峰. 論數學教學中學生素質的培養[J]. 空中英語教室(社會科學版),2011(5).
[3]王艷. 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J]. 數學大世界(下旬),2022(3).
[4]高全勝,楊華. 如何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說話[J].數學教育學報,20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