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丹
摘? 要:體育是我國從小學到大學各階段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與健康課作為學校實施體育教育的主陣地,對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堅強的意志品質有重大作用。據此,本文以小學體育與健康課堂中如何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為研究對象,探討了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課程中融合思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關鍵詞:體育與健康;思想政治教育;滲透;策略
一、教學設計及理論課堂中滲透思政教育
(一)教學設計階段思政教育的滲透
在體育與健康教學設計階段既要根據課程的特點及學生的基本情況對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節進行優化設計,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與相關內容的有機結合,目標明確,有的放矢才能具有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投擲教學中,教師采用口哨教學法,一聲口哨學生準備投擲,二聲口哨學生擲出,三聲口哨學生撿球。三聲口哨既消除了投擲教學中的安全隱患,又培養了學生遵守規則的意識。在體操教學中,針對技術難度大(手倒立、支撐跳躍等)的項目,教師通過保護與幫助的學練達到完成動作技術的目的,同時培養了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優良品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積極反饋、及時表揚鼓勵,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生學練技術動作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快速跑教學中“挑戰比賽環節”,教師設計拼“中國版圖”游戲,讓學生在快速奔跑中拼出“中國版圖”,此活動既達到了快速跑教學“教會、勤練、常賽”的目的,又利用拼“中國版圖”游戲讓學生了解祖國大好河山,培養了學生愛國主義精神。
(二)體育理論課程中思政教育的滲透
體育理論課的內容,可以分為健康課程、體育實踐課輔助講解課程以及體育人文歷史課程等。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介紹一些體育明星,比如獲得羽毛球比賽大滿貫的林丹、短跑運動員劉翔、體操運動員李寧、東京奧運會上刷新亞洲男子100米紀錄,成為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第一位黃種人的蘇炳添等。體育明星取得優異成績往往會為國家爭得榮譽。講解他們取得優異成績背后的努力以及在比賽過程中的拼搏、堅持和磨礪,讓學生能夠充分體會體育明星頑強拼搏的精神,堅強的意志品質,讓學生明白一切的榮譽背后都要經歷漫長的奮斗過程。以此引導學生將對明星的崇拜變為奮勇前進、勇往直前的動力。另外在體育理論課中給學生播放體育明星在國際重大比賽中的視頻,讓他們感受我國運動健兒奮力拼搏的場面和頒獎時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振奮人心的時刻,讓學生達到感情共鳴,點燃學生的愛國熱情,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民族自豪感,培養愛國情操,增強民族凝聚力。
二、實踐教學中各環節滲透思政教育
(一)課堂常規中思政教育的滲透
體育與健康課堂常規是對教師和學生提出的一系列的行為規范,是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通過課堂常規這個環節的實施,對維護一個良好的教學秩序和體育教學效率的提高非常重要。它既是體育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必須環節,也擔負著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養成規則意識,知道規則的重要性,懂得社會上人們的各種活動都需要規則的約束,學會遵章守紀。
體育與健康課堂常規主要包括以下幾點:教學場地,準備和領取教學器材,檢查學生著裝,根據上課內容進行安全教育,師生互相問候,熱身運動,人數清點,課后收拾歸還器材等內容。教師要有意識地通過這個環節中的細節加強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
例如學生在領取與歸還體育教學器材過程中,培養學生愛護公物、有序借還器材、遵章守紀的意識;課前體育教師提前布置好場地器材,學生提前到達指定地點集合,表示了師生之間的相互尊重;開課前同學間、師生間相互問好,培養學生尊重他人、講禮貌的良好品質。
(二)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中思政教育的滲透
體育運動項目形式多樣,特點各異,對身體素質的要求也不相同,學生對不同項目的興趣愛好也不一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運動項目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形式,在不同的運動項目中發現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內容,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例如體育運動中的田徑項目大多數學生興趣不高,特別是中長跑,需要體力、耐力和意志力才能較好地完成。學生普遍有畏難思想,不感興趣。因此在中長跑運動中我們經常發現部分同學明明有能力跑完全程,但卻在跑到一半就放棄了,這樣的同學缺乏的不是體力,而是缺乏意志力和拼搏精神。人們經??吹皆谝恍┐笮捅荣悤r即使運動員因某種原因摔倒,在可能的情況下都會堅持跑到終點,哪怕明知道是最后一名。田徑運動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意志力、拼搏進取和堅持到底的精神。
球類運動很多項目都是多人制,需要參加人員在運動過程中有良好的配合、相互包容與鼓勵、有自我犧牲的全局觀點等才能取得較好成績。通過這項運動重點培養學生克服個人主義與自我主義,加強對學生團隊合作、集體主義思想素質的培養。
武術是中國的傳統體育項目,武德教育是武術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內容,是基于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而設立的武術道德行為規范。通過這項運動重點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可和傳承,培養優秀的品德思想。
很多運動在比賽前相互握手、在比賽中要求服從裁判,尊重對手和裁判,重點培養學生學會尊重他人。
在培養學生精氣神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韻律舞蹈、啦啦操、健身操等以力與美為表現形式的體育項目教學中,教師以形象美、姿態美、藝術美和節奏美為材料,培養學生的樂觀激情及審美能力。
通過不同運動項目的教學,培養學生各種優秀的品德和良好的思想作風,將思政教育貫穿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之中。
(三)體育游戲與比賽活動中思政教育的滲透
體育游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及運動興趣,是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系統研究體育游戲的方法和手段,研究不同學段學生心理需求,根據游戲的不同特點,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及體育興趣,形成健康的人格,從而滲透思政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主教材內容,結合學生年齡特點,選擇一些具有一定訓練價值和游戲健康思維內容的游戲,通過游戲活動形成學生遵守紀律、交際溝通、團隊合作、規則意識、自信與責任、感恩與信任等優良品質。例如在組織游戲、比賽時,教師嚴密規則,讓學生意識到犯規將失去得分的機會,犯規將導致被罰下并失去參加比賽或游戲的機會。因此,教師應該提醒學生規則的重要性。遵守規則就是每一個人在社會中生存的責任,無視規則和違法的人將被社會排斥和懲罰。培養學生規則意識、底線思維、紅線原則等。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還可以通過運動游戲《車輪滾滾》《穿過封鎖線》《老鷹捉小雞》;隊列游戲《快快集合》《聽指揮》等培養學生遵守紀律、遵守規則、自信與責任、感恩與信任的優良品質。
通過具有競爭性與對抗性的游戲或比賽,讓學生學會遵守規則的前提下通過團隊合作去取得勝利,同時培養學生正確面對失敗和挫折,提高學生抗挫折,抗打擊的能力,具備良好的意志品質,養成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作風。
三、結語
本文從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設計、理論教學及實踐教學全環節對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將思政教育融合于日常體育與健康教學實踐中的方法和手段進行了探索。在培養學生科學體育鍛煉的能力及習慣的同時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學生各種優良的品質、健康的心理和堅強的意志,為今后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志剛. 淺議大學體育與心理健康[J]. 衛生職業教育,2007(23):144-145.
[2]楊仁杭,胡傳慶. 如何在體育課中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自信心[J]. 青少年體育,2015(11):10-11.
(責任編輯:羅?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