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舒新
摘? 要: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負責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這是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也具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并能幫助學生端正人生觀,樹立學習觀念。但在新時代的教育發展環境下,小學班主任管理越來越困難,因此,班主任應積極優化和創新管理方法,以建立與學生的和諧關系。本文提出了“如何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問題,分析了和諧師生關系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師生關系;構建策略
一、小學班主任與學生構建和諧關系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班主任管理思想存在片面性
有些小學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心理、生活等方面的關注,在管理過程中存在思想偏差,過于片面化。這樣,在管理的過程中,就無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在對學生的評價中,也會阻礙學生興趣的發展,導致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二)班級管理過程中缺少與學生溝通
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開始顯現,缺乏獨立性,所以在面對問題時會感到尷尬并且缺乏向教師和別人請求原諒的意愿,有時他們即使發現問題也不愿意學習和接觸他人,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非常耐心地進行指導,使學生主動表示需要幫助。但事實上,部分班主任只有對班級的日常管理,與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溝通關系,無法與學生正確溝通,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投入了時間和精力卻無法向學生解釋。還有些教師只關心學生的學習,對學習以外的事情和問題漠不關心,更不用說去解決學生的問題了。這樣的現象,使得很多學生害怕教師的詢問。學生只有抱著與教師交流或尋求幫助的想法,教師才能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心情,學生與教師之間一定不能出現溝通障礙。
(三)班主任對本職工作的責任感薄弱
實際上,班主任中也有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不認可的消極心態,更有甚者還討厭班主任這個工作。這種消極心態會嚴重影響班級管理,影響教育質量的提高。由于班主任的工作量很大,有的班主任并沒有真正考慮到自己作為班主任的真正責任和應該發揮的價值。還有些班主任并不真心接受這份工作,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對本職工作的責任意識差,成了阻礙師生和諧的主要原因。
二、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與學生構建和諧關系的策略
(一)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筑起友誼橋梁
班主任一定要積極地與學生架起友誼的橋梁。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不僅僅要做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做學生智慧的啟蒙者、生活的引導者,積極與學生建立友誼,讓自己充滿多元化色彩。授課遇到學生溝通的局限時,要學會在教學中進入學生的生活,了解他們的心理、年齡增長的特征等。融入學生的興趣,通過校園參與和社會活動等,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這也是為了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心理教育。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如果班主任對學生并不信任,不僅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還可能會成為學生打開內心世界的阻力。與教師的交流會發生沖突,學生提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這樣的師生關系是惡劣的,不利于構建和諧的關系,所以要尊重每一個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不受傷害,這樣才能為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創造有利條件。
(二)加強溝通與交流,傾聽學生內心的聲音
小學生的思想還沒有得到全面的發展,必須要給予積極正確的引導,怎么正確引導學生的思想?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加強日常管理的時候也不要忘記和學生的溝通,注意傾聽學生發自內心的愿望,耐心解答,同時,教師也應該主動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問題,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這對于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指導學生思想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比如學生在學習中經常會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負責指導的教師應該耐心地聽學生到底哪里不懂,在了解細節后詳細回答,注意不要用“這么簡單的問題怎么不懂”這樣的語言,以免造成心理傷害。不管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多困難,教師都應該保持冷靜的態度,耐心地傾聽,耐心地解釋。
(三)樹立正確的班級管理理念
通常說,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主要領導者,班級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存在個性差異,因此,在班主任教師的管理工作中有必要采用不同方式,使教師和學生的和諧關系更加牢固。首先,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該保持積極的管理理念,讓自己成為學生心中的太陽,所謂“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管理學生的每一件事,使其對待任何事情都能保持負責任的心態。重要的不是讓學生進步,而是默默引導學生進步。注意觀察學生是怎樣對待事物的,把學生與自己緊密聯系起來,注重發展學生的集體意識,培養團體意識。同時要注意發掘學生的優點并積極給予正確的評價,讓學生有積極的心理狀態形成,樹立自信。其次,可以確立“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說,以愛為中心,以“如果我是學生”“如果學生是我的孩子”這兩個假設為基本點來對待學生。以某個學生為例,在我對他進行管理時,我首先通過采訪同學、調查和交流了解了他的基本情況。通過初步的了解,我發現他對班級工作很熱心,喜歡運動,但在自律、自控和意志力方面比較薄弱。后來我鼓勵他、推薦他擔任班級體育委員。在他任職之初,他的表現能力并不強。在與他溝通后,我了解到他害怕自己不能完成任務,所以不敢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通過我的不懈努力和監督,他慢慢放下了思想包袱,一段時間下來,他的表現得到同學的贊揚,學習成績也開始慢慢提升。所以,作為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注意運用換位思考,學會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以自己的經驗去更好地體會學生的思想,理解和處理問題時要用學生的角度看,才能真正走入學生的世界,及時有效地與之溝通,做一個學生最喜歡和最敬佩的教師。
(四)對待學生愛嚴一體
當代小學生正處于人格發展的起伏階段,班主任的管理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進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自我意識和思想行為,為了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班主任應該關愛、關心、嚴格約束學生。第一是關心學生。愛是教育的源泉,無論何時,班主任都需要在學生理解和共鳴的基礎上實現愛的教育。另外,小學生性格簡單且單純,自我意識強。班主任應著重分析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規律,并結合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特點,開展關愛教育。教師需要有一雙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的眼睛,班主任應該積極利用學生自身的優勢和劣勢,進行有效評估。優點應該鼓勵繼續發揚,發現缺點時應積極引導學生,從家庭因素、個人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進行分析,并開展愛心教育,幫助學生及時克服心理問題。此外,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同時,對一些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學生,班主任應該積極制訂相關的管理規范,不能以愛之名放任自流,而應該通過一些規范制度與措施,引導學生擁有正確的學習意識,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
三、結語
總而言之,班主任在課堂管理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學生成長路上的燈塔,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途中,班主任應給予學生關心和愛護,與學生建立的友誼橋梁,加強交流,傾聽學生。樹立正確的班級管理理念,塑造班主任的良好形象,對待學生既嚴厲又愛護,在教學管理中積極掌握時機,積極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用專業的能力和愛心滋潤學生的心靈,也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握教育工作的真正意義,積極完成構建師生和諧關系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倪春玲.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實踐研究[J]. 當代家庭教育,2021(29):167-168.
[2]程霞. 師生關系管理在小學班級中的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2019(11):185.
[3]陳琛. 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及實踐[J]. 甘肅教育,2020(20):56.
[4]吳冬華. 探究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策略[J]. 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04):97+99.
(責任編輯:羅? 欣)